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对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900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管对接结构,相邻顶管上且位于顶管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限定相邻顶管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顶管内侧壁且分别靠近顶管两端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抵接在相邻顶管内侧壁的限位环;设置在限位环上且与相邻顶管上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对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管对接结构。
技术介绍
顶管技术是一项用于市政施工的非开挖掘进式管道铺设施工技术,优点在于不影响周围环境或者影响较小,施工场地小,噪音小,而且能够深入地下作业,这是开挖埋管无法比拟的优点。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670854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对接的顶管,包括两个以上的相互连接的顶管,由后一个顶管的前端与前一个顶管的后端连接;顶管由内层、外层构成,的顶管的前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齿,顶管的后端内层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间隔设置的第二凸齿;相邻顶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由左半环、右半环组成,左半环的一端与右半环的一端活动连接,左半环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上具有通孔,右半环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上也具有通孔,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通过螺栓穿过通孔连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密封环包裹在顶管连接处的外壁,顶管安装时时是通过千斤顶直接将顶管顶入土层内,密封环的外径大于顶管的外径,顶管安装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顶管(1)上且位于顶管(1)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限定相邻顶管(1)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的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设置在顶管(1)内侧壁且分别靠近顶管(1)两端的第一限位块(21)和第二限位块(22);抵接在相邻顶管(1)内侧壁的限位环(23);设置在限位环(23)上且与相邻顶管(1)上的第一限位块(21)、第二限位块(22)对应的第一限位槽(24)和第二限位槽(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顶管(1)上且位于顶管(1)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限定相邻顶管(1)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的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设置在顶管(1)内侧壁且分别靠近顶管(1)两端的第一限位块(21)和第二限位块(22);抵接在相邻顶管(1)内侧壁的限位环(23);设置在限位环(23)上且与相邻顶管(1)上的第一限位块(21)、第二限位块(22)对应的第一限位槽(24)和第二限位槽(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1)靠近第一限位块(21)的侧边沿顶管(1)的轴向方向延伸有环形的凸起(11),所述顶管(1)靠近第二限位块(22)处设置有与凸起(11)相配合的凹槽(12),所述第一限位块(21)位于凸起(11)的内侧壁,所述限位环(23)位于凸起(11)和凹槽(12)的交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管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第三限位块(13),所述顶管(1)的内侧壁设置有供第三限位块(13)插设且与凹槽(12)连通的第三限位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管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块(13)呈梯形设置,所述第三限位块(13)远离顶管(1)侧边的长度大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东罗惠霞陆烨壕马玉成肖斯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黄埔建筑工程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