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吊用内滑槽式万向驱动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3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轨吊用内滑槽式万向驱动轴,包括底部连接座,所述底部连接座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球形滑槽,所述球形滑槽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轴连接座,所述驱动轴连接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顶端设有大垫片,所述大垫片的上方设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的上方设有压紧螺栓;所述球形滑槽的表面设有上半球凹槽P和下半球凹槽K,所述驱动轴连接座的底面设有双边L型凸槽A,所述底部连接座的上表面设有双边L型凸槽B,所述双边L型凸槽A卡入所述上半球凹槽P的内侧,所述双边L型凸槽B卡入所述下半球凹槽K的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可变角度,非固定直线扭矩传递,实现气动单轨吊驱动轮在单轨上的压紧和行走。

A universal drive shaft with inner chute for monorail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轨吊用内滑槽式万向驱动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单轨吊辅助运输
,具体为一种单轨吊用内滑槽式万向驱动轴。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煤矿采掘机械化的高速发展,采掘机械设备的备件尺寸和质量也不断增大,传统的手抬肩扛、小推车,小绞车等辅助运输方式由于安全性差、效率低等原因已经不能适应高效安全运输的新要求。气动单轨吊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运输设备,具有牵引力大、效率高、安全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是采掘工作面前端支护材料、备件的理想运输设备。但是,现有的煤矿井下单轨吊的减速机部分采用的是一轴分配二轴输出的万向驱动轴,驱动轴万向节采用的是十字销式万向节,不仅体积大,而且在实践中容易折断,强度不足,容易卡滞,不适应高负荷、振动大的使用环境,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差;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单轨吊用内滑槽式万向驱动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轨吊用内滑槽式万向驱动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煤矿井下单轨吊的减速机部分采用的是一轴分配二轴输出的万向驱动轴,驱动轴万向节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轨吊用内滑槽式万向驱动轴,包括底部连接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座(9)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球形滑槽(8),所述球形滑槽(8)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轴连接座(7),所述驱动轴连接座(7)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驱动轴(4),所述驱动轴(4)的顶端设有大垫片(3),所述大垫片(3)的上方设有弹性垫圈(2),所述弹性垫圈(2)的上方设有压紧螺栓(1);/n所述球形滑槽(8)的表面设有上半球凹槽P(11)和下半球凹槽K(12),所述驱动轴连接座(7)的底面设有双边L型凸槽A(10),所述底部连接座(9)的上表面设有双边L型凸槽B(13),所述双边L型凸槽A(10)卡入所述上半球凹槽P(1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轨吊用内滑槽式万向驱动轴,包括底部连接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座(9)的上方滑动连接有球形滑槽(8),所述球形滑槽(8)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驱动轴连接座(7),所述驱动轴连接座(7)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驱动轴(4),所述驱动轴(4)的顶端设有大垫片(3),所述大垫片(3)的上方设有弹性垫圈(2),所述弹性垫圈(2)的上方设有压紧螺栓(1);
所述球形滑槽(8)的表面设有上半球凹槽P(11)和下半球凹槽K(12),所述驱动轴连接座(7)的底面设有双边L型凸槽A(10),所述底部连接座(9)的上表面设有双边L型凸槽B(13),所述双边L型凸槽A(10)卡入所述上半球凹槽P(11)的内侧,所述双边L型凸槽B(13)卡入所述下半球凹槽K(12)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轨吊用内滑槽式万向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顶端设有外花键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冠军任可潘力天朱鹏范芳飞周迪李军伟苗生何宁宁杜建宾郭晶韡汪秀
申请(专利权)人:沙尔夫矿山机械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