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锁定机构的内下悬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47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锁定机构的内下悬部件,包括设置于第一窗体部件上的卡点部件、固定连接于第一窗体部件上的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第二窗体部件上的第二连接座、连接于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的第一支撑杆、同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接座的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窗体部件和第二窗体部件分别为窗扇或窗框;所述卡点部件包括沿长度方向活动调节的活动拉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拉杆上的卡点;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开有与活动拉杆长度方向同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设置有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内的转轴,同时该第一支撑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座枢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一连接座枢接,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还预留有配合卡点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所窗扇处于关闭状态下时,所述卡点处于第一卡槽内,当窗扇打开至最大开放度时所述卡点处于第二卡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锁定机构的内下悬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五金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带锁定机构的内下悬部件。
技术介绍
市场上普通的内下悬窗打开时起到间隙通风的作用,仅给室内更换新鲜空气,但并没有达到安全性能。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当窗扇内下悬开启,室内出现负风压的时候,此时处于内下悬状态的窗扇有可能会被吹至关闭状态,负风压减退时,窗扇又自动开启至内下悬状态,以此反复可能会造成五金件损坏失效、窗扇损坏,严重的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固的带锁定机构的内下悬部件。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锁定机构的内下悬部件,包括设置于第一窗体部件上的卡点部件、固定连接于第一窗体部件上的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于第二窗体部件上的第二连接座、连接于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的第一支撑杆、同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接座的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窗体部件和第二窗体部件分别为窗扇或窗框;所述卡点部件包括沿长度方向活动调节的活动拉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拉杆上的卡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锁定机构的内下悬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第一窗体部件(6)上的卡点部件、固定连接于第一窗体部件(6)上的第一连接座(2)、固定连接于第二窗体部件(7)上的第二连接座(3)、连接于第一连接座(2)与第二连接座(3)之间的第一支撑杆(41)、同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1)与第一连接座(2)的第二支撑杆(42);其中所述第一窗体部件(6)和第二窗体部件(7)分别为窗扇或窗框;所述卡点部件包括沿长度方向活动调节的活动拉杆(11)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拉杆(11)上的卡点(12);所述第一连接座(2)上开有与活动拉杆(11)长度方向同向延伸的滑槽(21),所述第一支撑杆(41)一端设置有滑动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锁定机构的内下悬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第一窗体部件(6)上的卡点部件、固定连接于第一窗体部件(6)上的第一连接座(2)、固定连接于第二窗体部件(7)上的第二连接座(3)、连接于第一连接座(2)与第二连接座(3)之间的第一支撑杆(41)、同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1)与第一连接座(2)的第二支撑杆(42);其中所述第一窗体部件(6)和第二窗体部件(7)分别为窗扇或窗框;所述卡点部件包括沿长度方向活动调节的活动拉杆(11)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拉杆(11)上的卡点(12);所述第一连接座(2)上开有与活动拉杆(11)长度方向同向延伸的滑槽(21),所述第一支撑杆(41)一端设置有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21)内的转轴,同时该第一支撑杆(41)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座(3)枢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2)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41)和第一连接座(2)枢接,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杆(42)上还预留有配合卡点(12)的第一卡槽(421)和第二卡槽(422),当所窗扇处于关闭状态下时,所述卡点(12)处于第一卡槽(42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意朱业明徐跃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合和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