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承力机匣功率输出伞齿轮轴承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82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承力机匣功率输出伞齿轮轴承座结构,所述主承力机匣应用于地面燃气轮机或者航空发动机,所述主承力机匣包括内环机匣和设置在所述内环机匣的一端部的法兰安装边,所述伞齿轮轴承座结构包括轴承座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轴承座本体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采用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环机匣的内表面上,所述轴承座本体的轴线与所述内环机匣的轴线相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摈弃原有传统的分体组合安装式的伞齿轮轴承座结构,将伞齿轮轴承座与主承力机匣内环机匣承段焊接到一起,并通过主承力机匣内环机匣实现作用力的传递,传力路线能够与主承力机匣的传力路线相统一,降低了传力路线的复杂性,避免了机匣重量的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承力机匣功率输出伞齿轮轴承座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承力机匣伞齿轮轴承座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主承力机匣功率输出伞齿轮轴承座结构。
技术介绍
主承力机匣位置处功率输出用伞齿轮轴承座结构设计是在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领域有重要实际意义的工程性问题。在以往的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中,伞齿轮用轴承座往往采用与承力机匣以止口法兰边的安装型式进行精密定位。不仅增加了装配及分解的复杂性,且增加了该处的结构重量,同时,伞齿轮处传力路线往往与承力机匣的传力路线得不到统一,这就会增加传力路线的复杂性,甚至会造成机匣重量的上升,带来结构设计中不可见预见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提出一种更优的伞齿轮用轴承座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承力机匣功率输出伞齿轮轴承座结构,摈弃原有传统的分体组合安装式的伞齿轮轴承座结构,将伞齿轮轴承座与主承力机匣内环机匣承段焊接到一起,并通过主承力机匣内环机匣实现作用力的传递,传力路线能够与主承力机匣的传力路线相统一,降低了传力路线的复杂性,避免了机匣重量的上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承力机匣功率输出伞齿轮轴承座结构,所述主承力机匣应用于地面燃气轮机或者航空发动机,所述主承力机匣包括内环机匣(1)和设置在所述内环机匣(1)的一端部的法兰安装边(2),所述伞齿轮轴承座结构包括轴承座本体(3)和设置在所述轴承座本体(3)底部的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底部采用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环机匣(1)的内表面上,所述轴承座本体(3)的轴线与所述内环机匣(1)的轴线相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承力机匣功率输出伞齿轮轴承座结构,所述主承力机匣应用于地面燃气轮机或者航空发动机,所述主承力机匣包括内环机匣(1)和设置在所述内环机匣(1)的一端部的法兰安装边(2),所述伞齿轮轴承座结构包括轴承座本体(3)和设置在所述轴承座本体(3)底部的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底部采用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环机匣(1)的内表面上,所述轴承座本体(3)的轴线与所述内环机匣(1)的轴线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承力机匣功率输出伞齿轮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3)的内圆柱面上沿周向开设有用于放置螺旋挡圈的卡圈槽(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承力机匣功率输出伞齿轮轴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3)的内圆柱面与伞齿轮轴承的外环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强刘军刘红蕊柳光王沛廉曾妍常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