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9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法,其包括:预制所需的雨污水管道及管道支座,计算沟槽的深度、槽底宽度、放坡坡度及开挖宽度,其中,雨污水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凸棱部,管道支座包括垫板和凸台,凸台上端面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槽壁开设有与凸棱部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弧形槽槽壁还开设有第一吊装槽,垫板另一侧板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块,垫板侧面开设有两道第二吊装槽;沟槽的开挖并整平;沟槽槽底摊铺形成水泥垫层,水泥垫层上设置与限位凸块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在水泥垫层上设置第三吊装槽;吊装管道支座;吊装雨污水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克服管材吊装就位后吊装带不容易抽取的问题,同时还能确保管道安装准确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雨污水管网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雨污水管网具有短时流量大的特点,所以相应管网系统的投资费用在市政投资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雨污水管网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设计,将会减少大量的投资费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预制钢筋混泥土雨污水管具有强度大,方便施工的特点,在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预制钢筋混泥土雨污水管的施工中,一般都是挖掘机结合人工下管,而雨污水管多铺设于市政道路的两侧,现场工作面较小,导致管材吊装就位后吊装带不容易抽取,在下管的过程中存在着管道位置定位不准确,需要人工多次调整等问题,这一方面影响了施工速度,另一方面也难以满足更高施工质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法,能有效克服管材吊装就位后吊装带不容易抽取的问题,同时还能确保管道安装准确稳定。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法,其包括:步骤一、根据设计要求在工厂预制所需的雨污水管道及管道支座,组织施工机械进场,根据雨污水管道及管道支座尺寸计算容置雨污水管道及管道支座的沟槽的深度、槽底宽度、放坡坡度及开挖宽度;其中,所述雨污水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凸棱部,每组凸棱部包括沿所述雨污水管道同一母线均匀间隔设置的两条凸棱,每组凸棱部的两条凸棱沿所述雨污水管道中心横截面对称,且每一凸棱至其接近的雨污水管道端部的间距大于用于吊装所述雨污水管道的第一吊装带的宽度;所述管道支座包括矩形的垫板和设置于所述垫板一侧板面中心的长方体状的凸台,所述垫板的长边与凸台的长边平行且两者的长边长度均与所述雨污水管道长度相同,所述凸台的宽度小于所述垫板宽度,所述凸台上端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雨污水管道适应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槽壁开设有与每组凸棱部中两条凸棱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弧形槽槽壁还开设有两道沿凸台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吊装槽,两第一吊装槽沿所述凸台长边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吊装槽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吊装带的宽度,所述第一吊装槽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吊装带厚度,所述垫板另一侧板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垫板长边所在侧面沿垂直垫板板面方向开设有两道第二吊装槽,两第二吊装槽沿所述垫板长边的中心线对称,位于垫板一侧面的两第二吊装槽与位于垫板另一侧面的两第二吊装槽分别一一相对,所述第二吊装槽宽度大于用于吊装所述管道支座的第二吊装带的宽度,所述第二吊装槽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吊装带厚度;步骤二、采用挖掘机进行沟槽的开挖并整平,采用小型压路机对槽底进行压实;步骤三、使用预拌制轻质混凝土在槽底进行回填摊铺形成水泥垫层,所述水泥垫层的顶面宽度与所述管道支座的垫板宽度相同,将所述水泥垫层按管道支座长度进行分段,在每段水泥垫层上设置与所述限位凸块对应的第二限位槽,且在每段水泥垫层上设置用于连通垫板不同侧面上相对的