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转子叶片及包括其的燃气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82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6
一种涡轮转子叶片及包括其的燃气轮机,其中涡轮转子叶片包括叶片叶身,所述叶片叶身包括冷气通道和冲击板;冷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叶片叶身内部;冲击板,设置于所述叶片叶身内部;其中,所述冲击板上设置冲击孔,所述冲击孔与所述冷气通道相连通,用于将冷气通道内的冷却空气经过冲击孔对叶片叶身顶部区域进行冲击强化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涡轮转子叶片内部采用了复杂的冷气通道结构,在叶片叶身内部冷气通道靠近叶尖区域采用了冲击强化冷却,利用转子叶片冷却空气压力裕度高,冲击冷却换热系数高的特点,降低转子叶片叶尖区域的金属温度,提高涡轮转子叶片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转子叶片及包括其的燃气轮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轮机
,尤其涉及涡轮转子叶片及包括其的燃气轮机。
技术介绍
随着燃气轮机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燃气轮机涡轮进口燃气温度不断提高,涡轮部件所面临的热负荷极高,早已超过高温材料能够承受的极限。为了保证涡轮叶片安全可靠工作,需要对其进行复杂的冷却设计,以使叶片本体的温度和应力分布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在各种内部冷却换热技术中,冲击冷却换热系数最高,换热效果最好,但是压力损失也最大,因此需要的冷却空气压力更高。在涡轮叶片冷却设计过程中,叶尖区域存在泄露流动等三维流动结构,叶尖区域由于距离冷气入口较远,用于冷却的空气已经被加热升温,加上内部对流冷却结构换热系数相对较低,冷却效果往往较差。在以上因素作用下,涡轮转子叶片叶尖区域极容易由于冷却效果差而导致温度过高或者热应力过大而高温氧化,出现裂纹、甚至烧蚀等失效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转子叶片及包括其的燃气轮机,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转子叶片,包括叶片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叶身包括冷气通道和冲击板;/n冷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叶片叶身内部;/n冲击板,设置于所述叶片叶身内部;/n其中,所述冲击板上设置冲击孔,所述冲击孔与所述冷气通道相连通,用于将冷气通道内的冷却空气经过冲击孔对叶片叶身的叶尖区域进行冲击强化冷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转子叶片,包括叶片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叶身包括冷气通道和冲击板;
冷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叶片叶身内部;
冲击板,设置于所述叶片叶身内部;
其中,所述冲击板上设置冲击孔,所述冲击孔与所述冷气通道相连通,用于将冷气通道内的冷却空气经过冲击孔对叶片叶身的叶尖区域进行冲击强化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板上设置多个冲击孔,所述冲击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冷气通道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叶身还包括顶部盖板,所述顶部盖板将所述叶片叶身内顶部形成一与所述冷气通道相连通的顶部空间;所述冲击板设置于所述顶部空间内,将所述顶部空间间隔为集气腔和冲击后腔室;
其中,所述集气腔与所述冷气通道连通;所述冲击后腔室通过冲击孔与所述集气腔相连通;
所述冲击后腔室的壁面上设置冷气孔,用于将冲击后腔室内的冷却空气通过所述冷气孔对叶片叶身的叶尖区域进行冷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转子叶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孔设置于所述顶部盖板;
所述冷气孔设置于所述冲击后腔室对应的叶片叶身的压力面和/或吸力面上;和/或
所述冷气孔设置于所述冲击后腔室对应的叶片叶身尾缘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转子叶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秋徐克鹏陈春峰王文三蒋旭旭陈江龙杨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