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17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预制降水管桩包括多段同轴连接的中空圆筒状结构的预制桩,自上而下分别包括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以及底桩,根据基坑深度需求设置多个第三预制桩,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所述第二预制桩与第三预制桩之间分别通过卡合结构连接,相邻所述第三预制桩之间、所述第三预制桩与底桩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与底桩外径一致。根据预钻井的孔径变化,在管桩结构的上部通过两级外径渐增的预制桩使预制管桩的外侧始终与预钻井井壁贴合,保证预制降水管桩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普遍,复杂基坑工程已成为市政、地铁等工程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尤其是开挖地铁车站地下水处理问题,如大量抽排地下水会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给周围建筑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如何控制好地下水,减少其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施工的负面影响,成为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一个重要而又较难处理的施工环节。再者,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通常需降低地下水位来满足围护结构及挖土施工的要求,为此通常在基坑开挖面周围布置一定数量的井点滤水管或降水井,这样不仅需增加施工场地,延长工期,而且会造成经济浪费,增加工程期限和工程的造价,另外,待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后降水井将失去其作用。目前,基坑桩基工程中通常使用预制混凝土管桩,提高土层承载能力。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310101987.8公开的“一种迭合桩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其钢筋混凝土外套可以在工厂一次制作或先把外套内的钢筋笼焊接在作为内芯的预制钢筋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包括多段中空圆筒状结构的预制桩,自上而下分别包括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以及底桩,所述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与底桩同轴连接,根据基坑深度需求通过设置多个第三预制桩将所述预制降水管桩的高度延伸至预定高度,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所述第二预制桩与第三预制桩之间分别通过卡合结构连接,相邻所述第三预制桩之间、所述第三预制桩与底桩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与底桩外径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包括多段中空圆筒状结构的预制桩,自上而下分别包括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以及底桩,所述第一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第三预制桩与底桩同轴连接,根据基坑深度需求通过设置多个第三预制桩将所述预制降水管桩的高度延伸至预定高度,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所述第二预制桩与第三预制桩之间分别通过卡合结构连接,相邻所述第三预制桩之间、所述第三预制桩与底桩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外径与底桩外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周边壁上开设有多个交错分布的透水孔道,所述透水孔道一端与所述第三预制桩的内部相连通,其另一端与外围土体相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方华昌陈豪朱刚柴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