近地表结构模型构建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18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地表结构模型构建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收集多个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根据近地表结构的深度值,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根据近地表结构的地表特征,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权重值;根据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及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权重值,构建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了近地表结构模型在横向和纵向的精度变化情况,利用了近地表结构的深度值和地表特征,可解决在不同地表段多个近地表结构模型的精度差异较大的问题,提高了构建的近地表结构模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地表结构模型构建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
,特别涉及一种近地表结构模型构建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构建近地表结构模型(包括近地表速度结构模型)的主要方法,包括:利用微测井资料构建方法、利用小折射资料构建方法、利用地震炮初至层析反演方法、利用面波反演方法、电法勘探方法和雷达法方法。对于复杂的地表结构区域,利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都不能构建高精度的、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近地表实际速度结构的模型。不同的方法所构建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的地表条件位置或不同的深度点,精度会不一样。因此要构建高精度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就需要对根据以上的单一方法构建的多个近地表结构模型进行融合,重新构建成新的、集合了不同模型精度优势的高精度近地表结构模型。目前,利用多种近地表结构模型,融合构建成高精度的近地表结构模型的方法,主要是加权方法,而加权方法主要采用的是简单的同值加权法和反距离加权法。同值加权法,即对参与融合的多个近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地表结构模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收集多个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n根据近地表结构的深度值,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n根据近地表结构的地表特征,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权重值;/n根据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及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权重值,构建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地表结构模型构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多个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
根据近地表结构的深度值,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
根据近地表结构的地表特征,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权重值;
根据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及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权重值,构建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收集多个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后,还包括:以预设的网格,对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进行网格化划分,得到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对应每一网格的精度数据;
根据近地表结构的深度值,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包括:根据近地表结构的深度值,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对应每一网格的精度数据,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
根据近地表结构的地表特征,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权重值,包括:根据近地表结构的地表特征,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对应每一网格的精度数据,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权重值;
根据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及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权重值,构建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包括:根据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对应每一网格的精度数据,及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的横向权重值,构建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近地表结构的深度值,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对应每一网格的精度数据,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深度的纵向权重值,包括:
将近地表结构的深度值,划分为预设数量的深度值区间段;
对任一深度值区间段,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中,处于该深度值区间段的每一网格的精度数据;根据全部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中,处于该深度值区间段的每一网格的精度数据,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中,每一网格的纵向权重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近地表结构的地表特征,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对应每一网格的精度数据,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在不同区域段的横向权重值,包括:
根据近地表结构的地表特征,将近地表结构的整体区域,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区域段;
对任一区域段,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中,处于该区域段的每一网格的精度数据;根据全部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中,处于该区域段的每一网格的精度数据,确定每一待融合的近地表结构模型中,每一网格的横向权重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超彭海李自龙王雪梅张鹏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