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9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蒸汽箱、热水箱和蒸汽机箱;所述设备主体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第一导热板远离设备主体一侧设有蒸汽箱,蒸汽箱底部安装在加热板上,加热板与第一导热板固定连接;第二导热板固定连接热水箱;蒸汽箱通过蒸汽管与蒸汽机箱连通;蒸汽机箱内设有转轮、连轴曲柄结构和阀板结构;转轮的轮轴一端固定连接连轴曲柄结构和阀板结构,另一端伸出蒸汽机箱与水泵的转轴固定连接;水泵的进水管连通热水箱。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直接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效率高。

A heat transfer and reuse equipment for chemic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
技术介绍
化工机械设备是化学工业生产中所用的机器和设备的总称。化工生产中为了将原料加工成一定规格的成品,往往需要经过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以及反应产物的分离和精制等一系列化工过程,实现这些过程所用的机械,常常都被划归为化工机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化工设备,现有的化工设备在使用时,由于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现有的化工设备在使用时存在着严重的热量流失现象,需要对热量进行传热并再次利用,现有的再利用设备大多用来产生电能。现在的产品具有以下缺点:1、先产生蒸汽催动转轮转动再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再利用效率低;2、采用大量的电气结构,结构复杂,不够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直接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效率高,同时不包含电气结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现有的设备改造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为相关结构的简单,便于操作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蒸汽箱、热水箱和蒸汽机箱;所述设备主体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第一导热板远离设备主体一侧设有蒸汽箱,蒸汽箱底部安装在加热板上,加热板与第一导热板固定连接;第二导热板固定连接热水箱;蒸汽箱通过蒸汽管与蒸汽机箱连通;蒸汽机箱内设有转轮、连轴曲柄结构和阀板结构;转轮的轮轴一端固定连接连轴曲柄结构和阀板结构,另一端伸出蒸汽机箱与水泵的转轴固定连接;水泵的进水管连通热水箱。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均为U形板。进一步的,蒸汽机箱内还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阀板结构末端设在第一腔体内,且可在第一腔体内往复移动;连轴曲柄结构的活塞结构部分设在第二腔体内,且可在第二腔体内往复移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与蒸汽管在蒸汽箱上的进气口连通且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远离设备主体一侧表面均设有若干导热棒,且若干导热棒分别插入蒸汽箱和热水箱。进一步的,若干导热棒均匀分布在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远离设备主体一侧的表面上;若干导热棒的材质为铜。进一步的,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的厚度均在3-7cm之间。进一步的,热水箱的进水口连通冷水进水管,水泵的出水口连通热水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阀板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U形块,所述第一板体一端固定连接转轮的轮轴,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夹钝角,且两者一体成型;第三板体远离第二板体一端穿过第一腔体侧壁固定连接U形块;第三板体和U形块均水平设置,且第三板体与第一腔体侧壁滑动连接,U形块与第一腔体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轴曲柄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转臂、第二转臂、连接块和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结构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板;第一转臂一端转动固定连接转轮的轮轴,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二转臂;第二转臂远离第一转臂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连接块;连接块远离第二转臂一端固定连接活塞杆,活塞杆远离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与第二腔体滑动连接,活塞杆与第二腔体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活塞杆和活塞板均水平设置。进一步的,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的上方,且两者位置相对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接处设有纵截面为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的过渡结构,过渡结构两侧设有用于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通道。