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693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包括用电数据读取模块、第一存储器、第一NFC天线、车体、气缸组件、活塞杆、压力气体输出设备、红外测温传感器组、第二NFC天线、第二存储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智能化的小车实现快速的用电量信息获取,可自动化地获取空间产热/制冷分布3D图,以此对电器的能耗数据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活塞杆的垂向位置调整可以方便地进行垂向采集位置的调整,以此适配于不同的建筑室内空间;通过活塞杆中的NFC天线可以安全、快速地获取电量数据,适配于目前的既有建筑;用户可以方便地对第二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实现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方便于高能耗、低效率设备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耗监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能耗管理系统是集成多种计量仪表,对用户使用的各种能耗进行计量,采用远程传输及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现主要集成:能量表、水表、电表、燃气表、流量计及风机盘管温控器等产品。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利用各种智能仪表自动采集建筑楼宇所消耗的电、冷(暖)、水等能耗形态的实时数据,为用户计量、监视、分析以及控制能耗使用提供解决方案,从而降低能耗的整体使用成本。能耗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B/S架构的全中文管理软件,可以方便物业管理人员监控、管理、收费和维护等工作。但上述建筑能耗管理系统成本较高、即便是新型建筑也难以进行普及,所以既有的建筑均未配备中上述能耗管理系统,如何通过较低的成本实现快速的能源监测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自动化的采集已经低人力消耗也是解决该问题所重点考察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通过智能化的移动小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电数据读取模块(1),设于既有建筑中各楼层的智能电表(2)上,实时读取各个电器的用电数据;/n第一存储器,与所述用电数据读取模块(1)电连接,实时储存用电数据读取模块(1)读取的用电数据;/n第一NFC天线,设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上并与所述第一存储器电连接;/n车体(3);/n气缸组件,设于所述车体(3)上;/n活塞杆(4),设于所述气缸组件中并与所述气缸组件相匹配;/n压力气体输出设备(5),设于所述车体(3)内部,能够向气缸组件输出压力气体,以此控制活塞杆(4)进行垂向位移;/n红外测温传感器组(6),设于所述活塞杆(4)上,能够采集既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电数据读取模块(1),设于既有建筑中各楼层的智能电表(2)上,实时读取各个电器的用电数据;
第一存储器,与所述用电数据读取模块(1)电连接,实时储存用电数据读取模块(1)读取的用电数据;
第一NFC天线,设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上并与所述第一存储器电连接;
车体(3);
气缸组件,设于所述车体(3)上;
活塞杆(4),设于所述气缸组件中并与所述气缸组件相匹配;
压力气体输出设备(5),设于所述车体(3)内部,能够向气缸组件输出压力气体,以此控制活塞杆(4)进行垂向位移;
红外测温传感器组(6),设于所述活塞杆(4)上,能够采集既有建筑室内空间的温度分布数据;
第二NFC天线(7),设于所述活塞杆(4)上,能够从第一NFC天线处获取用电数据;
第二存储器,设于所述车体(3)内,分别与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组(6)和第二NFC天线(7)电连接,用于储存从第二NFC天线(7)处获取的用电数据和从红外测温传感器组(6)获取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分布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组(6)包括沿活塞杆(4)轴向分布的多个红外测温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等距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蔚
申请(专利权)人: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