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体表面各孔槽相位﹑角度测量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68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舱体表面各孔槽相位﹑角度测量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工装主体呈圆柱状,工装主体上设有多个工位孔和工位槽,工位孔配备对应的销子,工位槽配备对应的塞块;工装主体对应的测量零件呈圆筒状,测量零件上带有多个孔和槽,测量零件套设在工装主体的外侧,测量零件上的孔与工装主体上的工位孔对应,测量零件上的槽与工装主体上的工位槽对应,有了此类测量工装只须对工装主体上的各工位孔﹑工位槽的相位和角度,用三坐标进行一次检测,保证相位和角度合格,就可用此工装测量零件外圆上各孔﹑槽的相位和角度了,不再需要上三坐标测量零件,操作工和检验员都能自行进行检验,使测量变得更加简便,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体表面各孔槽相位﹑角度测量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产品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舱体表面各孔槽相位﹑角度测量工装。
技术介绍
在机械产品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如图5所示零件外圆表面上的各孔和槽的角度和中心尺寸多,容易出错,加工好后,相位和角度验收难度大,需要上三坐标。又因零件壁厚薄,各孔口还有比较大的倒角,使各孔剩直边比较少,个别孔最小处直边厚度只有0.1左右,给三坐标测量时难度增加,测针在取点时极容易取到内腔与测量孔或倒角与测量孔交错处,导致测量产生很大误差,测量1遍就要1到2小时,有时1件零件往往要测好几遍,测量繁琐,难度大,效率低。对三坐标测量人员的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舱体表面各孔槽相位﹑角度测量工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舱体表面各孔槽相位﹑角度测量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工装主体呈圆柱状,工装主体上设有多个工位孔和工位槽,工位孔配备对应的销子,工位槽配备对应的塞块。进一步,所述工装主体对应的测量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舱体表面各孔槽相位﹑角度测量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其特征在于,工装主体呈圆柱状,工装主体上设有多个工位孔和工位槽,工位孔配备对应的销子,工位槽配备对应的塞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体表面各孔槽相位﹑角度测量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其特征在于,工装主体呈圆柱状,工装主体上设有多个工位孔和工位槽,工位孔配备对应的销子,工位槽配备对应的塞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体表面各孔槽相位﹑角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对应的测量零件呈圆筒状,测量零件上带有多个孔和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舱体表面各孔槽相位﹑角度测量工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潇沈益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利宏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慈溪市利宏通信电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