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9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及施工方法,包括外弧板,外弧板为两个,每个外弧板均呈“L”状分布,在每个外弧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状凹槽;在每个外弧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内弧板组件,在每个外弧板的外侧面上插设有侧部顶板组件;侧部顶板组件为两个,在两个侧部顶板组件后端位置处设置有管口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弧板内设置内弧板组件,从而在管道对接过程中,确保管道始终保持对中的状态,通过在外弧板外部设置侧部顶板组件,从而使外弧板处于顶紧的状态,避免对管道对接过程中,外护板出现松动的情况;通过设置管口隔板,避免机械直接与管口接触,造成管口破损的情况,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承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及施工方法,属于地下管道施工

技术介绍
: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时,一般都是通过吊具将管道放置在预制挖好的地沟内,尤其是地下雨水管道,地下雨水管一般是采用水泥材质加工而成,且地下雨水管道呈一端大口状、一端小口状分布,施工时,需要通过汽车吊将管道分段放置在地沟内,并依次插接在一起;现有的雨水管道在施工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管道与管道之间的中心线不易调整:2、在对管道进行对接时,对接管管口容易被损坏。由于管道体积较大,管道中心线的对接往往需要汽车吊司机与工作人员配合完成,一般是通过汽车吊推动水泥管的侧壁,然后地面工作人员根据管道的移动状况,通过手势让汽车吊的司机停止对管道的推动,此种方法操作起来,非常复杂,稍有不慎,还会对管道外壁造成损伤;在对管道进行对接时,一般通过机械对准管口进行推挤的操作,机械直接与管口接触,易对管口造成损伤,管口一旦损伤,管道之间易造成密封性不好的情况,情况严重的还需要更换管道,降低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包括外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弧板(1)为两个,每个所述外弧板(1)均呈“L”状分布,在每个所述外弧板(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状凹槽(1-A);在每个所述外弧板(1)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内弧板组件,在每个所述外弧板(1)的外侧面上插设有侧部顶板组件;所述侧部顶板组件为两个,在两个所述侧部顶板组件后端位置处设置有管口隔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包括外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弧板(1)为两个,每个所述外弧板(1)均呈“L”状分布,在每个所述外弧板(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弧状凹槽(1-A);在每个所述外弧板(1)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内弧板组件,在每个所述外弧板(1)的外侧面上插设有侧部顶板组件;所述侧部顶板组件为两个,在两个所述侧部顶板组件后端位置处设置有管口隔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板组件为两个,呈对称状分布;每个所述内弧板组件分别由顶部限位横板(2)、第二弧形板(2-1)、底部延长横板(2-2)和端部竖板(2-3)组成,在每个所述外弧板(1)内侧面的弧状凹槽(1-A)内放置有第二弧形板(2-1),在每个所述第二弧形板(2-1)的顶部分别连接有顶部限位横板(2),所述顶部限位横板(2)位于外弧板(1)顶端的端面上,在每个所述顶部限位横板(2)上分别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导向管(6),所述第一导向管(6)对应外弧板(1)顶端端面的位置处挖设有相匹配的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定位孔(1-D),在所述每个第一导向管(6)内分别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一定位螺杆(7),且所述第一定位螺杆(7)的端部旋转插设在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D)内;在每个所述第二弧形板(2-1)的下端处固定连接有底部延长横板(2-2),在所述底部延长横板(2-2)端部的下方垂直连接有端部竖板(2-3),在所述端部竖板(2-3)的底面上挖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凹槽(2-4),在每个所述第二凹槽(2-4)内分别镶嵌有滚珠(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板(2-1)的外壁与外弧板(1)内侧面的弧状凹槽(1-A)的内壁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二弧形板(2-1)与外弧板(1)内侧面的弧状凹槽(1-A)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延长横板(2-2)伸出外弧板(1)内侧面的下端处,且所述端部竖板(2-3)位于外弧板(1)内侧面下端的前方位置处,位于所述端部竖板(2-3)底面的滚珠(2-5)的底部与外弧板(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顶板组件由顶板(3)、插板(3-1)和矩形槽(13)组成,所述顶板(3)呈倒“L”状分布,在所述顶板(3)顶部面板内侧的中部设置有插板(3-1),在所述顶板(3)顶部面板外侧面的前端位置处上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导向管(8),在所述第二导向管(8)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螺杆(9),所述第二定位螺杆(9)的端部直通顶板(3)顶部面板的内侧;在所述顶板(3)顶部面板的后部挖设有矩形槽(13),在所述矩形槽(13)的前端面上挖设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定位孔(13-1),在所述顶板(3)顶部面板的后端面处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三导向管(10),所述第三导向管(10)的位置与第二定位孔(13-1)的位置前、后相对应;在所述第三导向管(10)内旋转的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三螺纹杆(11),且所述第三螺纹杆(11)的端部旋转插设在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3-1)内;在所述顶板(3)侧部竖板的外部设置有插筒(16),在所述插筒(16)内插设有相匹配的矩形插块(17),所述矩形插块(17)与插筒(16)滑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矩形插块(17)的端部设置有三个带有内螺纹的定位环(18),在所述定位环(18)内旋转的插设有相匹配的定位螺杆(19),所述每个定位螺杆(19)的底部呈尖头状分布;在所述插筒(16)端口部的侧面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四导向管(21),在所述第四导向管(21)对应矩形插块(17)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五个带有内螺纹的第三定位孔(20),在所述第四导向管(21)内旋转的插设有相匹配的第四定位螺杆(22),且所述第四定位螺杆(22)的端部直通第三定位孔(20)内,所述第四定位螺杆(22)与第三定位孔(20)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大口径管道户外施工对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13)位于外弧板(1)的后方,在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增为李世会李报郭未昀丁光柱胡传华孙松涛李倩王许永李红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