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监测、预警、防撞于一体的智能化桥墩防撞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5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9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监测、预警、防撞于一体的智能化桥墩防撞控制方法,与传统被动防撞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主动预警系统与防撞系统结合,在增强防撞设施的同时,通过预警将防撞事件降到最低。将雷达监测系统、主动预警系统及被动防撞系统通过信号传输有机结合在一起,对桥墩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指示灯预警系统依据常见的交通信号灯绿黄红的色彩转变,使人们容易识别预警信号并做出反应。采用的分段预制拼装隐蔽式安全气囊装置。常态下不占用航道面积,撞击将要发生时,根据预警信号自动快速充气,对桥墩全方位包围保护作用;安全气囊采用高强度纤维在保护桥墩的同时对自身及船只起到有效的防护,满足桥梁撞击“三不坏”原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监测、预警、防撞于一体的智能化桥墩防撞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安全防护
领域,尤指一种集监测、预警、防撞于一体的智能化桥墩防撞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跨江跨河特大桥已经建成或正在拟建,与此同时跨桥船只的密度、尺寸、吨位也大幅增加,桥梁在设计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要跨越繁忙的航道。桥墩作为上部结构的承载基础,一旦发生破坏,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整个桥梁发生垮塌。近年来水中桥墩受到来往船只撞击而使船、桥共毁的事件屡有发生,对桥墩防撞理论及装置的研究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桥墩防撞的研究起步较晚,绝大多数的桥墩仍面临着过往船只撞击的威胁。目前采用的桥墩防撞装置基本存在以下缺点:一是直接固定在桥墩上,保护装置自身尺寸较大,挤占原本紧张的航道,且保护装置一旦遭到破坏需整体更换,维修更换复杂、成本较高;二是一些保护装置仅片面考虑对桥墩的保护,忽略了对防撞装置自身以及船舶的保护,不能满足遭到撞击后桥墩不破坏,防撞装置及船只不损坏的“三不坏”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监测、预警、防撞于一体的智能化桥墩防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安装在桥墩上的雷达系统实时监测来往船只相隔桥墩的距离,同时雷达系统生成船只的位置信息,且雷达系统根据船只的位置信息,输出对应的评价危险级别信息并反馈到预警系统;/n步骤S2:预警系统根据收到船只位置信息发送相应的警告信号,提醒来往船只调整行进路线;/n步骤S3:当雷达系统检测到船只距离桥墩的距离小于雷达系统预设的阈值,则预警系统快速触发防撞装置,自动打开防撞装置中的安全气囊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监测、预警、防撞于一体的智能化桥墩防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安装在桥墩上的雷达系统实时监测来往船只相隔桥墩的距离,同时雷达系统生成船只的位置信息,且雷达系统根据船只的位置信息,输出对应的评价危险级别信息并反馈到预警系统;
步骤S2:预警系统根据收到船只位置信息发送相应的警告信号,提醒来往船只调整行进路线;
步骤S3:当雷达系统检测到船只距离桥墩的距离小于雷达系统预设的阈值,则预警系统快速触发防撞装置,自动打开防撞装置中的安全气囊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监测、预警、防撞于一体的智能化桥墩防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桥墩为中心的航道按距离划分为安全区、警告区以及危险区,其中安全区、警告区、危险区离桥墩的距离依次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监测、预警、防撞于一体的智能化桥墩防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雷达系统包括雷达监测器、信号分析处理器、信息传递装置,其中雷达监测器分别设置桥墩四个侧面并实时监测来往船只相隔桥墩的距离,且雷达监测器将船只监测信息发送至信号分析处理器,信号分析处理器对船只监测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并生成船只的位置信息,且信号分析处理器根据船只的位置信息,生成评价危险级别信息,并将评价危险级别信息通过信息传递装置发送到预警系统。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路明赵健田亮严学开任延龙卿仁杰朱强李先进张昶凯李扬邓见佐沈爽陈美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