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09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包括滑槽、短杆、中杆、长杆和托臂,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能独立滑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长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杆与短杆交叉且中杆支撑在短杆底部,所述短杆的一端与托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中杆的一端与长杆转动连接且该转动连接点位于长杆两端的转动连接点之间,所述短杆的另一端和中杆的另一端,二者中的其中之一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另外一个与滑槽转动连接,该外开窗滑撑铰链结构简单,托臂旋转半径小,滑动距离短,强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外开窗滑撑铰链结构,如公告号CN103485623A的申请文件中所示,一般都是由短杆、中杆、长杆、托臂和一滑块组成的四连杆结构安装在滑槽上,其中短杆和中杆的一端分别与滑块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短杆的另一端与托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中杆的另一端与长杆的中部转动连接,长杆的一端与滑槽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上,托臂用于安装窗扇,其中滑槽上设有包角,托臂的一端设有能与包角配合使短杆、中杆、长杆、托臂和一滑块组成的五边形收拢关闭的导向顶头。这种结构的滑撑铰链,受力主要分布在短杆上,短杆悬空,仅通过与滑块连接的铰接点(如通过铆钉转动连接)以及承托在滑块上方的一小部分支撑受力,支撑面积小,悬臂长,应力过于集中,短杆及与滑块连接的铆钉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另外一个就是开启和关闭时,托臂及其上的窗扇是以长杆与滑槽转动连接点为中心旋转,旋转半径长,滑块带着短杆和中杆滑动距离远,结构强度弱。现有结构的滑撑铰链越来越不能满足窗扇重量也越来越重的市场需求。本技术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托臂旋转半径小、结构强度好、使用寿命长的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槽、短杆、中杆、长杆和托臂,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能独立滑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长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杆与短杆交叉且中杆支撑在短杆底部,所述短杆的一端与托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中杆的一端与长杆转动连接且该转动连接点位于长杆两端的转动连接点之间,所述短杆的另一端和中杆的另一端,二者中的其中之一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另外一个与滑槽转动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杆与短杆在交叉处转动连接,所述短杆、中杆、长杆和托臂在相邻两者转动连接的节点之间组成一个随该滑撑铰链开启和闭合而不断变化的平行四边形。如上所述的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杆上设有在闭合时用于避开短杆和第一滑块的转动连接点的让位槽。如上所述的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的另一端与滑槽转动连接,所述中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位于短杆与滑槽的转动连接点的两侧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与滑槽之间且位于二者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用于将短杆托起的加强片。如上所述的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中杆的另一端与滑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位于中杆与滑槽的转动连接点的相同的一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中所述长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短杆的一端和中杆的一端,二者中的其中之一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另外一个与滑槽转动连接,则在该滑撑铰链开启和闭合时,该滑撑铰链以短杆或中杆与滑槽的转动连接点为基点,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对该基点在滑槽滑动,短杆、中杆、长杆和托臂组成的连杆机构以短杆或中杆为旋转半径旋转,旋转半径小,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动距离短,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而且较小的旋转半径和较短的滑动行程利于电动开启和闭合窗扇。2、本技术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双滑块结构配合,使短杆和中杆交叉后转动连接,短杆、中杆、长杆和托臂在相邻两者转动连接的节点之间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短杆与中杆的交叉连接点、短杆与滑槽的转动连接点、中杆与第二滑块的转动连接点之间,或者短杆和中杆的交叉连接点、中杆与滑槽的转动连接点、短杆与第二滑块的转动连接点之间形成一个两腰不变、底边可变长和变短的三角形,通过该三角形配合平行四边形实现该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的开启和闭合,从而实现窗扇的打开和关闭;采用该新的连杆连接结构方式,由于短杆和中杆交叉连接,且中杆从中部对短杆进行支撑,从而缩短受力点到支撑点之间悬空的臂长,相对减小短杆受窗扇作用的扭力,同时使短杆具有中杆和第二滑块两个连接点和支撑点,或者使短杆具有中杆和滑槽两个连接点和支撑点,分散转动连接结构的受力,如通过铆钉转动连接时,提高铆钉的使用寿命;另一个还可避免使用包角和导向顶头结构,简化滑槽和托臂结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中杆和第二滑块连接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实施例中的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开启到90°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实施例中的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在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短杆和第二滑块连接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包括滑槽1、短杆2、中杆3、长杆4和托臂5,所述滑槽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能独立滑动的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所述长杆4的一端与第一滑块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臂5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杆3与短杆2交叉且中杆支撑在短杆2底部,所述短杆2的一端与托臂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中杆3的一端与长杆4转动连接且该转动连接点位于长杆两端的转动连接点之间。所述短杆2的另一端和中杆3的另一端,二者中的其中之一与第二滑块7转动连接,另外一个与滑槽1转动连接。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短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7转动连接,所述中杆3的另一端与滑槽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分别位于中杆3与滑槽1的转动连接点的相同的一侧上,则在开启和闭合时,该滑撑铰链以中杆3与滑槽1的转动连接点为基点,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相对该基点在滑槽1滑动,短杆2、中杆3、长杆4和托臂5组成的连杆机构以中杆3为旋转半径旋转,旋转半径小,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滑动距离短,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如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短杆2的另一端与滑槽1转动连接,所述中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分别位于短杆2与滑槽1的转动连接点的两侧上。则在开启和闭合时,该滑撑铰链以短杆2与滑槽1的转动连接点为基点,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相对该基点在滑槽1滑动,短杆2、中杆3、长杆4和托臂5组成的连杆机构以短杆2为旋转半径旋转,旋转半径更小,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滑动距离更短,受力也更短,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而且利于电动开启和闭合窗扇。所述短杆2与滑槽1之间且位于二者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用于将短杆2托起的加强片8,避免直接在滑槽1冲压对应凸包将短杆2托起,强化滑槽1在短杆2转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强片8与短杆2转动连接,在通过铆钉将短杆2、滑槽1和加强片8铰接时,加强片8能够增大铆钉的受力面积,降低铆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槽(1)、短杆(2)、中杆(3)、长杆(4)和托臂(5),所述滑槽(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能独立滑动的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所述长杆(4)的一端与第一滑块(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臂(5)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杆(3)与短杆(2)交叉且中杆支撑在短杆(2)底部,所述短杆(2)的一端与托臂(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中杆(3)的一端与长杆(4)转动连接且该转动连接点位于长杆两端的转动连接点之间,所述短杆(2)的另一端和中杆(3)的另一端,二者中的其中之一与第二滑块(7)转动连接,另外一个与滑槽(1)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槽(1)、短杆(2)、中杆(3)、长杆(4)和托臂(5),所述滑槽(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能独立滑动的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7),所述长杆(4)的一端与第一滑块(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托臂(5)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杆(3)与短杆(2)交叉且中杆支撑在短杆(2)底部,所述短杆(2)的一端与托臂(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中杆(3)的一端与长杆(4)转动连接且该转动连接点位于长杆两端的转动连接点之间,所述短杆(2)的另一端和中杆(3)的另一端,二者中的其中之一与第二滑块(7)转动连接,另外一个与滑槽(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滑块重型外开窗滑撑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杆(3)与短杆(2)在交叉处转动连接,所述短杆(2)、中杆(3)、长杆(4)和托臂(5)在相邻两者转动连接的节点之间组成一个随该滑撑铰链开启和闭合而不断变化的平行四边形(10)。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豪刘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观哲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