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43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属于建筑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组对称安装在建筑顶部斜面的安装板,还包括两组分别滑动在所述安装板上方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被驱动部控制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滑动调节;两组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以螺柱为铰接轴,所述螺柱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环套;两组所述支撑座内分别转动连接有定滑轮,两组所述定滑轮之间共同盘绕有首尾相连且固定的防护钢绳,两组所述支撑座上分别固定有压紧所述防护钢绳防止其发生松动的压紧部;所述防护钢绳的外部设置有用于与操作者身体固定的固定部;装置建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此外还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具有倾斜屋顶的建筑屋顶进行施工操作时,如对建筑物屋顶进行防水维修、对建筑物屋顶进行结构修缮、安装用于光伏发电的光伏板或安装风力发电组件时,这都属于高空作业,都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对操作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如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操作者就在屋顶进行施工作业,这将是对自己、对家人和对社会的极大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各种防护措施也渐渐都受到人们的重视。最常见的防护措施就是安装脚手架和防坠网,脚手架和防坠网具有防护范围广的优点,但是安装脚手架和防坠网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还需要非常专业的木工进行操作,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较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建筑物施工防坠装置,此外由于现有防坠装置使用方法复杂,因此也要有新的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包括两组对称安装在建筑顶部斜面的安装板,还包括:两组分别滑动在所述安装板上方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被驱动部控制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滑动调节;两组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以螺柱为铰接轴,所述螺柱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环套;两组所述支撑座内分别转动连接有定滑轮,两组所述定滑轮之间共同盘绕有首尾相连且固定的防护钢绳,两组所述支撑座上分别固定有压紧所述防护钢绳防止其发生松动的压紧部;所述防护钢绳的外部设置有用于与操作者身体固定的固定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建筑物的屋顶倾斜面进行作业时,操作者可以先将两组安装板固定在建筑物的倾斜面上,之后操作者可以调节支撑座相对于固定座的角度,就能调节支撑座上两个定滑轮的位置,就能调节防护钢绳的位置,当将一切调节好之后,操作者可以利用固定部将身体固定,就能够安全的在建筑物的屋顶进行作业,故建筑物防坠装置能够对操作者的作业进行安全防护,能够有效防止操作者从建筑物屋顶坠落,且装置在使用时非常的方便。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滑块、滑槽、第一螺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螺杆、固定板、第二螺纹环套和调节块,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底部,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安装板内并供所述滑块滑动,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滑块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内,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杆端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螺杆端部并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内,所述第二螺纹环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的外部,所述调节块为方形块并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螺杆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需要调节固定座在安装板上的位置时,操作者可以用扳手拧动第二螺杆端部的调节块带动第二螺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就能驱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就能够带动固定座在安装板上方滑动,就能对固定座和支撑座的位置进行调节,较为方便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部包括第一压板、L形板、第三螺杆、第二压板、半圆形夹槽、防滑垫、第三螺纹环套、第一固定块、导向杆和导向孔,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L形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三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L形板内,所述第三螺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压板内,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上分别开设有两个供压紧所述防护钢绳的所述半圆形夹槽,所述半圆形夹槽内均固定有防滑垫,所述第三螺纹环套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三螺杆外部,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压板上,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端面,所述第一导向孔开设在所述L形板上并供所述导向杆穿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将固定座和支撑座的位置调整好之后,操作者可以利用压紧部将防护钢绳的位置压紧锁定,操作时可以将第一压板上的半圆形夹槽卡接在防护钢绳的外部,之后再转动L形板上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杆带动第二压板向第一压板贴合,在导向杆和导向孔的配合之下,将使得第二压板能够平稳的向第一压板滑动,就能使得第二压板上的半圆形夹槽夹持在防护钢绳的外部,当将防护钢绳压紧时可以拧紧第三螺纹环套将第三螺杆的位置锁定,较为方便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套环、第二套环、第一牵拉钢绳、第二牵拉钢绳、牵拉部和弹性伸缩带,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分别套设滑动在所述防护钢绳的外部,所述第一牵拉钢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环上,所述第二牵拉钢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套环上,所述第一牵拉钢绳和所述第二牵拉钢绳的一端共同打结固定并伸出所述牵拉部,所述弹性伸缩带为闭合的套筒状,所述弹性伸缩带固定在所述牵拉部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固定部将操作者身体固定时,操作者可以将弹性伸缩带套设在操作者的腰部,就能将操作者身体与第一牵拉钢绳、第二牵拉钢绳固定在一起,当操作者在屋顶行走时,可以手持牵拉部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将在防护钢绳的外部滑动,故固定部的结构较为可靠。