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FD仿真的微模块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房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CFD仿真的微模块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微模块机房以模块化、标准化的架构和高效高可靠的UPS、精密空调等灵活组合成功打造新一代模块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以其快速部署、高效节省、智能管理等优点成为企业未来数据中心建设的关注焦点。微模块数据中心采用列间空调进行制冷,实现了100%的高显热比,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整体加湿与除湿能耗,列间空调使气流循环路径最短,在有效冷却的前提下提高数据中心热密度,实现了数据中心的节能制冷。如今很多数据中心建设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尤其是能源消耗问题,如散热、供电、成本等限制了数据中心的有效利用,它们除了低效而盲目的状态外,还面临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传统数据中心是“固态的”,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应用的增加,传统数据中的弊端逐渐显现,领先企业都在反思数据中心建设问题,探索数据中心建设新模式,这时候微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出现表明了一种数据中心发展趋势,并被认为将大规模替代传统的数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FD仿真的微模块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方法,基于由一个精密配电柜(6)、一列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列间精密空调(1)以及另一列中间位置间隔设置第二列间精密空调(2)和第三列间精密空调(3)的两列服务器机柜(5)、设置于两列服务器机柜(5)前端面之间的供冷风通过的通道(4)、通道(4)两端设置有通道门(401)且顶部设置有天窗(402)构成的微模块数据中心进行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01、获取确定微模块数据中心相关数据信息:包括服务器机柜(5)位数,第一列间精密空调(1)、第二列间精密空调(2)和第三列间精密空调(3)的位数信息,微模块设计总功率,服务器机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FD仿真的微模块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方法,基于由一个精密配电柜(6)、一列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列间精密空调(1)以及另一列中间位置间隔设置第二列间精密空调(2)和第三列间精密空调(3)的两列服务器机柜(5)、设置于两列服务器机柜(5)前端面之间的供冷风通过的通道(4)、通道(4)两端设置有通道门(401)且顶部设置有天窗(402)构成的微模块数据中心进行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获取确定微模块数据中心相关数据信息:包括服务器机柜(5)位数,第一列间精密空调(1)、第二列间精密空调(2)和第三列间精密空调(3)的位数信息,微模块设计总功率,服务器机柜(5)的散热方式,空调用备情况,空调总显冷量,总风量;
S02、根据步骤S01获取的数据信息建立微模块数据中心CFD物理模型;
S03、利用CFD判断分析微模块风空调总风量是否满足机柜理论所需最低风量;若满足,则进行空调出风和布局模拟;若不满足,则结束模拟;
S04、选取空调位置,分别就多种出风方式和多种角度情况下,基于不同空调用备组合方案下进行模拟,分析机柜进风温度分布情况,并选取其中的优选方案;
S05、判断是否满足机柜进风温度要求;若满足,则进行下一步骤;若不满足,则结束模拟;
S06、选取在不同空调用备组合方案下均能满足机柜进风温度均不超过优选方案的最佳导叶角度;
S07、判断更换空调位置后,是否满足进风温度要求;若满足,则进行下一步骤;若不满足,则结束模拟;
S08、确定空调的出风影响范围,设置温控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FD仿真的微模块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建立微模块数据中心CFD物理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S021、选取基本控制方程:
微模块数据中心的流体运动属于不可压缩流体的三维湍流流动与换热,设计基本控制方程包括:
(1)质量守恒方程:
(2)动量守恒方程:
(3)能量守恒方程:
式中,u为X轴速度分量,v为Y轴速度分量,w为Z轴速度分量,ρ为流体密度,ui为i方向速度分量,uj为j方向速度分量,p为压强,μ为动力粘度,t为温度,α为热扩散系数;
S022、机房数据采集:
CFD物理建模需要:
(1)依据建筑实际空间结构定义计算域,对包括机柜、空调、高架地板、送风地板在内的机房基础设施进行物理建模;
(2)设定边界条件,包括送风地板开孔率,下送风机柜底部开口深度,空调送风口及回风口面积的属性;
(3)指定初始条件,包括机柜服务器负载和风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贤清,周兴东,张士蒙,何凯民,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上海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