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换流变阀厅阀侧套管孔洞抗爆防火封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6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换流变阀厅阀侧套管孔洞抗爆防火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抗爆板层、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通过不锈钢短钉固定在无机防火芯层上,约束了金属面板在高温时的变形,提升了阻火隔烟隔热的效果;通过不锈钢燕尾钉和防火密封胶密封紧密包边,分区包边,密封性好、造型美观、结构强度高、屏蔽磁效果好;通过对套管安装空隙进行多层密实填充,增强封堵的结构强度,提升封堵系统整体的防火、防烟性能,整体耐火性能加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换流变阀厅阀侧套管孔洞抗爆防火封堵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流站换流变阀侧套管封堵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换流变阀厅阀侧套管孔洞抗爆防火封堵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阀厅是系统的核心所在。阀侧套管孔洞封堵是阀厅围护结构的关键构件,其可靠性是阀厅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换流变压器火灾事故中,绝缘油(矿物质油)是主要可燃物,其火焰为碳氢火焰,特点是温度高、升温速度快。燃烧20min火焰温度即可达到1100℃,这对换流站阀厅防火封堵系统的耐火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阀厅套管孔洞较大,阀厅套管的封堵需采用拼接式围护结构,目前国内该结构采用的板材为金属面岩棉板。金属面岩棉板的表面采用彩钢板或不锈钢板,中间填充岩棉,岩棉的最高使用温度为600-800℃。在变压器火灾中,拼接缝是拼接式围护结构的薄弱点。金属面岩棉板的岩棉在高温时发生炭化,金属面在高温时发生较大形变,拉动拼缝卡扣变形产生脱扣,火从拼缝处进入阀厅,导致封堵系统失效。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为201910441087.9的一种换流站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封堵防火防爆结构,其包括防火封堵板和换流变套管安装孔,换流变套管安装于换流变套管安装孔内,换流变套管安装孔孔壁与换流变套管外管壁之间填充有硅酸铝针刺毯层;防火封堵板包括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非导磁不锈钢抗冲击板,硅酸铝针刺毯层位于第一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和第二金属面结构岩棉复合板所开设换流变套管安装孔部分的孔壁与换流变套管的外壁之间。上述专利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火防爆效果,但换流变套管的外壁与防火封堵板侧表面之间仅通过陶瓷化硅橡胶密封套筒进行密封连接,将防火封堵板、硅酸铝针刺毯层、换流变套管的外壁进行一体密封,密封性能差,密封强度低,且换流变套管与防火封堵板的衔接处仅通过一整块硅酸铝针刺毯层进行间隔,防火性能差,导致整体的防火防爆性能降低,在变压器的火灾中,产生的高温会使不锈钢面板出现很大变形,导致原先密封的连接处变形或脱离,使得烟火窜出,增加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密封性能好的换流变阀厅阀侧套管抗爆封堵结构来解决上述的问题,以提高防火防爆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换流变阀厅阀侧套管抗爆防火封堵结构,能够增强换流变套管与防火封堵板封堵的结构强度,提升封堵系统整体的防火、防烟性能,保证封堵系统的完整性,不漏烟、不窜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换流变阀厅阀侧套管孔洞抗爆防火封堵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抗爆板层、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所述抗爆板层通过工字钢连接在墙体上,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由迎火面自背火面依次设置在墙体内形成防火封堵结构,且该防火封堵结构上以及抗爆板层上开有容纳套管穿过的通孔;墙体的背火面上设置有屏蔽墙;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包括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和无机防火芯层;所述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通过不锈钢短钉固定在无机防火芯层表面上;所述无机防火芯层包括防火面板、防火框架和填充层;所述防火框架呈网格状容纳槽结构,所述填充层置于防火框架的容纳槽结构内,所述防火面板覆盖在防火框架的上、下表面上将填充层限位在防火框架的网格槽内,所述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上与无机防火芯层之间连接的不锈钢短钉依次穿过抗高温形变金属层和防火面板实现与防火框架连接,将抗高温形变金属层和防火面板固定在防火框架上;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形成的防火封堵与套管的衔接处密实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毯、硅酸铝板和第一活动式防火圈,所述硅酸铝纤维毯外侧与防火封堵结构外侧衔接处通过第二活动式防火圈密封,所述第二活动式防火圈的端部与防火封堵结构、套