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针对现有技术中装配墙板的降噪隔音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回形结构的保温架,所述保温架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的两端均固定有保温板,且保温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内饰面板和外饰面板,所述内饰面板和外饰面板靠近保温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防水涂料和防水胶,两个所述保温板之间设置有空腔,且两个保温板之间固定有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保温板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泡沫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固定板向靠近内饰面板的一端拱起,使外部的噪音从泡沫板的平面传导至弧面而降低噪音声响,且利用导流槽将泡沫板平面端的噪音分散传播,从而提高该装配墙体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装配墙体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架材料。装配式建筑使用的墙体一般为保温墙体,通过多层材料的压合构成墙板整体,利用墙板内部的保温材料和防水材料实现保温墙体的保温和防水性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对外界环境的降噪效果差,现有技术中一般仅在装配墙板的内部设置有隔音垫或设置有消音涂层,但是其对于降低外界环境中的噪音传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装配墙板的降噪隔音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回形结构的保温架,所述保温架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的两端均固定有保温板,且保温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内饰面板和外饰面板,所述内饰面板和外饰面板靠近保温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防水涂料和防水胶,两个所述保温板之间设置有空腔,且两个保温板之间固定有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保温板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泡沫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成向着靠近内饰面板的一端拱起的弧形结构。优选地,所述泡沫板靠近外饰面板的一端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导流槽。优选地,所述导流槽靠近外饰面板的一端设置成流线型结构。优选地,所述外饰面板靠近保温板的一端固定有可形变的抵板,且抵板远离外饰面板的一端与防水胶接触。优选地,所述抵板设置成向着靠近保温板的一端拱起的弧形结构,且抵板与外饰面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抵板和外饰面板之间位于间隙内固定有多个弹簧。优选地,所述抵板远离外饰面板的一端设置有与保温板固定的连接板,且连接板靠近抵板的一端设置成弧形结构,防水胶设置于连接板和抵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内饰面板靠近保温板的一端固定有与保温架内壁滑动连接的卡放板,且防水涂料设置于靠近卡放板一端的保温板外壁上。优选地,所述卡放板设置成竖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板,且相邻两个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板的截面设置成三角形,连接板的两侧均填充有填料。优选地,所述连接板远离内饰面板的一端角与固定板的中心位置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通过保温架内侧的两个保温板以及位于两端的内饰面板和外饰面板构成保温墙板整体,利用内饰面板一侧的防水涂料和外饰面板一侧的防水胶提高防水效果,并在装置将两个保温板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两端之间通过多个弧形结构的固定板进行分隔,空腔的其余位置通过泡沫板填充,使固定板向靠近内饰面板的一端拱起,使外部的噪音从泡沫板的平面传导至弧面而降低噪音声响,且利用导流槽将泡沫板平面端的噪音分散传播,从而提高该装配墙体的降噪效果。2、该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装置在外饰面板靠近防水胶的一端利用固定有可形变的抵板,抵板与外饰面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从而利用弹簧的缓冲性能可增强降噪效果,且利用弹簧的缓冲性能和抵板的可形变性能,避免因为墙体内与外部环境的温差过大造成外饰面板拱起或凹陷。3、该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进一步的,装置将内饰面板一侧的卡放板设置成多个依次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截面设置成向靠近内饰面板一侧扩张的三角形结构,且将连接板远离内饰面板一端的角位置与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对应,从而将固定板中间与保温板接触位置传导出的噪音进行分散缓冲,从而进一步增强该装配墙体的降噪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的导流槽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温架、2内饰面板、3外饰面板、4保温板、5抵板、6弹簧、7防水胶、8连接板、9卡放板、10防水涂料、11固定板、12泡沫板、13导流槽、14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回形结构的保温架1,保温架1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的两端均固定有保温板4,且保温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内饰面板2和外饰面板3,内饰面板2和外饰面板3靠近保温板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防水涂料10和防水胶7,两个保温板4之间设置有空腔,且两个保温板4之间固定有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11,保温板4和固定板11之间设置有泡沫板12,固定板11设置成向着靠近内饰面板2的一端拱起的弧形结构。本专利技术中,泡沫板12靠近外饰面板3的一端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导流槽13,导流槽13靠近外饰面板3的一端设置成流线型结构,外饰面板3靠近保温板4的一端固定有可形变的抵板5,且抵板5远离外饰面板3的一端与防水胶7接触;抵板5设置成向着靠近保温板4的一端拱起的弧形结构,且抵板5与外饰面板3之间设置有间隙,抵板5和外饰面板3之间位于间隙内固定有多个弹簧6,抵板5远离外饰面板3的一端设置有与保温板4固定的连接板8,且连接板8靠近抵板5的一端设置成弧形结构,防水胶7设置于连接板8和抵板5之间;内饰面板2靠近保温板4的一端固定有与保温架1内壁滑动连接的卡放板9,且防水涂料10设置于靠近卡放板9一端的保温板4外壁上。使用时,通过保温架1内侧的两个保温板4以及位于两端的内饰面板2和外饰面板3构成保温墙板整体,利用内饰面板2一侧的防水涂料10和外饰面板3一侧的防水胶7提高防水效果,并使两个保温板4之间的固定板11向靠近内饰面板2的一端拱起,使外部的噪音从泡沫板12的平面传导至弧面而降低噪音声响,且利用导流槽13将泡沫板12平面端的噪音分散传播,从而提高该装配墙体的降噪效果;装置在外饰面板3靠近防水胶7的一端利用固定有可形变的抵板5,抵板5与外饰面板3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6,从而利用弹簧6的缓冲性能可增强降噪效果,且利用弹簧6的缓冲性能和抵板5的可形变性能,避免因为墙体内与外部环境的温差过大造成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回形结构的保温架(1),所述保温架(1)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的两端均固定有保温板(4),且保温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内饰面板(2)和外饰面板(3),所述内饰面板(2)和外饰面板(3)靠近保温板(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防水涂料(10)和防水胶(7),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保温板(4)之间设置有空腔,且两个保温板(4)之间固定有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11),保温板(4)和固定板(11)之间设置有泡沫板(12),所述固定板(11)设置成向着靠近内饰面板(2)的一端拱起的弧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回形结构的保温架(1),所述保温架(1)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的两端均固定有保温板(4),且保温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内饰面板(2)和外饰面板(3),所述内饰面板(2)和外饰面板(3)靠近保温板(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防水涂料(10)和防水胶(7),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保温板(4)之间设置有空腔,且两个保温板(4)之间固定有竖直方向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11),保温板(4)和固定板(11)之间设置有泡沫板(12),所述固定板(11)设置成向着靠近内饰面板(2)的一端拱起的弧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板(12)靠近外饰面板(3)的一端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导流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13)靠近外饰面板(3)的一端设置成流线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保温隔音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面板(3)靠近保温板(4)的一端固定有可形变的抵板(5),且抵板(5)远离外饰面板(3)的一端与防水胶(7)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陈春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