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70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组件和传感器本体,风扇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驱动风扇转动,将外界的风通过凹槽向防护壳组件内部吹,将防护罩内部的灰尘向外吹,便于清灰,风通过凹槽时,干燥剂可吸附风中的水分,使得吹进的风保持干燥,防止内部潮湿,卡件固定安装在防护板的两端,且与卡口相匹配,将卡件放置在卡口的上端,并将散热壳体与下壳体进行螺旋安装,使得防护板紧固安装在散热壳体的内部,操作人员将下壳体与上壳体贴合在一起,向下按压安装杆,弹簧呈收缩状态,钩子以U型板作为支点抬起,将钩子卡套在卡块的内部,放松安装杆,弹簧恢复至之前位置,便于下壳体与上壳体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交通传感器是指记录道路和交通工具发射或反射电磁波能量的装置,根据接收电磁波波长的不同可分为:紫外系统传感器,如光学机械扫描仪、移像正析摄像机、紫外照相机,可见光系统传感器,如电视摄像机、激光扫描仪,红外系统传感器,如红外扫描仪、红外辐射计、红外散射计、红外照相机,光谱系统传感器,如多光谱照相机、多光谱激光扫描仪、多通道电视摄像机,微波系统传感器,如侧视雷达、微波全息雷达、微波辐射计等。现有的交通传感器通常户外使用,户外环境恶劣,灰尘大,容易使得传感器内部潮湿,且布满灰尘,影响传感器的使用效果,缺少对交通传感器的防护装置,防护效果不好。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具备防护效果好,便于安装,便于清灰的优点,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交通传感器通常户外使用,户外环境恶劣,灰尘大,容易使得传感器内部潮湿,且布满灰尘,影响传感器的使用效果,缺少对交通传感器的防护装置,防护效果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组件和传感器本体,防护壳组件设置在传感器本体的外表面,所述防护壳组件包括散热壳体、下壳体和上壳体,散热壳体,防护壳组件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散热壳体、下壳体和上壳体,散热壳体与下壳体螺纹连接;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外壳体、稳固环和接线口,稳固环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外表面,接线口固定安装在外壳体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包括电机、风扇、卡口和防护板,电机固定安装在散热壳体的内部,风扇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卡口设置在散热壳体的上表面,防护板设置在散热壳体的上端。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包括卡件、凹槽和干燥剂,卡件固定安装在防护板的两端,且与卡口相匹配,凹槽设置有多组,且均匀铺设在防护板的上表面,干燥剂设置在凹槽内壁上端。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安装件、橡胶环、固定件和散热口,下安装件固定安装在下壳体的上端,橡胶环固定安装在下安装件的上端,固定件固定安装在下安装件的外表面,散热口设置在下壳体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包括防尘板、通孔、连接管、上安装件和卡块,防尘板固定安装在上壳体的上端,通孔设置在上壳体的外表面,连接管设置在接线口的外表面,且一端螺纹安装在通孔的内部,上安装件固定女装在上壳体的下端,且与下安装件相匹配,卡块固定安装在上安装件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U型板、安装杆、弹簧和钩子,U型板固定安装在下安装件的外表面,安装杆的一端与U型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固定连接,弹簧远离安装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壳体的外表面,钩子的一端与安装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块相匹配。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组件内侧壁装有第一红外线感应模块、第二红外线感应模块、第一数据接发模块以及第二数据接发模块,所述第一红外线感应模块与第一数据接发模块串联线性连接,所述第二红外线感应模块与第二数据接发模块串联线性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接发模块包括:第一数据接收器、第一数据标记器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器,所述第二数据接发模块包括:第二数据接收器、第二数据标记器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器;所述第一数据接收器与所述第一数据标记器串联线性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标记器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器串联线性连接;所述第二数据接收器与所述第二数据标记器串联线性连接,所述第二数据标记器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器串联线性连接;所述防护壳组件外侧壁重心处还安装有旋转轴,且所述防护壳组件与所述旋转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落地柱,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落地柱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散热壳体内侧壁安装有降噪垫,且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降噪垫通过粘合相连。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组件在结构上分为三层:其中,从内到外第一层为夏泰氟胶混炼胶;第二层为聚酯绵软包;第三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所述降噪垫在结构上分为两层:其中,第一层为阻尼材料制成的组合结构,第二层为橡胶。