两第二吊装槽的第三吊装槽,所述第三吊装槽的宽度和深度与所述第二吊装槽相同;步骤四、使用第二吊装带同时绕过垫板不同侧面上相对的两第二吊装槽,采用吊机悬挂第二吊装带将管道支座放置于所述沟槽内的水泥垫层上,下放管道支座时确保每段水泥垫层上的第二限位槽与管道支座上的限位凸块对应,且确保第二吊装带落于第三吊装槽内;步骤五、抽出第二吊装带,从第二吊装槽向第三吊装槽灌注水泥浆直至第三吊装槽填平;步骤六、根据第一吊装槽至其接近的凸台宽边边缘的间距确定第一吊装带在所述雨污水管道上的穿绕位置,采用吊机悬挂第一吊装带将雨污水管道放置于所述管道支座上的弧形槽内,下放雨污水管道时确保所述凸棱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且确保第一吊装带落于第一吊装槽内;步骤七、抽出第一吊装带,从第一吊装槽端面开口向第一吊装槽灌注水泥浆直至第一吊装槽填平;步骤八、在垫板上抵靠凸台侧面竖直放置侧模板,在沟槽坡面与侧模板间放置倒直角三角形的工作台架以抵住侧模板,同时在侧模板两端采用端模板,以与侧模板围合形成围合区,在围合区进行混凝土浇筑回填,待混凝土初凝后拆除工作台架、侧模板和端模板;步骤九、混凝土回填层验收合格后在混凝土回填层两侧分层填筑砂砾直至与地面平齐。优选的是,所述凸棱部有两组,当雨污水管道安放于管道支座上后,两组凸棱部沿所述凸台宽边的中心线对称。优选的是,所述凸棱在所述雨污水管道横截面的轮廓线为直角三角形,当雨污水管道安放于管道支座上后,所述凸棱两直角面分别为水平和竖直。优选的是,弧形槽在所述凸台断面上的弧长不超过所述雨污水管道外圆周长的1/4。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限位槽和第三吊装槽是在采用涂刷有脱模剂的块体在水泥垫层混凝土未凝固前预压形成。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吊装槽是在水泥垫层混凝土凝固后开凿而成,且第三吊装槽的槽壁和槽底保留凿毛面。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水泥垫层上开设第三吊装槽、在管道支座上开设第二吊装槽实现了吊装管道支座的第二吊装带简易抽出,同时在水泥垫层上开设第二限位槽,不仅能使管道支座快速准确的找到安放位置,还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管道支座下端面上限为凸块的嵌合使管道支座不易滑移,因此施工过程的安装准确度更高,同理在管道支座上设置第一吊装槽能方便吊装雨污水管道的第一吊装带抽出,而管道支座上的第一限位槽与雨污水管道上的凸棱部配合又能避免雨污水管道滑移。另外,将第一限位槽设于管道支座上,将限为凸块设于雨污水管道上,而没有反过来设置,是为了避免第一限位槽削弱雨污水管道壁厚,影响雨污水管道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泥垫层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泥垫层在A-A截面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泥垫层在B-B截面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管道支座放置在水泥垫层上以后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管道支座放置在水泥垫层上以后的C-C截面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管道支座放置在水泥垫层上以后的D-D截面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雨污水管道通过第一吊装带放置在管道支座上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工作台架与侧模板在施工时位于管道支座上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根据设计要求在工厂预制所需的雨污水管道及管道支座,组织施工机械进场,根据雨污水管道及管道支座尺寸计算容置雨污水管道及管道支座的沟槽的深度、槽底宽度、放坡坡度及开挖宽度;/n其中,所述雨污水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凸棱部,每组凸棱部包括沿所述雨污水管道同一母线均匀间隔设置的两条凸棱,每组凸棱部的两条凸棱沿所述雨污水管道中心横截面对称,且每一凸棱至其接近的雨污水管道端部的间距大于用于吊装所述雨污水管道的第一吊装带的宽度;/n所述管道支座包括矩形的垫板和设置于所述垫板一侧板面中心的长方体状的凸台,所述垫板的长边与凸台的长边平行且两者的长边长度均与所述雨污水管道长度相同,所述凸台的宽度小于所述垫板宽度,所述凸台上端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雨污水管道适应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槽壁开设有与每组凸棱部中两条凸棱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弧形槽槽壁还开设有两道沿凸台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吊装槽,两第一吊装槽沿所述凸台长边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吊装槽