进一步的,蒸汽管在蒸汽箱上的进气口位于U形块远离第三板体一侧的中间偏上部位;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为设在蒸汽机箱前壁和后壁之间通过隔板隔开的封闭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具有以下优势:(1)通过在加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蒸汽箱,能够把设备主体的另一部分多余热量用来蒸发水,利用蒸汽使转轮转动,带动水泵的转轴转动,把热水箱的热水排出,通过设备主体、导热板、热水箱、加热板、蒸汽箱、转轮和水泵的配合设置,能够把热能用来加热水和转化为机械能,转化效率高,解决了现有的传热利用率不高的情况。(2)通过在导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棒,能够把设备主体的一部分多余热量用来加热水,导热棒的材质为铜,导热效果好,并且密集分布,热效率高。(3)通过在导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棒,导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水箱,热水箱一侧固定连接有冷水进水管,能够从冷水进水管进水,并经过导热棒的加热成为工业和生活用热水,通过在蒸汽管远离蒸汽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蒸汽机箱,能够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并且结构简单方便,不存在电气结构,较为安全可靠,通过导热板、导热棒、热水箱、进水管、蒸汽箱、蒸汽管和蒸汽机箱的配合设置,能够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并且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的设备安全可靠性不高的情况。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设备主体和第二导热板的结构图;图4为蒸汽机箱内部结构图;图5为蒸汽机箱部分结构简单等轴测图(未包含蒸汽机箱的前壁);图6为转轮、阀板结构和连轴曲柄结构的后视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设备主体;2-第一导热板;3-导热棒;4-热水箱;5-冷水进水管;6-加热板;7-蒸汽箱;8-蒸汽管;9-蒸汽机箱;10-第一腔体;11-阀板结构;111-第一板体;112-第二板体;113-第三板体;114-U形块;12-连轴曲柄结构;121-活塞结构;1211-活塞杆;1212-活塞板;122-第一转臂;123-第二转臂;124-连接块;13-转轮;14-水泵;15-热水出水管;16-第二导热板;17-第二腔体;18-过渡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蒸汽箱(7)、热水箱(4)和蒸汽机箱(9);/n所述设备主体(1)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热板(2)和第二导热板(16);第一导热板(2)远离设备主体(1)一侧设有蒸汽箱(7),蒸汽箱(7)底部安装在加热板(6)上,加热板(6)与第一导热板(2)固定连接;第二导热板(16)固定连接热水箱(4);/n蒸汽箱(7)通过蒸汽管(8)与蒸汽机箱(9)连通;/n蒸汽机箱(9)内设有转轮(13)、连轴曲柄结构(12)和阀板结构(11);转轮(13)的轮轴一端固定连接连轴曲柄结构(12)和阀板结构(11),另一端伸出蒸汽机箱(9)与水泵(14)的转轴固定连接;水泵(14)的进水管连通热水箱(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蒸汽箱(7)、热水箱(4)和蒸汽机箱(9);
所述设备主体(1)相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热板(2)和第二导热板(16);第一导热板(2)远离设备主体(1)一侧设有蒸汽箱(7),蒸汽箱(7)底部安装在加热板(6)上,加热板(6)与第一导热板(2)固定连接;第二导热板(16)固定连接热水箱(4);
蒸汽箱(7)通过蒸汽管(8)与蒸汽机箱(9)连通;
蒸汽机箱(9)内设有转轮(13)、连轴曲柄结构(12)和阀板结构(11);转轮(13)的轮轴一端固定连接连轴曲柄结构(12)和阀板结构(11),另一端伸出蒸汽机箱(9)与水泵(14)的转轴固定连接;水泵(14)的进水管连通热水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2)和第二导热板(16)均为U形板;蒸汽机箱(9)内还设有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17);所述阀板结构(11)末端设在第一腔体(10)内,且可在第一腔体(10)内往复移动;连轴曲柄结构(12)的活塞结构(1201)部分设在第二腔体(17)内,且可在第二腔体(17)内往复移动;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17)连通,第一腔体(10)与蒸汽管(8)在蒸汽箱(7)上的进气口连通且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热板(2)和第二导热板(16)远离设备主体(1)一侧表面均设有若干导热棒(3),且若干导热棒(3)分别插入蒸汽箱(7)和热水箱(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导热棒(3)均匀分布在第一导热板(2)和第二导热板(16)远离设备主体(1)一侧的表面上;若干导热棒(3)的材质为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热板(2)和第二导热板(16)的厚度均在3-7c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设备传热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热水箱(4)的进水口连通冷水进水管(5),水泵(14)的出水口连通热水出水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建鹏周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能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