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17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预制降水管桩包括多段同轴连接的中空圆筒状结构的预制桩,自上而下分别包括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以及底桩,根据基坑深度需求设置多个第三预制桩,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所述第二预制桩与第三预制桩之间分别通过卡合结构连接,相邻所述第三预制桩之间、所述第三预制桩与底桩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与底桩外径一致。根据预钻井的孔径变化,在管桩结构的上部通过两级外径渐增的预制桩使预制管桩的外侧始终与预钻井井壁贴合,保证预制降水管桩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普遍,复杂基坑工程已成为市政、地铁等工程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尤其是开挖地铁车站地下水处理问题,如大量抽排地下水会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给周围建筑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如何控制好地下水,减少其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施工的负面影响,成为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一个重要而又较难处理的施工环节。再者,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通常需降低地下水位来满足围护结构及挖土施工的要求,为此通常在基坑开挖面周围布置一定数量的井点滤水管或降水井,这样不仅需增加施工场地,延长工期,而且会造成经济浪费,增加工程期限和工程的造价,另外,待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后降水井将失去其作用。目前,基坑桩基工程中通常使用预制混凝土管桩,提高土层承载能力。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310101987.8公开的“一种迭合桩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其钢筋混凝土外套可以在工厂一次制作或先把外套内的钢筋笼焊接在作为内芯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或钢管上,然后把上述半成品桩置入预钻桩孔内,再内外浇筑填充材料完成迭合。但因钻孔需求或土层滑落等因素一般预钻桩孔的孔径很难保证上下一致,顶端的孔径基本略大于底端的孔径,因此,造成在管桩沉入后上端管桩与钻井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影响管桩在土体中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提高管桩的施工效率以及安装稳固性。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包括多段中空圆筒状结构的预制桩,自上而下分别包括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以及底桩,所述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与底桩同轴连接,根据基坑深度需求通过设置多个第三预制桩将所述预制降水管桩的高度延伸至预定高度,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所述第二预制桩与第三预制桩之间分别通过卡合结构连接,相邻所述第三预制桩之间、所述第三预制桩与底桩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与底桩外径一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周边壁上开设有多个交错分布的透水孔道,所述透水孔道一端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与外围土体相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孔道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滤篦网。进一步地,所述底桩的底端开设有多个透料孔。进一步地,所述底桩的底端为圆锥形结构,且在圆锥形侧壁上开设有透料孔。更进一步地,通过所述透料孔浇筑混凝土料使所述底桩与外围土体稳固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预制桩的上端与第二预制桩的连接处向上延伸形成凸台,所述第二预制桩底端的内径与所述凸台的外径相同,使所述第二预制桩卡合在所述第三预制桩上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利用土层对桩的承载效果,根据预钻井的孔径变化,在管桩结构的上部通过两级外径渐增的预制桩使预制管桩的外侧始终与预钻井井壁贴合,保证预制降水管桩结构的稳固性。2、使用本技术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对外围土体进行降水处理,保证降水效果的同时,利用底桩上的透料孔浇筑混凝土水泥砂浆,使浆料通过透料孔向外渗透并与外围土体固结,进一步地提高预制降水管桩结构的稳固性,提高土体为基坑提供足够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预制降水管桩结构中第三预制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预制桩;2-第二预制桩;3-第三预制桩;4-底桩;5-透水孔道;6-透料孔;7-圆锥形结构;8-钻孔;9-中空排水管道;301-凸台;302-过滤篦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参照附图1-2,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包括多段中空圆筒状结构的预制桩,自上而下分别包括第一预制桩1、第二预制桩2、第三预制桩3以及底桩4,所述第一预制桩1、第二预制桩2、第三预制桩3与底桩4同轴连接,根据基坑深度需求通过设置多个第三预制桩3将所述预制降水管桩的高度延伸至预定高度,所述第一预制桩1与第二预制桩2、所述第二预制桩2与第三预制桩3之间分别通过卡合结构连接,相邻所述第三预制桩3之间、所述第三预制桩3与底桩4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桩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预制桩2的外径,所述第二预制桩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预制桩3的外径,所述第三预制桩3的外径与底桩4外径一致。本技术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利用土层对桩的承载效果,根据预钻井的孔径变化,在管桩结构的上部通过两级外径渐增的预制桩(第一预制桩1、第二预制桩2、第三预制桩3与底桩4)使预制管桩的外侧始终与预钻井8井壁贴合,保证预制降水管桩结构的稳固性。在使用时,根据预钻井深度需求选择相应数目的第三预制桩3,并将其与底桩4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之后将预连接后的第三预制桩3与底桩4沉入预钻井内,然后依次安装第二预制桩2、第一预制桩1,完成预制管桩施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预制桩3的周边壁上开设有多个交错分布的透水孔道5,所述透水孔道5一端与所述第三预制桩3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与外围土体相连通。使用本技术预制降水管桩结构中位于富水土层的第三预制桩对外围土体进行降水处理,其中,透水孔道5与第三预制桩3的内部的中空排水管道9相连通,富水土层中水分通过透水孔道5进入中空排水管道9内,并可以通过潜水泵等设备进行排水处理,保证降水效果。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孔道5的两端均设置有过滤篦网302。进一步地,所述底桩的底端开设有多个透料孔6。进一步地,所述底桩的底端为圆锥形结构7,且在圆锥形侧壁上开设有透料孔6。更进一步地,通过所述透料孔6浇筑混凝土料使所述底桩4与外围土体稳固连接。在预制管桩施工安装完成后,只需将管桩内部浇筑少量混凝土砂浆,利用底桩4上的透料孔6使砂浆浆料向外渗透并与外围土体固结,进一步地提高预制降水管桩结构的稳固性,提高土体为基坑提供足够的支撑。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预制桩3的上端与第二预制桩2的连接处向上延伸形成凸台301,所述第二预制桩2底端的内径与所述凸台301的外径相同,使所述第二预制桩2卡合在所述第三预制桩3上端。安装便捷,提高施工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包括多段中空圆筒状结构的预制桩,自上而下分别包括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以及底桩,所述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与底桩同轴连接,根据基坑深度需求通过设置多个第三预制桩将所述预制降水管桩的高度延伸至预定高度,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所述第二预制桩与第三预制桩之间分别通过卡合结构连接,相邻所述第三预制桩之间、所述第三预制桩与底桩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与底桩外径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包括多段中空圆筒状结构的预制桩,自上而下分别包括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以及底桩,所述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与底桩同轴连接,根据基坑深度需求通过设置多个第三预制桩将所述预制降水管桩的高度延伸至预定高度,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所述第二预制桩与第三预制桩之间分别通过卡合结构连接,相邻所述第三预制桩之间、所述第三预制桩与底桩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与底桩外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周边壁上开设有多个交错分布的透水孔道,所述透水孔道一端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与外围土体相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方华昌陈豪朱刚柴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