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安装板上分别焊接固定有两个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铆钉和螺钉安装固定在建筑物屋顶的斜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铆钉和螺钉能够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块安装固定在屋顶,就能将安装板固定在建筑物的屋顶。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螺杆在远离所述第二压板的一面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在远离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摇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带动第三螺杆转动时,操作者可以摇动圆盘上的摇把,通过摇把就能轻松带动第三螺杆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钢绳、所述第一牵拉钢绳和所述第二牵拉钢绳为8股直径为4mm的不锈钢绳右捻得到,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的内径与所述防护钢绳的工程内径差值不小于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8股直径为4mm的不锈钢绳右捻得到的防护钢绳、第一牵拉钢绳和第二牵拉钢绳具有足够大的支撑强度,限制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内径与防护钢绳的工程内径差值不小于5mm能够保证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套接在防护钢绳外部后滑动的平滑性。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物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两组安装板抬送到建筑物屋顶的斜面上,保持两组安装板的连线与建筑物边线平行,保持防护钢绳处于张紧状态,之后用铆钉和螺钉将两个安装板固定到建筑物屋顶的斜面上;S2、用扳手拧动驱动部中的调节块带动第二螺杆转动,调节固定座在安装板上的位置,之后拧紧第二螺纹环套将固定座在安装板上的位置锁定;S3、拧动固定座与支撑座之间用作铰接轴的螺柱,调节支撑座相对于固定座的角度,调节角度之后拧紧第一螺纹环套将支撑座相对于固定座的角度锁定;S4、将压紧部中的第一压板上的两个半圆形夹槽夹在牵拉钢绳的外部,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两组对称安装在建筑顶部斜面的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两组分别滑动在所述安装板(1)上方的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被驱动部(2)控制沿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滑动调节;/n两组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座(11)上的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与所述固定座(11)之间以螺柱(111)为铰接轴,所述螺柱(111)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环套(112);/n两组所述支撑座(12)内分别转动连接有定滑轮(121),两组所述定滑轮(121)之间共同盘绕有首尾相连且固定的防护钢绳(122),两组所述支撑座(12)上分别固定有压紧所述防护钢绳(122)防止其发生松动的压紧部(3);/n所述防护钢绳(122)的外部设置有用于与操作者身体固定的固定部(4);/n所述驱动部(2)包括滑块(21)、滑槽(22)、第一螺杆(23)、第一锥形齿轮(231)、第二锥形齿轮(241)、第二螺杆(24)、固定板(25)、第二螺纹环套(242)和调节块(243);/n所述压紧部(3)包括第一压板(31)、L形板(32)、第三螺杆(321)、第二压板(33)、半圆形夹槽(311)、防滑垫(3111)、第三螺纹环套(3211)、第一固定块(34)、导向杆(341)和导向孔(342);/n所述固定部(4)包括第一套环(41)、第二套环(42)、第一牵拉钢绳(411)、第二牵拉钢绳(421)、牵拉部(4111)和弹性伸缩带(43);/n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将两组安装板(1)抬送到建筑物屋顶的斜面上,保持两组安装板(1)的连线与建筑物边线平行,保持防护钢绳(122)处于张紧状态,之后用铆钉(131)和螺钉(132)将两组安装板(1)固定到建筑物屋顶的斜面上;/nS2、用扳手拧动驱动部(2)中的调节块(243)带动第二螺杆(24)转动,调节固定座(11)在安装板(1)上的位置,之后拧紧第二螺纹环套(242)将固定座(11)在安装板(1)上的位置锁定;/nS3、拧动固定座(11)与支撑座(12)之间用作铰接轴的螺柱(111),调节支撑座(12)相对于固定座(11)的角度,调节角度之后拧紧第一螺纹环套(112)将支撑座(12)相对于固定座(11)的角度锁定;/nS4、将压紧部(3)中的第一压板(31)上的两个半圆形夹槽(311)夹在牵拉钢绳的外部,之后操作者转动L形板(32)上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杆(321),带动第二压板(33)向第一压板(31)运动,使得第二压板(33)上的半圆形夹槽(311)夹持在牵拉钢绳的外部,之后拧紧第三螺纹环套(3211)将第二压板(33)的位置锁定,将防护钢绳(122)锁定;/nS5、操作者将固定部(4)中的弹性伸缩带(43)套在腰上,手持第一牵拉钢绳(411)和第二牵拉钢绳(421)端部的牵拉部(4111)在建筑物屋顶移动作业,在屋顶行动时拉动第一套环(41)和第二套环(42)在防护钢绳(122)的外部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两组对称安装在建筑顶部斜面的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组分别滑动在所述安装板(1)上方的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被驱动部(2)控制沿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滑动调节;
两组分别铰接在所述固定座(11)上的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与所述固定座(11)之间以螺柱(111)为铰接轴,所述螺柱(111)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环套(112);
两组所述支撑座(12)内分别转动连接有定滑轮(121),两组所述定滑轮(121)之间共同盘绕有首尾相连且固定的防护钢绳(122),两组所述支撑座(12)上分别固定有压紧所述防护钢绳(122)防止其发生松动的压紧部(3);
所述防护钢绳(122)的外部设置有用于与操作者身体固定的固定部(4);
所述驱动部(2)包括滑块(21)、滑槽(22)、第一螺杆(23)、第一锥形齿轮(231)、第二锥形齿轮(241)、第二螺杆(24)、固定板(25)、第二螺纹环套(242)和调节块(243);
所述压紧部(3)包括第一压板(31)、L形板(32)、第三螺杆(321)、第二压板(33)、半圆形夹槽(311)、防滑垫(3111)、第三螺纹环套(3211)、第一固定块(34)、导向杆(341)和导向孔(342);
所述固定部(4)包括第一套环(41)、第二套环(42)、第一牵拉钢绳(411)、第二牵拉钢绳(421)、牵拉部(4111)和弹性伸缩带(43);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组安装板(1)抬送到建筑物屋顶的斜面上,保持两组安装板(1)的连线与建筑物边线平行,保持防护钢绳(122)处于张紧状态,之后用铆钉(131)和螺钉(132)将两组安装板(1)固定到建筑物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路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