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线感应模块用于根据公式(1)和(2)检测防护壳组件是否有损坏;其中,Gk表示防护壳组件中第k个器件的工作指数,表示防护壳组件中第k个器件的综合指标函数,f(·)表示器件的工作指数函数,Z表示防护壳组件的综合工作指数,λk表示第k个器件的权重值;所述第一数据接发模块用来基于第一数据接收器接收第一红外线感应模块传输过来的防护壳组件的k个器件分别的工作指数以及综合工作指数,基于第一数据标记器对第一数据接收器接收的k个器件分别的工作指数以及综合工作指数与系统的第一预设指数组进行逐一比较,并把不处于第一预设指数组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红色标记,当k个器件分别的工作指数以及综合工作指数中存在不符合第一预设指数组的数据时,表明所述防护壳体组件有损坏,同时,基于第一数据传输器将进行红色标记与未进行红色标记的数据传输给远程监控端;所述第一预设指数组表示防护壳组件正常工作时k个器件分别的工作指数以及综合工作指数的数值集合;所述第二红外线感应模块用于根据公式(3)和(4)检测传感器本体是否有损坏;Hi=argminw(ln(1.6i-γi(s)))(3);其中,Hi表示传感器本体中第i个器件的工作指数,,γi(s)表示传感器本体中第i个器件的综合指标函数,w(·)表示器件的工作指数函数,Y表示传感器本体的综合工作指数,ξi表示第i个器件的权重值;所述第二数据接发模块用来基于第二数据接收器接收第二红外线感应模块传输过来的传感器本体i个器件分别的工作指数以及综合工作指数,基于第二数据标记器对第二数据接收器接收的i个器件分别的工作指数以及综合工作指数与系统的第二预设指数组进行逐一比较,并把不处于第二预设指数组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红色标记,当i个器件分别的工作指数以及综合工作指数中存在不符合第二预设指数组的数据时,表明所述传感器本体有损坏,同时,基于第二数据传输器将进行红色标记与未进行红色标记的数据传输给远程监控端;所述第二预设指数组表示传感器本体正常工作时i个器件分别的工作指数以及综合工作指数的数值集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风扇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驱动风扇转动,将外界的风通过凹槽向防护壳组件内部吹,可对内部进行散热,并将防护罩内部的灰尘向外吹,便于清灰,干燥剂设置在凹槽内壁上端,风通过凹槽时,干燥剂可吸附风中的水分,使得吹进的风保持干燥,防止内部潮湿,卡件固定安装在防护板的两端,且与卡口相匹配,将卡件放置在卡口的上端,并将散热壳体与下壳体进行螺旋安装,使得防护板紧固安装在散热壳体的内部。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操作人员将传感器本体本体放置在下壳体内部,并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接线口贯穿通孔,将连接管与通孔螺旋安装,使得接线口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组件(1)和传感器本体(2),防护壳组件(1)设置在传感器本体(2)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组件(1)包括散热壳体(11)、下壳体(12)和上壳体(13),散热壳体(11),防护壳组件(1)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散热壳体(11)、下壳体(12)和上壳体(13),散热壳体(11)与下壳体(12)螺纹连接;/n所述传感器本体(2)包括外壳体(21)、稳固环(22)和接线口(23),稳固环(22)固定安装在外壳体(21)的外表面,接线口(23)固定安装在外壳体(21)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组件(1)和传感器本体(2),防护壳组件(1)设置在传感器本体(2)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组件(1)包括散热壳体(11)、下壳体(12)和上壳体(13),散热壳体(11),防护壳组件(1)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散热壳体(11)、下壳体(12)和上壳体(13),散热壳体(11)与下壳体(12)螺纹连接;
所述传感器本体(2)包括外壳体(21)、稳固环(22)和接线口(23),稳固环(22)固定安装在外壳体(21)的外表面,接线口(23)固定安装在外壳体(21)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11)包括电机(111)、风扇(112)、卡口(113)和防护板(114),电机(111)固定安装在散热壳体(11)的内部,风扇(112)与电机(111)的输出端连接,卡口(113)设置在散热壳体(11)的上表面,防护板(114)设置在散热壳体(1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14)包括卡件(1141)、凹槽(1142)和干燥剂(1143),卡件(1141)固定安装在防护板(114)的两端,且与卡口(113)相匹配,凹槽(1142)设置有多组,且均匀铺设在防护板(114)的上表面,干燥剂(1143)设置在凹槽(1142)内壁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包括下安装件(121)、橡胶环(122)、固定件(123)和散热口(124),下安装件(121)固定安装在下壳体(12)的上端,橡胶环(122)固定安装在下安装件(121)的上端,固定件(123)固定安装在下安装件(121)的外表面,散热口(124)设置在下壳体(12)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3)包括防尘板(131)、通孔(132)、连接管(133)、上安装件(134)和卡块(135),防尘板(131)固定安装在上壳体(13)的上端,通孔(132)设置在上壳体(13)的外表面,连接管(133)设置在接线口(23)的外表面,且一端螺纹安装在通孔(132)的内部,上安装件(134)固定女装在上壳体(13)的下端,且与下安装件(121)相匹配,卡块(135)固定安装在上安装件(134)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23)包括U型板(1231)、安装杆(1232)、弹簧(1233)和钩子(1234),U型板(1231)固定安装在下安装件(121)的外表面,安装杆(1232)的一端与U型板(123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弹簧(1233)固定连接,弹簧(1233)远离安装杆(123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壳体(12)的外表面,钩子(1234)的一端与安装杆(12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块(135)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信息传感器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组件(1)内侧壁装有第一红外线感应模块、第二红外线感应模块、第一数据接发模块以及第二数据接发模块,所述第一红外线感应模块与第一数据接发模块串联线性连接,所述第二红外线感应模块与第二数据接发模块串联线性连接;
所述第一数据接发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佩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狸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