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5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包括底座、门框、门体、第一旋转件;所述门体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封边块、设于所述壳体内两侧的混凝土层、设于所述混凝土层中间的容纳腔、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封锁结构、设于所述门框内的水封边结构;所述混凝土层的材料配方为:425普通水泥、水灰比0.41、碎石粒径10~30mm³、中粗砂;每立方C40混凝土用料:水泥482㎏、水200㎏、中粗砂0.45m³、碎石0.79m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土层的设置,从而有效增加了人防门的强度,同时通过在混凝土层中间设置设置一块空挡区域,从而起到了良好的隔音效果,通过水封边结构的设置有效提高了门内的密封程度,避免内外空气之间的接触,从而保证外界毒气无法进入门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防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
技术介绍
在人防门的日常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毒气进入人防工程内部,通常需要对人防门的门缝进行封堵,从而保证内外空气的隔绝,但常规的通过软胶贴合门缝从而进行密封的结构密封效果并不佳,尤其是若需要密封则需要门与门框之间的紧密贴合,但紧密贴合则容易影响到门的开关及密封条的耐久,同时现有的人防门隔音效果不佳,在人防工程内部的空间内,若是声音透过人防门进入其中则由于内部较为密闭容易产生回音等,对内部人员的听力损伤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隔音效果好的高密封性的人防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包括埋入地面以下的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门框、设于所述门框内的门体、用于连接所述门框及所和门体的第一旋转件;所述门体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封边块、设于所述壳体内两侧的混凝土层、设于所述混凝土层中间的容纳腔、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封锁结构、设于所述门框内的水封边结构;所述混凝土层的材料配方为:425普通水泥、水灰比0.41、碎石粒径10~30mm³、中粗砂;每立方C40混凝土用料:水泥482㎏、水200㎏、中粗砂0.45m³、碎石0.79m³;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土层的设置,从而有效增加了人防门的强度,此处采用的混凝土配方具有良好的强度,同时由于其混凝土的填充性更加好能在填充完以后有效的充满内部所有空间,从而减少人防门内部的空白区域,从而增强了人防门薄弱的四个角落的强度,同时通过在混凝土层中间设置设置一块空挡区域,可在空挡区域内填充一些具备隔音效果的填充物从而起到了良好的隔音效果,避免了声音传入人防工程内部,从而导致声音在密闭空间内来回传荡从而对内部人员的听力造成一定的损伤,通过水封边结构的设置有效提高了门内的密封程度,相较于常用的密封条的形式,水封边的形式能更加有效的保证内外之间的密封效果,通过水的介质从而起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同时水具备一定的形变能力,从而可以通过水同时起到了一定的对于门缝隔音效果,避免内外空气之间的接触,从而起到了有效的空气隔绝,保证外界毒气无法进入门内。所述封锁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的第一滑槽、可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来回移动的框体、设于所述框体内的第一齿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内把手、设于所述门体另一侧与所述内把手相对应的外把手、设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一齿条、设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一延伸块、设于所述第一延伸块上的第二延伸块、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固定块、穿设于所述固定块内的插接杆、开设于所述容纳腔顶壁和底壁上的通孔、两端分别可旋转连接于所述插接杆与所述第二延伸块上的第一转杆、设于所述框体上的辅助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延伸块一端的第一卡接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延伸块另一端的第二卡接结构、用于封堵门体与门框之间间隙的隔离结构、用于断开内把手与外把手之间传动的单向结构;所述插接杆通过固定块进行限位;通过内把手的转动从而转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的转动将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从而第一齿轮将带动框体进行移动,带动第一延伸块进行移动,第二延伸块随着第一延伸块移动,第二延伸块的移动将带动第一转杆的移动,从而使转杆不断转动从而增长了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量,从而第一转杆的转动将推动插接杆向外移动,插接杆的向外移动将通过通孔向外移动从而进行门的锁定该结构的方式,在插接杆对于上下两端进行固定的同时,第一延伸块由于框体的运动同时卡接入门框内,从而对门的远离第一旋转件端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通过旋转内把手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除门与门框连接端以外三侧的封闭,从而增强了门的封闭效果,从而增强了门的强度,抗冲击能力更强。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的第二滑槽、两侧卡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来回移动的移动块、一端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移动块上的第二旋转件、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的第二旋杆、设于所述移动块上的第二齿条、设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三齿条、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柱体、套设于所述第一柱体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旋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插接杆;当框体在第一齿轮的带动下进行位移的时候,设置于框体上的第三齿条将进行移动,而此时的第二齿轮套设于第一柱体上,此时第二齿轮起到了传动作用,第三齿条将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而转动的第二齿轮将通过第二齿条带动移动块的移动,此时移动块的移动方向与框体的移动方向相反,且移动距离相同,故第一转杆朝插接杆移动量与移动块朝插接杆的移动量相同,故第一旋杆与第二旋杆为一个等腰三角的形式,且当底边相互靠近的时候,第一旋杆与第二旋杆的高度将不断上升,通过辅助结构的设置,给予第一旋杆在推动插接杆的时候一个反向的扶持的力,从而使框体移动时给予插接杆的力为竖直方向,从而避免了插接杆单向受力,从而导致其与固定块之间进行抵触,从而造成的磨损另一方面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拧转内把手需要的力,从而使操作过程更加方便。