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吊装带的宽度,所述第一吊装槽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吊装带厚度,所述垫板另一侧板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垫板长边所在侧面沿垂直垫板板面方向开设有两道第二吊装槽,两第二吊装槽沿所述垫板长边的中心线对称,位于垫板一侧面的两第二吊装槽与位于垫板另一侧面的两第二吊装槽分别一一相对,所述第二吊装槽宽度大于用于吊装所述管道支座的第二吊装带的宽度,所述第二吊装槽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吊装带厚度;/n步骤二、采用挖掘机进行沟槽的开挖并整平,采用小型压路机对槽底进行压实;/n步骤三、使用预拌制轻质混凝土在槽底进行回填摊铺形成水泥垫层,所述水泥垫层的顶面宽度与所述管道支座的垫板宽度相同,将所述水泥垫层按管道支座长度进行分段,在每段水泥垫层上设置与所述限位凸块对应的第二限位槽,且在每段水泥垫层上设置用于连通垫板不同侧面上相对的两第二吊装槽的第三吊装槽,所述第三吊装槽的宽度和深度与所述第二吊装槽相同;/n步骤四、使用第二吊装带同时绕过垫板不同侧面上相对的两第二吊装槽,采用吊机悬挂第二吊装带将管道支座放置于所述沟槽内的水泥垫层上,下放管道支座时确保每段水泥垫层上的第二限位槽与管道支座上的限位凸块对应,且确保第二吊装带落于第三吊装槽内;/n步骤五、抽出第二吊装带,从第二吊装槽向第三吊装槽灌注水泥浆直至第三吊装槽填平;/n步骤六、根据第一吊装槽至其接近的凸台宽边边缘的间距确定第一吊装带在所述雨污水管道上的穿绕位置,采用吊机悬挂第一吊装带将雨污水管道放置于所述管道支座上的弧形槽内,下放雨污水管道时确保所述凸棱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且确保第一吊装带落于第一吊装槽内;/n步骤七、抽出第一吊装带,从第一吊装槽端面开口向第一吊装槽灌注水泥浆直至第一吊装槽填平;/n步骤八、在垫板上抵靠凸台侧面竖直放置侧模板,在沟槽坡面与侧模板间放置倒直角三角形的工作台架以抵住侧模板,同时在侧模板两端采用端模板,以与侧模板围合形成围合区,在围合区进行混凝土浇筑回填,待混凝土初凝后拆除工作台架、侧模板和端模板;/n步骤九、混凝土回填层验收合格后在混凝土回填层两侧分层填筑砂砾直至与地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根据设计要求在工厂预制所需的雨污水管道及管道支座,组织施工机械进场,根据雨污水管道及管道支座尺寸计算容置雨污水管道及管道支座的沟槽的深度、槽底宽度、放坡坡度及开挖宽度;
其中,所述雨污水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凸棱部,每组凸棱部包括沿所述雨污水管道同一母线均匀间隔设置的两条凸棱,每组凸棱部的两条凸棱沿所述雨污水管道中心横截面对称,且每一凸棱至其接近的雨污水管道端部的间距大于用于吊装所述雨污水管道的第一吊装带的宽度;
所述管道支座包括矩形的垫板和设置于所述垫板一侧板面中心的长方体状的凸台,所述垫板的长边与凸台的长边平行且两者的长边长度均与所述雨污水管道长度相同,所述凸台的宽度小于所述垫板宽度,所述凸台上端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雨污水管道适应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槽壁开设有与每组凸棱部中两条凸棱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弧形槽槽壁还开设有两道沿凸台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吊装槽,两第一吊装槽沿所述凸台长边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吊装槽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吊装带的宽度,所述第一吊装槽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吊装带厚度,所述垫板另一侧板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垫板长边所在侧面沿垂直垫板板面方向开设有两道第二吊装槽,两第二吊装槽沿所述垫板长边的中心线对称,位于垫板一侧面的两第二吊装槽与位于垫板另一侧面的两第二吊装槽分别一一相对,所述第二吊装槽宽度大于用于吊装所述管道支座的第二吊装带的宽度,所述第二吊装槽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吊装带厚度;
步骤二、采用挖掘机进行沟槽的开挖并整平,采用小型压路机对槽底进行压实;
步骤三、使用预拌制轻质混凝土在槽底进行回填摊铺形成水泥垫层,所述水泥垫层的顶面宽度与所述管道支座的垫板宽度相同,将所述水泥垫层按管道支座长度进行分段,在每段水泥垫层上设置与所述限位凸块对应的第二限位槽,且在每段水泥垫层上设置用于连通垫板不同侧面上相对的两第二吊装槽的第三吊装槽,所述第三吊装槽的宽度和深度与所述第二吊装槽相同;
步骤四、使用第二吊装带同时绕过垫板不同侧面上相对的两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珏李九超谢守东杨志军李东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