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使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真空降水井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7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使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真空降水井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井位孔、井管、过滤器、砾砂层、密封涂层、真空泵和三级沉淀池;所述井管居中放置在所述井位孔内;所述过滤器放置在所述井管内;所述砾砂层填充在所述井管与所述井位孔内壁间的空隙内;所述密封涂层用于将所述井位孔和井管的顶端开口进行密封;所述真空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井管,所述真空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三级沉淀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的步骤包括测放井位、钻孔、下放井管、填砾砂、封口、洗井、安泵试抽、排水。该发明专利技术保持地质的稳固性,避免地质出现弹簧土现象的同时,保证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减少施工现场用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使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真空降水井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可使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真空降水井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进行基坑工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围护结构特征和拟建场地的地质水文特征,基坑工程的安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坑降水的成功与否,这使得降水设计的可靠性十分重要,因此,根据基坑开挖与支护的特点,在基坑工程桩、围护、加固及土方开挖前布置降水井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降水井可以利用的地下坑道排水系统,使基坑中的水,沿着水沟导入每隔一定距离的降水井内,经与降水井连通的地下坑道流入水仓,再由水泵经专门排水井排到地面洗车池或由用于地面冲刷及施工现场其他用水。由于现有的基坑工程用降水井在实际施工实用过程中,降水历时长,水位下降幅度大,开挖深度范围内含水量丰富、渗透性很强,易产生弹簧土现象,对基坑开挖产生不利影响;且多数降、排水过滤后直接排入市政管道,水资源利用较低,增加施工现场用水成本。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使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真空降水井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使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真空降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位孔(1)、井管(2)、过滤器(3)、砾砂层(4)、密封涂层(5)、真空泵(6)和三级沉淀池(7);/n所述井管(2)居中放置在所述井位孔(1)内;/n所述过滤器(3)放置在所述井管(2)内;/n所述砾砂层(4)填充在所述井管(2)与所述井位孔(1)内壁间的空隙内;/n所述密封涂层(5)用于将所述井位孔(1)和井管(2)的顶端开口进行密封;/n所述真空泵(6)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井管(2),所述真空泵(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三级沉淀池(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使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真空降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位孔(1)、井管(2)、过滤器(3)、砾砂层(4)、密封涂层(5)、真空泵(6)和三级沉淀池(7);
所述井管(2)居中放置在所述井位孔(1)内;
所述过滤器(3)放置在所述井管(2)内;
所述砾砂层(4)填充在所述井管(2)与所述井位孔(1)内壁间的空隙内;
所述密封涂层(5)用于将所述井位孔(1)和井管(2)的顶端开口进行密封;
所述真空泵(6)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井管(2),所述真空泵(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三级沉淀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真空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3)为滤水管,所述滤水管的外表面包裹有尼龙纱网,且所述滤水管的外径与所述井管(2)的内径相适配。


3.一种施工方法,用于建造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真空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放井位,根据井位平面布置要求在地面上测放井位;
步骤2:钻孔,在所述井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伊宁李利贡剑波韩明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