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427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3
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S1)3D打印混凝土轮廓;S2)预制钢筋网;S3)嵌入钢筋网;S4)放入骨料;S5)振捣骨料;S6)浇筑砂浆;S7)覆盖面层混凝土。将3D打印技术与混凝土配筋相结合,通过在3D打印好的混凝土中置入预制钢筋网,增加混凝土整体强度,通过优化钢筋网布置方式,进一步增加3D打印混凝土强度,通过加入骨料和砂浆的方式,能够在混凝土构件整体强度高、钢筋网较密无法振捣的情况下,加快达到最大整体强度,通过流程化作业使本专利各道工序可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进行,能够满足对整体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是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快速、高效、经济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混凝土施工
,特别是一种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逐步开始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但是,目前3D打印技术还不成熟,由于结构强度较高的混凝土要求在混凝土中配置钢筋和径骨料,而3D打印的设备属性使两者难以实现,限制了3D打印混凝土的整体强度。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3D打印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方法,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7034917A记载了一种城市管廊施工混凝土无模打印浇筑工艺,工艺流程包括,S1)绑扎钢筋笼;S2)配比并搅拌混凝土;S3)采用行走式3D打印机打印管廊地面层外模板,打印时加入速凝外加剂;S4)行走式3D打印机拖带振捣器对混凝土泵车浇注的地面混凝土进行拖拽式振捣整平;S5)采用混凝土管廊3D打印机进行垂直墙体打印,打印时加入速凝外加剂;S6)完成竖向垂直墙体打印后,绑扎管廊顶层钢筋笼,并支护边模;S7)由行走式打印机按地面控制系统的打印程序完成顶层浇注、振捣和平整。采用3D打印混凝土新工艺,彻底颠覆传统的管廊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的具体步骤为:/n步骤一、3D打印混凝土轮廓;/n步骤二、预制钢筋网;/n步骤三、嵌入钢筋网;/n步骤四、放入骨料;/n步骤五、振捣骨料;/n步骤六、浇筑砂浆;/n步骤七、覆盖面层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3D打印混凝土轮廓;
步骤二、预制钢筋网;
步骤三、嵌入钢筋网;
步骤四、放入骨料;
步骤五、振捣骨料;
步骤六、浇筑砂浆;
步骤七、覆盖面层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具体过程为:使用3D打印设备打印出混凝土构件的底部和侧面周围的外部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具体过程为:根据混凝土构件内部形体尺寸,预制多层立体钢筋网,钢筋网上、下层间由竖向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钢筋网每层的网孔间距不同,最上面一层网孔最大,下面各层网孔间距依次减小,每层网孔间距与使用骨料的分级粒径相匹配;
所述的钢筋网每层可选择台阶式或斜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其中之一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具体过程为:在3D打印的外廓混凝土还未初凝时嵌入放置所预制的钢筋网,每层钢筋网的钢筋端头部分嵌入外轮廓混凝土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具体过程为:在钢筋网最上层放入混合骨料,混合骨料由与每层钢筋网网孔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启祥王毅高鹏谭志国杨天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