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内穿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原管内勘察测量;采用CCTV内窥和3D扫描设备对管道测量和扫描,每隔5m测一横断面,并测量管道底部标高、轴线、纵向形变并绘制管线图,并观察了解管道停运后其管腔的内部结构、管接头(承插口处)变形和管线走向轴线情况;S2内穿钢管安装前准备;包括探明地下管线,确定工作井位置、设备机的安装以及管道内部的清理;S3长距离曲线内穿钢管施工:S4管道焊接及检测;S5对原混凝土管段与内穿钢管的环缝进行注浆密封处理;S6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内穿施工的
,特别涉及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各种管道经过多年运行后,由于腐蚀、运行管理不善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损伤和泄露,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全线更换新管道,不仅工程量庞大,而且耗资大、工程期长。如何经济高效、快捷地恢复管道安全运行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因此管道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城市管道修复,特别是长距离曲线管道修复时,现有技术是在曲线段采用直接开挖施工方法或内衬法进行修复,但当管道处于繁华路段、开挖修复不具备条件时,难以采用明挖法对其进行修复,且当长距离曲线清水管改造为带压供水管时,常规内衬法往往也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长距离曲线管道修复施工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原管内勘察测量;采用CCTV内窥和3D扫描设备对管道测量和扫描,每隔5m测一横断面,并测量管道底部标高、轴线、纵向形变并绘制管线图,并观察了解管道停运后其管腔的内部结构、管接头(承插口处)变形和管线走向轴线情况;S2内穿钢管安装前准备;包括探明地下管线,确定工作井位置、设备机的安装以及管道内部的清理;S3长距离曲线内穿钢管施工:1)将钢管吊运至工作井;2)钢管井内穿管;将钢管置于钢管托架上,并在钢管前端底部安装滑行小车,然后将钢管托架撤出,通过操作卷扬机将钢管移至设定位置后,将滑行小车取出。3)借转承插接头就位;将借转承插接头下放置工作井,并将借转承插接头置于钢管后端,将借转承插接头的一端与所述钢管连接安装;4)拉管对口;将第二根钢管下放至工作井,并将其置于借转承插接头的另一侧,将借转承插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根钢管连接安装;S4管道焊接及检测;S5对原混凝土管段与内穿钢管的环缝进行注浆密封处理;S6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进一步的,在S2中,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地下管线,且垂直管线走向的方向探测,主要探测管线埋深、走向以及管线的曲折情况。进一步的,在S2中,所述工作井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钢管的发射井和用于放置牵引装置的接收井。进一步的,在S3中,所述借转承插接头包括呈弯曲布置的承插接管和设置在所述承插接管两端的承口端头,所述钢管具有用于与所述承插接头对接的插口端;所述承口端头朝内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承口端头布置,所述凹槽的内径与所述插口端的外径相等;所述插口端嵌入所述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具有与所述插口端相抵接的弯曲槽面,所述弯曲槽面沿远离所述承口端头的中心的方向弯曲布置;所述插口端朝外突出形成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环,所述凸环具有与所述弯曲槽面相抵接的凸面,所述凸环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凸面与所述弯曲槽面相抵接。进一步的,沿所述承口端头至所述承插接管的方向,所述承口端的内径逐渐减小。进一步的,在S5中,所述钢管的注浆端采用盲板封堵,并与注浆管牢固连接,确保满足注浆机0.3-0.8MPa的压力要求;所述钢管的另一端采用混凝土砂浆进行封堵。进一步的,在S5中,进行4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完成后,在确定水灰分离后,将沁水排放,随后依次进行后续三次的注浆。进一步的,在S5中,选用P.S.A32.5矿渣硅酸盐水泥和5%高效抗裂防水密实剂。