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3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隔振器,属于隔振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气囊隔振器运输和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该气囊隔振器包括振器本体和支撑组件,隔振器本体包括气囊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气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密封连接;支撑组件设于气囊外且位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当气囊未充气时,支撑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支撑组件能够在运输过程中保护气囊不会受损,同时也能够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对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提供支撑作用,从而无需使用外部支撑块;当气囊充气后,支撑组件与第二盖板分离,支撑组件能够在气囊突然损坏时,临时支撑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防止设备损坏。

An air bag vibration iso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隔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隔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气囊隔振器。
技术介绍
随着船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振动噪声认识的不断深入,减振降噪设计工作已经越来越受重视,利用气囊隔振器可高效隔离船舶噪声源设备向机脚的振动传递,达到良好地隔振效果。现有的气囊隔振器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将气囊隔振器装入专门的保护工装中,以防止气囊在运输过程中受损;气囊运输至使用现场后,需要使用专门的支撑块来支撑气囊隔振器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支撑之后安装需要减振的设备在气囊隔振器的上盖板上;设备安装完毕之后,对气囊充气,充气时气囊膨胀,会使得支撑块自动脱落。而在实际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保护工装或者外部支撑件丢失的情况,影响气囊减震器的运输或者安装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广泛应用。并且,气囊隔振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气囊突然损坏,上盖板会坠落,可能造成安装在气囊隔振器上的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囊隔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囊隔振器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隔振器本体,所述隔振器本体包括气囊(3)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所述气囊(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1)和所述第二盖板(2)密封连接;以及,/n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1)与所述第二盖板(2)之间,使所述第一盖板(1)和所述第二盖板(2)之间通过多个所述支撑组件选择性的支撑或者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振器本体,所述隔振器本体包括气囊(3)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所述气囊(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1)和所述第二盖板(2)密封连接;以及,
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1)与所述第二盖板(2)之间,使所述第一盖板(1)和所述第二盖板(2)之间通过多个所述支撑组件选择性的支撑或者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6)和活动件(5),所述活动件(5)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盖板(2)上,所述支撑杆(5)杆身上设有与所述活动件(5)相适配的插接部(71),所述活动件(5)通过与所述插接部(71)的连接或者分离使所述支撑杆(5)支撑或者分离于所述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2)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杆(5)端部相适配的第一孔和与所述活动件(5)相适配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孔的孔身连通,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孔中,使所述插接部(71)位于所述第二孔的位置,所述活动件(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孔与所述插接部(71)连接或者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囊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座(7),所述支撑杆(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7)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盖板(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苗王帅谭海涛李阳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