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以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节能建筑
,具体为一种绿色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而现有技术中的绿色建筑,大多数都是通过直接将太阳能板固定在房顶上,这样实际上太阳能辐射的热利用效率很低,而且太阳能板的角度也无法进行调节,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节能建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而现有技术中的绿色建筑,大多数都是通过直接将太阳能板固定在房顶上,这样实际上太阳能辐射的热利用效率很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包括墙体和窗体,所述墙体的前端面安装有多个窗体,所述墙体的上方安装有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包括墙体盖板、螺栓、弧形板、第一箱体、蓄电池和拉门;所述墙体盖板的下表面与墙体固定相连,所述墙体盖板的上方内部开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墙体盖板的上方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墙体盖板的上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拉门,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外壁与第一箱体的内壁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下表面与墙体盖板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包括墙体(1)和窗体(2),所述墙体(1)的前端面安装有多个窗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上方安装有蓄电装置(3);/n所述蓄电装置(3)包括墙体盖板(301)、螺栓(302)、弧形板(303)、第一箱体(304)、蓄电池(305)和拉门(306);/n所述墙体盖板(301)的下表面与墙体(1)固定相连,所述墙体盖板(301)的上方内部开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墙体盖板(301)的上方通过螺栓(302)螺纹连接有弧形板(303),所述墙体盖板(301)的上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一箱体(304),所述第一箱体(304)的外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拉门(306),所述第一箱体(304)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305),所述蓄电池(305)的外壁与第一箱体(304)的内壁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包括墙体(1)和窗体(2),所述墙体(1)的前端面安装有多个窗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上方安装有蓄电装置(3);
所述蓄电装置(3)包括墙体盖板(301)、螺栓(302)、弧形板(303)、第一箱体(304)、蓄电池(305)和拉门(306);
所述墙体盖板(301)的下表面与墙体(1)固定相连,所述墙体盖板(301)的上方内部开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墙体盖板(301)的上方通过螺栓(302)螺纹连接有弧形板(303),所述墙体盖板(301)的上表面固接有多个第一箱体(304),所述第一箱体(304)的外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拉门(306),所述第一箱体(304)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305),所述蓄电池(305)的外壁与第一箱体(304)的内壁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03)的下表面与墙体盖板(301)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03)的上方安装有转动装置(4);
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电机(401)、竖板(402)、横板(403)、第一斜齿轮(404)、双头斜齿轮(405)和弧形杆(406);
左右所述电机(401)的下方外壁与弧形板(303)的内部固定相连,所述电机(401)的输出轴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横板(403),所述横板(403)的内侧固接有竖板(402),所述竖板(402)的下表面与弧形板(303)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电机(4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斜齿轮(404),所述第一斜齿轮(404)的上方内侧安装有双头斜齿轮(405),所述双头斜齿轮(405)与第一斜齿轮(404)相互啮合,所述双头斜齿轮(405)通过转轴与竖板(402)转动相连,左侧所述双头斜齿轮(405)的外侧固接有弧形杆(4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01)的输出轴中点与第一斜齿轮(404)的中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斜齿轮(405)以竖板(402)的中点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406)的上方安装有聚光装置(5);
所述聚光装置(5)包括方形块(501)、竖杆(502)、第二斜齿轮(503)、底座(504)、第二箱体(505)、太阳能电池板(506)、凸透镜(507)和胶皮套(508);
所述方形块(501)的左侧与弧形杆(406)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蓝俊,尹兴竹,李春福,邱举刚,程晓,孙世钰,张小龙,李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