进一步的,在S4中,采用管道内径对接手工焊以及管道承插口自动焊方式进行焊接,每条焊缝将施焊三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解决了不具备开挖修复条件下地下管道修复的难题,而且较为容易的把控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使用有借转承插接头的钢管,由于接头可以借转,因此可以在长距离曲线条件下进行钢管拖拉,且接头处在预应力混凝土管内未受任何约束,焊缝就不承受任何应力,故可以保证没有微小缝隙,再加上探伤控制,实现修补过程的简单化,提高修复效率,从源头上保证了焊接质量,节约了施工成本,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借转承插接头的钢管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借转承插接头的钢管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口端嵌入承口端头时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原管3内勘察测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先进的CCTV内窥和3D扫描设备对原管3内部现有管道测量和扫描,并每隔5m测一横断面、测量管道底部标高、轴线和纵向形变并绘制管线图,并观察原管3停运后其管腔内部结构、管接头(承插口处)变形和管线走向轴线情况。S2内穿钢管1安装前准备;在内穿钢管1安装前的准备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地质雷达探明地下管线,地质雷达天线选择为200MHz,采样时间设置为64ns,采样率设置为512,探测方向为垂直管线走向,10m长度内不少于2个探测剖面;探测的内容主要是管线埋深、走向以及管线的曲折情况,曲折情况主要是指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水平和纵向曲折,而曲折的程度刚好为后续借转承插接头2的转角角度提供计算依据;2)按设计要求确定工作井的位置,工作井包括发射井411和接收井512,发射井411长度约为7.5米,宽3.0米,如果选用钢管1长度有调整,则发射井4长度做相应调整;接收井512主要是放置牵引装置,长约3米,宽约3米,采用逆做法施工工作井,开挖深度应依据现场管道埋深调整。3)工作井位置确定后,安装设备机具;设备机具包括卷扬机、汽车吊、标准钢管1专用滑轮车、电焊机,首先在原管3内设置卷扬机,卷扬机安装进深为2.5米,并与原管3进行牢固的焊接固定。卷扬机经吊装方式入井后,由事先设置完成的手拉葫芦提升至待穿管道端口,并采用专用拖车,运至工作位;设备机具安装完成后,在大功率机械通风条件下,经有害气体检测确认管内安全后,采用清管器往复牵引和人工清理相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nS1原管内勘察测量;采用CCTV内窥和3D扫描设备对管道测量和扫描,每隔5m测一横断面,并测量管道底部标高、轴线、纵向形变并绘制管线图,并观察了解管道停运后其管腔的内部结构、管接头(承插口处)变形和管线走向轴线情况;/nS2内穿钢管安装前准备;包括探明地下管线,确定工作井位置、设备机的安装以及管道内部的清理;/nS3长距离曲线内穿钢管施工:/n1)将钢管吊运至工作井;/n2)钢管井内穿管;将钢管置于钢管托架上,并在钢管前端底部安装滑行小车,然后将钢管托架撤出,通过操作卷扬机将钢管移至设定位置后,将滑行小车取出。/n3)借转承插接头就位;将借转承插接头下放置工作井,并将借转承插接头置于钢管后端,将借转承插接头的一端与所述钢管连接安装;/n4)拉管对口;将第二根钢管下放至工作井,并将其置于借转承插接头的另一侧,将借转承插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根钢管连接安装;/nS4管道焊接及检测;/nS5对原混凝土管段与内穿钢管的环缝进行注浆密封处理;/nS6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原管内勘察测量;采用CCTV内窥和3D扫描设备对管道测量和扫描,每隔5m测一横断面,并测量管道底部标高、轴线、纵向形变并绘制管线图,并观察了解管道停运后其管腔的内部结构、管接头(承插口处)变形和管线走向轴线情况;
S2内穿钢管安装前准备;包括探明地下管线,确定工作井位置、设备机的安装以及管道内部的清理;
S3长距离曲线内穿钢管施工:
1)将钢管吊运至工作井;
2)钢管井内穿管;将钢管置于钢管托架上,并在钢管前端底部安装滑行小车,然后将钢管托架撤出,通过操作卷扬机将钢管移至设定位置后,将滑行小车取出。
3)借转承插接头就位;将借转承插接头下放置工作井,并将借转承插接头置于钢管后端,将借转承插接头的一端与所述钢管连接安装;
4)拉管对口;将第二根钢管下放至工作井,并将其置于借转承插接头的另一侧,将借转承插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根钢管连接安装;
S4管道焊接及检测;
S5对原混凝土管段与内穿钢管的环缝进行注浆密封处理;
S6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地下管线,且垂直管线走向的方向探测,主要探测管线埋深、走向以及管线的曲折情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工作井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钢管的发射井和用于放置牵引装置的接收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曲线钢管内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借转承插接头包括呈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桂华,欧阳枧,胡鹰志,黄春潮,章程鹏,罗伟,谭学红,吴惠添,黄文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深圳市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