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形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形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地形勘探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地形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目前地形数据主要通过航飞形式获取,航飞采集的是不同时间、不同区域和不同精度的地形数据,在可视化分析中,需要对不同精度的地形数据进行融合,以完整分析地形数据。目前对不同精度的地形数据的融合方法,通常是对高精度的地形进行扩展,使得边缘与低精度地形保持一致。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地形边缘悬崖和裂缝等问题。因此,目前的地形数据融合方法存在融合度不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地形数据融合度的地形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一种地形数据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融合的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待融合的低精度地形数据;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获取对应的内环点以及外环点;所述内环点为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外侧点;所述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形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待融合的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待融合的低精度地形数据;/n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获取对应的内环点以及外环点;所述内环点为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外侧点;所述外环点为所述外侧点扩展预设像素值后与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对应的点;/n根据所述内环点以及所述外环点,获取待插值的地形数据;/n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对所述待插值的地形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并基于插值处理后的地形数据,得到将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融合后的地形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形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融合的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待融合的低精度地形数据;
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获取对应的内环点以及外环点;所述内环点为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外侧点;所述外环点为所述外侧点扩展预设像素值后与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对应的点;
根据所述内环点以及所述外环点,获取待插值的地形数据;
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对所述待插值的地形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并基于插值处理后的地形数据,得到将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融合后的地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获取对应的内环点以及外环点,包括:
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获取对应的内环点;
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获取对应的外环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获取对应的内环点,包括:
将多个高精度面数据进行组合,得到组合后的高精度面数据集;所述高精度面数据由高程值相同的高精度地形数据转换得到;所述高程值相同的高精度地形数据,通过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进行代数运算得到;
获取所述高精度面数据集对应的高精度线数据集;
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分辨率,对所述高精度线数据集进行缓冲处理,得到缓冲面数据集;所述缓冲面数据集与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大小一致;
根据所述缓冲面数据集,裁剪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得到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对应的由外侧点形成的外侧栅格数据;
将所述外侧栅格数据的数据类型转换为点数据,得到所述内环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以及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获取对应的外环点,包括:
获取沿所述高精度面数据集边缘预设宽度的边缘面数据集;所述边缘面数据集根据所述预设像素值,对所述高精度面数据集进行多次缓冲后,对多次缓冲后的高精度面数据集进行裁剪得到;
在所述边缘面数据集中获取与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形状对应的空栅格数据;
根据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更新所述空栅格数据,得到包括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的边缘数据的栅格数据;
将所述包括所述低精度地形数据的边缘数据的栅格数据转换为点数据,得到所述外环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沿所述高精度面数据集边缘预设宽度的边缘面数据集,包括:
根据第一缓冲数值以及所述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分辨率,对所述高精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争荣,余文辉,雷伟刚,吉堂书,朱昌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