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665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6
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包括烘干装置、循环装置和控制系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房和加热器;循环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控制阀门、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连接烘干房的入口;控制阀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该油茶籽烘干装置操作方便,能够提高油茶籽的干燥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油茶籽又名山茶籽、茶叶籽、茶籽、油茶果,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油茶树长在深山,尽吸天然养分,常青长寿,被誉为“东方树”。从油茶籽中提取的茶油极具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它富含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富含茶多酚、总黄铜保健成份,其中不饱和脂肪含量高达85-95.8%,对增强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增加肠胃吸收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有不错的功效。所以是《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力提倡推广的植物油,也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油茶籽出油率在百分之六左右,一般油茶籽在压榨制油的时候需要经过预处理。油茶籽压榨制油时多采用去壳处理,避免油茶籽壳吸附油茶籽油而降低出油率,用于榨油的油茶籽应将含水量控制在7%以下,从而方便去壳处理。油茶籽的烘干干燥极为重要。热风干燥过的油茶籽在储藏期间油脂品质好,且干燥温度适宜,既能保证干燥速率又能提供稳定的油茶籽品质。由于传统自然晾晒的方式,满足不了油茶籽产量化生产,晾晒时间长,一旦遇到阴雨天气,油茶籽极易腐烂,油脂酸败,保证不了油茶籽品质,晾晒也需要大量人工及场地,在寸土寸金,人工成本日益增长的社会中,无形中增加了油茶籽油的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晾晒时间长,无法满足油茶籽产量化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保证干燥效率又能满足油茶籽量化生产的烘干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包括烘干装置、循环装置和控制系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房和加热器;循环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控制阀门、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连接烘干房的入口;控制阀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进一步的,加热器设于烘干房内,通过空气循环对流对烘干房的物料进行整体加热烘干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控制系统调节整个系统的运行,所述控制面板可以显示和设置湿度数据信息。控制面板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湿度传感器采集油茶籽的数据信息,再将采集到的信息输送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按照控制面板录入的数据进行烘干程度的判断,再通过控制阀门控制循环装置出口处的开关,将油茶籽传送至不同的出口。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内设有温度调节阀,由人工调节设定加热温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收籽箱,达到烘干要求的油茶籽落入收籽箱,烘干达标的油茶籽壳、仁呈分离状态,且有壳脆仁软、出油率高的特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出口连接废籽箱,烘干过度的油茶籽由废籽箱收集,易造成种仁破碎过多,经工作人员检查后进行后续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循环装置设于烘干房出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控制面板、控制器、传感器和不同湿度下的三个出口,对油茶籽烘干工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方便后期维护,实现了粮食烘干过程自动化,一键化的操作过程,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加快了烘干效率,减少人力,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管理油茶籽的烘干效果,避免油茶籽烘干不足或者烘干过度影响茶油质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的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包括烘干装置、循环装置和控制系统;烘干装置包括加热器和烘干房,烘干房用来摆放物料,以及保温以免热量散失;循环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控制阀门、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连接烘干房的入口;控制阀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设于烘干房内,通过空气循环对流对烘干房的物料进行整体加热烘干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控制系统调节整个系统的运行,所述控制面板可以显示和设置湿度数据信息。控制面板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湿度传感器采集油茶籽的数据信息,再将采集到的信息输送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按照控制面板录入的数据进行烘干程度的判断,再通过控制阀门控制循环装置出口处的开关,将油茶籽传送至不同的出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内设有温度调节阀,由人工调节设定加热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收籽箱,达到烘干要求的油茶籽落入收籽箱,烘干达标的油茶籽壳、仁呈分离状态,且有壳脆仁软、出油率高的特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出口连接废籽箱,烘干过度的油茶籽由废籽箱收集,易造成种仁破碎过多,经工作人员检查后进行后续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装置设于烘干房出口。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首先通过温度调节阀设置烘干房最佳温度区间和烘干时间,优选为50~60度,再通过控制面板设置油茶籽的最佳湿度区间,例如第一烘干区间为小于4%,第二烘干区间为4%~8%,第三烘干区间为大于8%;然后把未干燥的油茶籽通过进料管匀速送入烘干房内,经控制系统输出控制指令,由加热器提供的热风干燥,对油茶籽进行烘干脱水,同时控制烘干时间;当到达烘干时间时,循环系统阀门打开,油茶籽落入测量区,所述湿度测量装置将测量数据发送至控制器,其湿度小于4%,经第三出口落入废籽区,由工作人员手动收集筛选;其湿度为4%~8%的油茶籽,经第一出口落入收籽区;湿度大于8%的油茶籽,经第二出口进入管道输送重新回到烘干房,再重新进行烘干流程。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前述各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和变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变型、等同替换,或者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或方法用于其它领域以取得同样的效果,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包括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装置、循环装置和控制系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房和加热器;循环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控制阀门、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连接烘干房的入口;控制阀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装置、循环装置和控制系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房和加热器;循环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控制阀门、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连接烘干房的入口;控制阀门、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收籽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口连接废籽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扬华
申请(专利权)人:祁东县双桥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