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398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临时性建筑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包括四个水平断面呈矩形的套筒,套筒的四周由矩形侧板组成,侧板上设有上下两排相互对应的侧窗孔,至少部分侧窗孔内安装有侧窗结构;每一套筒的一块侧板上对应开设有矩形门孔,门孔内对应设有门结构;套筒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中心设有圆孔;所述套筒纵向套装在一起,相邻套筒通过对应侧窗孔内安装的侧窗结构将彼此连接固定,所述套筒包括第一至第四套筒;第一套筒盖板的圆孔位置设有天窗结构,第三套筒盖板上的圆孔内侧面固定有圆环形的楼板支架,楼板固定在楼板支架上;第四套筒安装在底座上。套筒结构的升降以调整屋顶高度,其通风良好,可以适应不同天气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建筑结构
,具体是一种可升降的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临时性微型建筑可用于旅游景点、灾后安置、施工工地等场合,可解决住房紧缺人口的安置问题,也可满足某些人群对居住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等优点。一方面,由于季节环境条件的不同、使用目的的差异以及节约占地的需要,如果将建筑的空间高度进行临时性的调整,则可提升室内空间的舒适性,例如冬季室内空间高度较低有利于保暖,夏季室内空间高度较高有利于通风。另一方面,现有临时性建筑的层高往往不便于调整,也不便于增加层数以增加室内的可使用空间,如需改造,则会大大提高建筑成本。若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随时调整建筑层高和层数,并结合通风、隔热等措施来增强使用者的居住舒适性,则可大大提高该类建筑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通过套筒结构的升降以调整屋顶高度,其通风良好,可以适应不同天气条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包括四个水平断面呈矩形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四周由矩形侧板组成,所述侧板上设有上下两排相互对应的侧窗孔,至少部分侧窗孔内安装有侧窗结构;每一套筒的一块侧板上对应开设有矩形门孔,门孔内对应设有门结构;套筒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中心设有圆孔;所述套筒纵向套装在一起,相邻套筒通过对应侧窗孔内安装的侧窗结构将彼此连接固定,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及第四套筒;其中,所述第一套筒盖板的圆孔位置设有天窗结构,第三套筒盖板上的圆孔内侧面固定有圆环形的楼板支架,楼板固定在楼板支架上;所述第四套筒安装在底座上。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侧窗结构与对应的侧窗孔,可以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及第四套筒进行升降固定,本产品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可使临时性微型建筑改变高度,具有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气候环境良好的适用性。在夏季,可以增高室内空间,产生良好的热压通风效果,并可使建筑表面具有对太阳辐射热量进行反射的性能,从而使室内人员感到凉爽。在冬季,可以降低室内空间,降低建筑体型系数,减少建筑的散热面积,并且通过增加墙体厚度以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使室内人员感到温暖。其可作为临时性建筑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窗结构包括侧窗主构件、侧窗窗扇和侧窗端部构件,所述侧窗主构件为圆筒形状,两端设有外螺纹;侧窗主构件与侧窗孔相匹配,上下相邻套筒的侧窗孔至少有一排侧窗孔重叠,侧窗主构件插入重叠的侧窗孔之中,侧窗主构件两端分别与侧窗端部构件螺纹连接;侧窗窗扇安装于侧窗主构件的室内的一侧;所述侧窗端部构件为圆筒形状,内侧设有内螺纹,外侧设有环形突起,所述环形凸起抵触在侧窗孔边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未安装侧窗结构的侧窗孔经侧窗填充构件进行封闭,所述侧窗填充构件包括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为有外缘且相互咬合的圆板状构件,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从内外两侧夹持固定在侧窗孔周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窗结构包括天窗窗框、固定窗罩、第一透明板、第二透明板、天窗轴套、天窗轴和旋转窗罩;天窗窗框为固定在第一套筒盖板的圆孔内侧,天窗窗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窗罩;固定窗罩由四个90º的扇形组成,四个扇形彼此之间以四根支杆分隔,其中相对两扇为外侧涂有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涂层的扇形板,另外两扇为空心;第一透明板位于固定窗罩的下部,第二透明板位于第一透明板的下部;第一透明板与第二透明板之间留有空气间层;天窗轴套贯穿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中心的圆孔,天窗轴套内插接有可旋转可升降的天窗轴,天窗轴的顶部固连有旋转窗罩,旋转窗罩由四个各90º的扇形组成,四个扇形彼此之间以四根支杆分隔,其中相对两扇为外侧涂有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涂层的扇形板,另外两扇为格栅结构,格栅之间安装有条状透明挡板。天窗结构可设置两种天窗状态:天窗状态一(夏季隔热工况):在日照较强的炎热天气,将旋转窗罩升起,并旋转至使旋转窗罩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与下部固定窗罩的空心位置相重合。此时固定窗罩和旋转窗罩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均可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形成360º反射窗罩,可有效减小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另一方面,旋转窗罩和固定窗罩之间的空气间层也可起到通风屋顶的作用,使屋顶的热空气产生流动,将在屋顶积聚的热量带走,减少通过导热方式向下传入室内的热量。