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691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源系统,光源系统包括第一光源,用于发出第一光;波长转换装置,用于对部分第一光进行波长转换并得到第二光;第一分光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用于引导部分第一光至波长转换装置,以及用于引导部分第一光至第一合光器,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以及第一合光器,用于引导第一区域出射的部分第一光和波长转换装置出射的部分第二光沿同一光路出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源系统将部分第一光转换为第二光,并将第二光与部分第一光合光,以矫正第一光的色坐标,以满足DCI标准要求的基色光坐标值要求,并可进一步提高色域范围,降低光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投影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激光光源系统中,通常使用蓝激光作为蓝基色进行显示。考虑到激光器的电光转换效率和光学器件的使用寿命等问题,常用于激光光源中的蓝激光器主波长为455nm。受制作工艺限制,一般情况下激光器的主波长有约±5nm的公差。使用激光光源的影院放映机需满足数字电影倡导联盟(digitalcinemainitiative,DCI)标准,当激光器主波长小于452nm时,其色坐标y值小于0.02,会存在不满足DCI蓝光色坐标标准的问题,需要对蓝激光器主波长进行挑选。同时,大于452nm的蓝激光色坐标虽然满足DCI标准,但其偏向蓝光色坐标范围下限,导致蓝光与红、绿光配比为白光时,所需的红、绿光占比更多,蓝激光利用率降低或成本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光源系统,所述光源系统包括:第一光源,用于发出第一光;波长转换装置,用于对部分所述第一光进行波长转换并得到第二光;第一分光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引导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以及用于引导部分所述第一光至第一合光器,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所述第一合光器,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区域出射的部分第一光和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出射的部分第二光沿同一光路出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光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光源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光入射到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反射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以及透射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第一合光器;或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透射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反射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第一合光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设置增透膜。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光器可绕与第一表面垂直的轴转动,所述第一分光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设置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时序地位于预设光路上,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区域用于反射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上设置分光膜。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系统还包括半波片,所述半波片位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一分光器之间,所述第一光经过所述半波片后再入射到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包括邻接的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所述第一子区上设有高反膜,所述第二子区上设有增透膜;所述第一光入射到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的光斑分为邻接的第一光斑和第二光斑,其中所述第一光的第一光斑入射在所述高反膜上被反射后到达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所述第一光的第二光斑入射到所述增透膜上并自所述增透膜透过所述第二表面后达到所述第一合光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一分光器之间还设有反射镜,所述第一光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入射进入所述第一分光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系统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为一环状结构,且至少包括一波长转换区;所述滤光片为一环状结构,且至少包括一滤光区,所述滤光区至少用于对所述第二光进行过滤,所述滤光片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同轴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所述投影系统包括如所述的光源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源系统将部分第一光转换为第二光,并将第二光与部分第一光合光,以矫正第一光的色坐标,以满足DCI标准要求的基色光坐标值要求,并可进一步提高色域范围,降低光源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光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光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光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光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光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光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光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光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荧光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系统10,光源系统10包括第一光源100、第一分光器210、波长转换装置310以及第一合光器410。第一光源100用发出第一光L,波长转换装置310用于对部分第一光L进行波长转换并得到第二光,第一分光器210包括第一区域213,第一区域213用于引导部分第一光L1至波长转换装置310,以及用于引导部分第一光L2至第一合光器410,第一合光器410用于引导第一区域213出射的部分第一光L2和波长转换装置310出射的第二光沿同一光路出射,其中用于引导至波长转换装置310的第一光的百分比范围为γ,0<γ<10%,即当第一光L1入射至第一区域213时,有少量的第一光通过反射进入波长转换装置310,进入波长转换装置的第一光通过波长转换出射第二光,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波长转换装置出射的第二光也是少量,少量的第二光通过第一合光器与部分透射第二光合光,以调节出射第一光的颜色坐标。其中第二光的波长不同于第一光L,将第二光与部分第一光L2沿同一条光路出射,通过在第一光L中增加不同于第一光L波长的第二光以校正第一光L的色坐标值,得到所需要的目标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L可以为任何一种光,优选为蓝激光,第二光可以为任何一种不同于第一光L的荧光,优选为绿荧光或黄荧光,也就是说,当第一光L为蓝激光,第二光为绿荧光时,将绿荧光和蓝激光合光以使绿荧光校正蓝光的色坐标,得到所需要的蓝光;当第一光L为蓝激光时,第二光为黄荧光时,黄荧光通过分光元件可分为绿荧光和红荧光,而分出来的绿荧光和蓝激光是通过同一个空间光调制器来调制显示,此时蓝激光和绿荧光的合光同样可以校准光源系统的蓝光色坐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L作为基色光,在此基色光的合光通道中的光通量占比较多,第二光G作为校准光,在此基色光的合光通道中的光通量占比较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00为蓝色激光光源100,蓝色激光光源100用于产生蓝激光L,第一分光器210用于接收蓝激光L,第一分光器210至少包括第一区域213和第二区域2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包括:/n第一光源,用于发出第一光;/n波长转换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光进行波长转换并得到第二光;/n第一分光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引导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以及用于引导部分所述第一光至第一合光器,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n所述第一合光器,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区域出射的部分第一光和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出射的部分第二光沿同一光路出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包括:
第一光源,用于发出第一光;
波长转换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光进行波长转换并得到第二光;
第一分光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引导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以及用于引导部分所述第一光至第一合光器,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
所述第一合光器,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区域出射的部分第一光和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出射的部分第二光沿同一光路出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器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光源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光入射到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反射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以及透射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第一合光器;或
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透射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反射部分所述第一光至所述第一合光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设置增透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器可绕与第一表面垂直的轴转动,所述第一分光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设置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时序地位于预设光路上,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区域用于反射所述第一光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祖强鲁宁李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