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防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
技术介绍
在人防门的日常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毒气进入人防工程内部,通常需要对人防门的门缝进行封堵,从而保证内外空气的隔绝,但常规的通过软胶贴合门缝从而进行密封的结构密封效果并不佳,尤其是若需要密封则需要门与门框之间的紧密贴合,但紧密贴合则容易影响到门的开关及密封条的耐久,同时现有的人防门隔音效果不佳,在人防工程内部的空间内,若是声音透过人防门进入其中则由于内部较为密闭容易产生回音等,对内部人员的听力损伤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隔音效果好的高密封性的人防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包括埋入地面以下的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门框、设于所述门框内的门体、用于连接所述门框及所和门体的第一旋转件;所述门体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封边块、设于所述壳体内两侧的混凝土层、设于所述混凝土层中间的容纳腔、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封锁结构、设于所述门框内的水封边结构;所述混凝土层的材料配方为:425普通水泥、水灰比0.41、碎石粒径10~30mm³、中粗砂;每立方C40混凝土用料:水泥482㎏、水200㎏、中粗砂0.45m³、碎石0.79m³;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土层的设置,从而有效增加了人防门的强度,此处采用的混凝土配方具有良好的强度,同时由于其混凝土的填充性更加好能在填充完以后有效的充满内部所有空间,从而减少人防门内部的空白区域,从而增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包括埋入地面以下的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门框(2)、设于所述门框内的门体(3)、用于连接所述门框和所述门体的第一旋转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3)包括壳体(31)、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封边块(32)、设于所述壳体内两侧的混凝土层(33)、设于所述混凝土层中间的容纳腔(34)、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封锁结构(5)、设于所述门框内的水封边结构(12); 所述混凝土层的材料配方为: 425普通水泥、水灰比0.41、碎石粒径10~30mm³、中粗砂;每立方混凝土用料:水泥482㎏、水200㎏、中粗砂0.45m³、碎石0.79m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包括埋入地面以下的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门框(2)、设于所述门框内的门体(3)、用于连接所述门框和所述门体的第一旋转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3)包括壳体(31)、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封边块(32)、设于所述壳体内两侧的混凝土层(33)、设于所述混凝土层中间的容纳腔(34)、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封锁结构(5)、设于所述门框内的水封边结构(12);所述混凝土层的材料配方为:425普通水泥、水灰比0.41、碎石粒径10~30mm³、中粗砂;每立方混凝土用料:水泥482㎏、水200㎏、中粗砂0.45m³、碎石0.79m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锁结构(5)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的第一滑槽(51)、可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来回移动的框体(52)、设于所述框体内的第一齿轮(5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内把手(54)、设于所述门体另一侧与所述内把手相对应的外把手(55)、设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一齿条(56)、设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一延伸块(57)、设于所述第一延伸块上的第二延伸块(58)、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固定块(59)、穿设于所述固定块内的插接杆(510)、开设于所述容纳腔顶壁和底壁上的通孔(511)、两端分别可旋转连接于所述插接杆与所述第二延伸块上的第一转杆(512)、设于所述框体上的辅助结构(6)、设于所述第一延伸块一端的第一卡接结构(7)、设于所述第一延伸块另一端的第二卡接结构(8)、用于封堵门体与门框之间间隙的隔离结构(9)、用于断开内把手与外把手之间传动的单向结构(10);所述插接杆通过固定块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6)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的第二滑槽(61)、两侧卡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来回移动的移动块(62)、一端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移动块上的第二旋转件(63)、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的第二旋杆(64)、设于所述移动块上的第二齿条(65)、设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三齿条(66)、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柱体(67)、套设于所述第一柱体上的第二齿轮(68);所述第二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旋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插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7)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的第一腔体(71)、可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来回移动的第一滑块(72)、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弹性件(73)、开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二腔体(74)、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侧壁上的第四齿条(75)、开设于所述门框内的第三腔体(76)、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齿杆(77)、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一侧的第四腔体(78)、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的第二滑块(79)、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五齿条(710)、设于所述第四腔体侧壁上的第三旋转件(711)、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惠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汇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