天窗状态二(一般采光工况):在不炎热的天气,将旋转窗罩降下,并旋转至使旋转窗罩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与下部固定窗罩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位置相重合。此时只有旋转窗罩的高反射率涂层扇形板可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形成180º反射窗罩,太阳光线及辐射热量可从另外180º的半圆形窗扇格栅结构位置射入,其中大部分热量穿过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最终进入室内。另一方面,旋转窗罩和固定窗罩之间没有空气间层,也可使一部分在屋顶积聚的热量通过导热方式向下传入室内。旋转窗罩的升降和旋转,可通过电动方法控制,也可通过手动方法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门孔一侧开设有隐形门空腔,另一侧开设有门卡槽;所述门结构主体为矩形板,矩形板上设有内凹式门把手,门关闭时,矩形板位于隐形门空腔和门卡槽之间,门开启时,矩形板插入隐形门空腔之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楼板结构由楼板构架、楼板轴、楼板轴套、下层楼板、上层楼板组成,楼板构架为圆形格栅状结构,局部留有用于安装楼梯的空洞,楼板构架安装于所述楼板支架上,楼板轴固定安装在楼板构架的中心位置,楼板轴套套装于楼板轴的外侧,分为上下两段,可绕楼板轴旋转;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均为半圆形板,所述下层楼板安装于楼板构架的上部,上层楼板位于下层楼板的上部;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分别与上下两段的楼板轴套固连;所述下层楼板和上层楼板的外缘底部均设有滚轮,滚轮位于楼板支架上设置的环形槽之中。进一步地,所述楼板构架的圆形格栅状结构中,7/8的扇形面积为格栅,1/8的扇形面积为空洞。通过旋转可形成多种不同的地板组合模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包括一个底板和四面侧板,底座的侧板插入第四套筒内,底座的侧板上开也设有侧窗孔,通过底座上的侧窗结构与第四套筒的侧窗孔,将底座与第四套筒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套筒、第四套筒下部涂有反射涂层。反射涂层均随套筒的拉伸而显露出来,可大大增加建筑表面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反射,再结合天窗状态一,可进一步降低室内空气温度,使室内人员感到凉爽。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套筒1正立面图。图2为第一套筒1侧立面图。图3为第一套筒1纵剖面图。图4为第一套筒1平面图。图5为第一套筒1横剖面图。图6为第二套筒2正立面图。图7为第二套筒2侧立面图。图8为第二套筒2纵剖面图。图9为第二套筒2平面图。图10为第二套筒2横剖面图。图11为第三套筒3正立面图。图12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水平断面呈矩形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四周由矩形侧板组成,所述侧板上设有上下两排相互对应的侧窗孔,至少部分侧窗孔内安装有侧窗结构;每一套筒的一块侧板上对应开设有矩形门孔,门孔内对应设有门结构;套筒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中心设有圆孔;所述套筒纵向套装在一起,相邻套筒通过对应侧窗孔内安装的侧窗结构将彼此连接固定,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及第四套筒;其中,所述第一套筒盖板的圆孔位置设有天窗结构,第三套筒盖板上的圆孔内侧面固定有圆环形的楼板支架,楼板固定在楼板支架上;所述第四套筒安装在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水平断面呈矩形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四周由矩形侧板组成,所述侧板上设有上下两排相互对应的侧窗孔,至少部分侧窗孔内安装有侧窗结构;每一套筒的一块侧板上对应开设有矩形门孔,门孔内对应设有门结构;套筒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中心设有圆孔;所述套筒纵向套装在一起,相邻套筒通过对应侧窗孔内安装的侧窗结构将彼此连接固定,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及第四套筒;其中,所述第一套筒盖板的圆孔位置设有天窗结构,第三套筒盖板上的圆孔内侧面固定有圆环形的楼板支架,楼板固定在楼板支架上;所述第四套筒安装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窗结构包括侧窗主构件、侧窗窗扇和侧窗端部构件,所述侧窗主构件为圆筒形状,两端设有外螺纹;侧窗主构件与侧窗孔相匹配,上下相邻套筒的侧窗孔至少有一排侧窗孔重叠,侧窗主构件插入重叠的侧窗孔之中,侧窗主构件两端分别与侧窗端部构件螺纹连接;侧窗窗扇安装于侧窗主构件的室内的一侧;所述侧窗端部构件为圆筒形状,内侧设有内螺纹,外侧设有环形突起,所述环形凸起抵触在侧窗孔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未安装侧窗结构的侧窗孔经侧窗填充构件进行封闭,所述侧窗填充构件包括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为有外缘且相互咬合的圆板状构件,侧窗第一填充构件和侧窗第二填充构件从内外两侧夹持固定在侧窗孔周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嵌套式可升降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结构包括天窗窗框、固定窗罩、第一透明板、第二透明板、天窗轴套、天窗轴和旋转窗罩;天窗窗框为固定在第一套筒盖板的圆孔内侧,天窗窗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窗罩;固定窗罩由四个90º的扇形组成,四个扇形彼此之间以四根支杆分隔,其中相对两扇为外侧涂有对太阳辐射具有高反射率涂层的扇形板,另外两扇为空心;第一透明板位于固定窗罩的下部,第二透明板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张艳陈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