管的衔接处通过防火密封胶密封,且第二活动式防火圈与防火封堵结构之间通过不锈钢燕尾钉固定;所述防火封堵结构外侧、第二活动式防火圈外侧以及套管外壁通过硅橡胶板整体包裹密封,硅橡胶板边角部与套管、第二活动式防火圈、防火封堵结构衔接处均通过防火密封胶密封,且包裹在换流变套管外部的硅橡胶板通过不锈钢抱箍固定,包裹在防火封堵结构外侧的硅橡胶板通过不锈钢燕尾钉和不锈钢压板与防火封堵结构固定;所述抗爆板层与套管的封堵处设置有活动式抗爆圈,所述活动式抗爆圈上的燕尾钉安装孔大于燕尾钉直径,活动式抗爆圈与燕尾钉之间加装一个半径大于燕尾钉安装孔的垫圈,活动式抗爆圈与抗爆板层通过燕尾钉固定,活动式抗爆圈与换流变套管之间使用防火密封胶进行密封固定;所述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与套管的外管壁之间、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与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之间分别密实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毯,所述两处硅酸铝纤维毯之间填充有硅酸铝板和第一活动式防火圈;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形成的防火封堵结构顶端或底端与墙体连接处形成防火包边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防火面板、防火框架和填充层均为无机材料;所述防火面板和防火框架为无机防火板,填充层为硅酸铝纤维。进一步的,所述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上位于无机防火芯层的两端分别形成C型扣子扣和C型扣母扣;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防火板拼接时通过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的C型扣子扣和C型扣母扣扣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材料为无磁化不锈钢。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的内部填充有岩棉板。进一步的,所述抗爆板层包括固定龙骨和抗爆板;所述固定龙骨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在外侧的墙体安装的工字钢上,所述固定龙骨位于防火封堵结构安装位置的上、下两侧边上;所述抗爆板的覆盖在固定龙骨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防火包边结构包括第一包边结构、第二包边结构和第三包边结构;所述第一包边结构包括高温硫化硅橡胶和密实填充在墙体与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墙体间的硅酸铝纤维毯,高温硫化硅橡胶一端固定在墙体上,另一端固定在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墙体上,且高温硫化硅橡胶沿着硅酸铝纤维毯的边缘贴合包边;所述第二包边结构设置在第一包边结构外侧,所述第二包边结构包括硅酸铝纤维毯和不锈钢包边,不锈钢包边呈Z字型通过不锈钢燕尾钉固定在屏蔽墙外侧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墙体外侧,第二包边结构与第一包边结构间密实填充硅酸铝纤维毯;所述第三包边结构在墙体与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墙体间的、从内到外的三层结构,第一层是密实填充的硅酸铝纤维毯和镁质防火板,第二层是一端固定在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墙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体上的L型不锈钢角钢进行包边,第三层是用于固定的不锈钢膨胀螺栓。进一步的,所述硅酸铝板延伸至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和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之间加设的空气层结构内,且硅酸铝板的一侧与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式防火圈一端延伸至硅酸铝板与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之间,第一活动式防火圈与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贴合,第一活动式防火圈与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通过不锈钢燕尾钉固定,且第一活动式防火圈上燕尾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换流变阀厅阀侧套管孔洞抗爆防火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抗爆板层、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所述抗爆板层通过工字钢连接在墙体上,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由迎火面自背火面依次设置在墙体内形成防火封堵结构,且该防火封堵结构上以及抗爆板层上开有容纳套管穿过的通孔;墙体的背火面上设置有屏蔽墙;/n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包括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和无机防火芯层;所述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通过不锈钢短钉固定在无机防火芯层表面上;所述无机防火芯层包括防火面板、防火框架和填充层;所述防火框架呈网格状容纳槽结构,所述填充层置于防火框架的容纳槽结构内