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41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2
本申请涉及建筑房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其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基础钢筋的第一凹槽,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部的第二凹槽;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固定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卡接配合,能够将第一基础钢筋与连接部固定在一起,增强了第一钢筋网与第二钢筋网的连接强度,且能够增加第一钢筋网以及第二钢筋网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第一钢筋网以及第二钢筋网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房屋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它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混凝土与加入的钢筋网、钢板或纤维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其中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就是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房屋地基的处理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房屋建造的质量、实用年限及建筑安全等。相关的房屋地基的施工方法为:首先要划线开挖基槽,在基槽内浇筑一层素混凝土垫层,然后将绑扎好的基础梁钢筋放置在素混凝土垫层内,然后浇捣混凝土,将基础梁钢筋固定在垫层内,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然后在基础梁钢筋的基础上绑扎地圈梁钢筋,浇捣混凝土形成地圈梁,然后分层回填土,即完成条形基础。上述基础梁钢筋的结构参照图1,包括设置在素混凝土垫层底部的第一钢筋网1以及竖直设置的第二钢筋网2,第一钢筋网1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基础钢筋11以及第二基础钢筋12,第一基础钢筋11与第二基础钢筋12通过钢丝固定,第一基础钢筋11以及第二基础钢筋12的两端均向上弯折;第二钢筋网2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固定钢筋21,多个固定钢筋21通过箍筋23固定,且固定钢筋21的底端均向外弯折形成有连接部22,连接部22设置在第一基础钢筋11的下方且通过钢丝与第一基础钢筋11固定。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其具有以下缺陷:上述的第一钢筋网1与第二钢筋网2仅通过钢丝固定,连接强度较低,容易影响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基础钢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基础钢筋放置在第一固定板的第一凹槽内,连接部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第二凹槽内,由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卡接配合,能够将第一基础钢筋与连接部固定在一起,而固定件能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牢牢固定住,从而增强了第一钢筋网与第二钢筋网的连接强度;由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一钢筋网以及第二钢筋网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钢筋网以及第二钢筋网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质量。在向装配好加固结构的第一钢筋网与第二钢筋网中浇筑混凝土并形成钢筋混凝土建筑后,各个加固结构均被填埋在了混凝土中,即使钢筋产生锈蚀,钢筋也能通过连接的加固结构将所受的拉伸强度有效传递给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混凝土建筑房屋的质量。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连接杆伸入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在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连接杆伸入的第二连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好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后,第一连接杆伸入第一连接槽内,第二连接杆伸入第二连接槽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固定住,从而能够将第一钢筋网与第二钢筋网固定住。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槽呈对角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槽内与第二连接槽内均设置有第一弹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槽呈对角设置,能够进一步将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牢牢固定住。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端贯穿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钢筋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呈与固定钢筋相适配的弧形;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筋外壁相抵的第二弹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能够对固定钢筋起到固定的作用,有效减少固定钢筋发生弯曲而影响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质量。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面贯穿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延伸至第一固定板靠近定位板的侧壁上,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移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块呈梯型设置,所述滑槽呈与滑块相适配的梯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与滑槽均呈梯型设置,能够有效减少第一固定板与定位板产生左右方向的位移。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面贯穿设置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延伸至滑槽的内壁上,所述注胶孔与第二凹槽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抵时,向注胶孔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流至第二凹槽内,将连接部与第二凹槽以及第一基础钢筋固定在一起,并将定位板与第一固定板固定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呈相向设置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抵时,橡胶垫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有效减少通过注胶孔流至第二凹槽内的混凝土溢出。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连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呈梯型设置,连接块的设置能使加固结构对混凝土的抓力更强。具体的,在加固结构结合到混凝土中后,连接块能够有效防止加固结构产生上下左右的位移;而又由于加固结构与钢筋连接,所以使得钢筋除了能够通过加固结构很好的将拉伸强度有效传递给混凝土以外,还能防止钢筋产生径向的位移趋势。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固定钢筋的连接部上装配有具有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槽的第二固定板,连接部放置在第二凹槽内;在搭设好的第一钢筋网的第一基础钢筋上装配具有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槽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基础钢筋放置在第一凹槽内;将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进行装配,第一连接杆伸入第一连接槽内,第二连接杆伸入第二连接槽内;将固定钢筋放置在定位板的定位槽内,并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将定位板与第一固定板固定在一起,并使定位板与第二固定板相抵;向注胶孔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流至第二凹槽内,将连接部与第二凹槽以及第一基础钢筋固定在一起,并将定位板与第一固定板固定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基础钢筋放置在第一固定板的第一凹槽内,连接部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第二凹槽内,由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卡接配合,能够将第一基础钢筋与连接部固定在一起,而固定组件能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牢牢固定住,从而增强了第一钢筋网与第二钢筋网的连接强度;由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一钢筋网以及第二钢筋网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钢筋网以及第二钢筋网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3)靠近第二固定板(4)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基础钢筋(11)的第一凹槽(31),所述第二固定板(4)靠近第一固定板(3)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部(22)的第二凹槽(41);/n所述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的固定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3)靠近第二固定板(4)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基础钢筋(11)的第一凹槽(31),所述第二固定板(4)靠近第一固定板(3)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部(22)的第二凹槽(41);
所述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的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杆(51)与第二连接杆(52),所述第一连接杆(51)设置在第一固定板(3)靠近第二固定板(4)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板(4)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连接杆(51)伸入的第一连接槽(53);
所述第二连接杆(52)设置在第二固定板(4)靠近第一固定板(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连接杆(52)伸入的第二连接槽(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1)与第一连接槽(53)呈对角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31)的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槽(53)内与第二连接槽(54)内均设置有第一弹性垫(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上设置有定位板(57),所述定位板(57)的顶端贯穿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钢筋(21)的定位槽(59),所述定位槽(59)呈与固定钢筋(21)相适配的弧形;
所述定位槽(59)内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筋(21)外壁相抵的第二弹性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房屋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顶面贯穿设置有滑槽(56),所述滑槽(56)延伸至第一固定板(3)靠近定位板(57)的侧壁上,所述定位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亚东孙良全陆汉军茆庆才王芳汤文娟于雄王岩杨兆南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天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