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的第一腔体、可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来回移动的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弹性件、开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二腔体、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侧壁上的第四齿条、开设于所述门框内的第三腔体、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齿杆、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一侧的第四腔体、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的第二滑块、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五齿条、设于所述第四腔体侧壁上的第三旋转件、设于所述第三旋转件上的挡片;所述齿杆同时与所述第四齿条和第五齿条啮合;当第一齿轮转动带动框体进行移动的时候将会带动第一延伸块卡接进入第一滑块内的第二腔体内,从而框体的移动将带动第一滑块进行移动,从而第一滑块的移动将通过设置于其上的第四齿条带动齿杆进行旋转,齿杆的旋转将带动共同啮合于齿杆上的第二滑块向外移动,第二滑块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延伸块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二滑块向外移动将对门起到进一步的封闭作用,延伸出来的第二滑块将对门进行再一次的固定,且当第二滑块向外顶出的同时将压倒挡片,挡片绕着第三旋转件进行旋转,且被第二滑块压倒,此时挡片将起到了封堵门缝的作用,从而有效增强了人防门整体的密封性,同时挡片将对壳体距离第一旋转件最远的地方,亦就是门转动过程中位移量最大的地方进行固定,一方面增加了门的固定牢固程度,另一方面将门体进行固定将有小姐减少门体的振动,从而增强了门体的隔音效果,从而有效保证了内部人员的安全。开设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门体上的第五腔体、设于所述第五腔体内的第三滑块、开设于所述第三滑块内的第六腔体、用于复位所述第三滑块的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上的倒角、设于所述第三滑块上的第三延伸块、设于所述第三延伸块上的第三滑槽、设于所述第六腔体内的第二柱体、一端可沿着第三滑槽来回移动的杠杆;所述杠杆套设于所述第二柱体上;当框体进行移动的时候,此方向上的第一延伸块将向内回缩,从而第三滑块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朝向门体内回缩,而此时杠杆的中间段被第二柱体固定,一端固定于第三滑槽内,第三滑块向内移动的过程中将带动第三延伸块一同向内移动,故第三延伸块上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包括埋入地面以下的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门框(2)、设于所述门框内的门体(3)、用于连接所述门框和所述门体的第一旋转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3)包括壳体(31)、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封边块(32)、设于所述壳体内两侧的混凝土层(33)、设于所述混凝土层中间的容纳腔(34)、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封锁结构(5)、设于所述门框内的水封边结构(12); 所述混凝土层的材料配方为: 425普通水泥、水灰比0.41、碎石粒径10~30mm³、中粗砂;每立方混凝土用料:水泥482㎏、水200㎏、中粗砂0.45m³、碎石0.79m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包括埋入地面以下的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门框(2)、设于所述门框内的门体(3)、用于连接所述门框和所述门体的第一旋转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3)包括壳体(31)、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封边块(32)、设于所述壳体内两侧的混凝土层(33)、设于所述混凝土层中间的容纳腔(34)、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封锁结构(5)、设于所述门框内的水封边结构(12);所述混凝土层的材料配方为:425普通水泥、水灰比0.41、碎石粒径10~30mm³、中粗砂;每立方混凝土用料:水泥482㎏、水200㎏、中粗砂0.45m³、碎石0.79m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锁结构(5)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的第一滑槽(51)、可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来回移动的框体(52)、设于所述框体内的第一齿轮(5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内把手(54)、设于所述门体另一侧与所述内把手相对应的外把手(55)、设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一齿条(56)、设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一延伸块(57)、设于所述第一延伸块上的第二延伸块(58)、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固定块(59)、穿设于所述固定块内的插接杆(510)、开设于所述容纳腔顶壁和底壁上的通孔(511)、两端分别可旋转连接于所述插接杆与所述第二延伸块上的第一转杆(512)、设于所述框体上的辅助结构(6)、设于所述第一延伸块一端的第一卡接结构(7)、设于所述第一延伸块另一端的第二卡接结构(8)、用于封堵门体与门框之间间隙的隔离结构(9)、用于断开内把手与外把手之间传动的单向结构(10);所述插接杆通过固定块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6)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的第二滑槽(61)、两侧卡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来回移动的移动块(62)、一端可旋转连接于所述移动块上的第二旋转件(63)、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件上的第二旋杆(64)、设于所述移动块上的第二齿条(65)、设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三齿条(66)、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柱体(67)、套设于所述第一柱体上的第二齿轮(68);所述第二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旋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插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的人防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7)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的第一腔体(71)、可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来回移动的第一滑块(72)、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弹性件(73)、开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二腔体(74)、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侧壁上的第四齿条(75)、开设于所述门框内的第三腔体(76)、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齿杆(77)、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一侧的第四腔体(78)、设于所述第四腔体内的第二滑块(79)、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五齿条(710)、设于所述第四腔体侧壁上的第三旋转件(711)、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惠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汇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