,所述防火面板覆盖在防火框架的上、下表面上将填充层限位在防火框架的网格槽内,所述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上与无机防火芯层之间连接的不锈钢短钉依次穿过抗高温形变金属层和防火面板实现与防火框架连接,将抗高温形变金属层和防火面板固定在防火框架上;/n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形成的防火封堵与套管的衔接处密实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毯、硅酸铝板和第一活动式防火圈,所述硅酸铝纤维毯外侧与防火封堵结构外侧衔接处通过第二活动式防火圈密封,所述第二活动式防火圈的端部与防火封堵结构、套管的衔接处通过防火密封胶密封,且第二活动式防火圈与防火封堵结构之间通过不锈钢燕尾钉固定;/n所述防火封堵结构外侧、第二活动式防火圈外侧以及套管外壁通过硅橡胶板整体包裹密封,硅橡胶板边角部与套管、第二活动式防火圈、防火封堵结构衔接处均通过防火密封胶密封,且包裹在换流变套管外部的硅橡胶板通过不锈钢抱箍固定,包裹在防火封堵结构外侧的硅橡胶板通过不锈钢燕尾钉和不锈钢压板与防火封堵结构固定;/n所述抗爆板层与套管的封堵处设置有活动式抗爆圈,所述活动式抗爆圈上的燕尾钉安装孔大于燕尾钉直径,活动式抗爆圈与燕尾钉之间加装一个半径大于燕尾钉安装孔的垫圈,活动式抗爆圈与抗爆板层通过燕尾钉固定,活动式抗爆圈与换流变套管之间使用防火密封胶进行密封固定;/n所述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与套管的外管壁之间、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与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之间分别密实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毯,所述两处硅酸铝纤维毯之间填充有硅酸铝板和第一活动式防火圈;/n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形成的防火封堵结构顶端或底端与墙体连接处形成防火包边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换流变阀厅阀侧套管孔洞抗爆防火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抗爆板层、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所述抗爆板层通过工字钢连接在墙体上,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由迎火面自背火面依次设置在墙体内形成防火封堵结构,且该防火封堵结构上以及抗爆板层上开有容纳套管穿过的通孔;墙体的背火面上设置有屏蔽墙;
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包括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和无机防火芯层;所述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通过不锈钢短钉固定在无机防火芯层表面上;所述无机防火芯层包括防火面板、防火框架和填充层;所述防火框架呈网格状容纳槽结构,所述填充层置于防火框架的容纳槽结构内,所述防火面板覆盖在防火框架的上、下表面上将填充层限位在防火框架的网格槽内,所述抗高温形变金属面层上与无机防火芯层之间连接的不锈钢短钉依次穿过抗高温形变金属层和防火面板实现与防火框架连接,将抗高温形变金属层和防火面板固定在防火框架上;
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形成的防火封堵与套管的衔接处密实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毯、硅酸铝板和第一活动式防火圈,所述硅酸铝纤维毯外侧与防火封堵结构外侧衔接处通过第二活动式防火圈密封,所述第二活动式防火圈的端部与防火封堵结构、套管的衔接处通过防火密封胶密封,且第二活动式防火圈与防火封堵结构之间通过不锈钢燕尾钉固定;
所述防火封堵结构外侧、第二活动式防火圈外侧以及套管外壁通过硅橡胶板整体包裹密封,硅橡胶板边角部与套管、第二活动式防火圈、防火封堵结构衔接处均通过防火密封胶密封,且包裹在换流变套管外部的硅橡胶板通过不锈钢抱箍固定,包裹在防火封堵结构外侧的硅橡胶板通过不锈钢燕尾钉和不锈钢压板与防火封堵结构固定;
所述抗爆板层与套管的封堵处设置有活动式抗爆圈,所述活动式抗爆圈上的燕尾钉安装孔大于燕尾钉直径,活动式抗爆圈与燕尾钉之间加装一个半径大于燕尾钉安装孔的垫圈,活动式抗爆圈与抗爆板层通过燕尾钉固定,活动式抗爆圈与换流变套管之间使用防火密封胶进行密封固定;
所述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与套管的外管壁之间、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与换流变套管的外管壁之间分别密实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毯,所述两处硅酸铝纤维毯之间填充有硅酸铝板和第一活动式防火圈;
所述不锈钢面硅酸铝复合板层、龙骨架层和不锈钢面岩棉复合板层形成的防火封堵结构顶端或底端与墙体连接处形成防火包边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流变阀厅阀侧套管孔洞抗爆防火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面板、防火框架和填充层均为无机材料;所述防火面板和防火框架为无机防火板,填充层为硅酸铝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流变阀厅阀侧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建军马小兵庄宇冯宇樊世涛王华锋梅海翔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世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