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减振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支座,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减振支座。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对城市公共交通、大宗货物运输等带来很多便利,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轨道交通负面作用是运行中产生轮轨冲击,使振动应力传递到地基内,对周边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带来不利影响;已知的轨道减振技术有浮置板减振、弹性轨枕减振、扣件减振等结构形式,特别是浮置板减振,其隔振器减振效率可达30dB以上,是目前为止减振效果最好的隔振器;浮置板隔振器的种类较多,主要技术类别有弹簧隔振器、橡胶弹簧复合隔振器、阻尼材料复合弹簧隔振器。其共同特点是隔振器高度较高,使用数量也较多,造价也较高。隔振器利用了缓冲阻尼原理使振动应力快速消减,其特征是轨道结构在冲击应力作用下发生整体沉降,道床质量越大,阻尼效果越好。其负面作用是连接两块轨道板之间的剪力键容易断裂,钢轨与车辆出现咬合面滑移,使钢轨表面出现摩擦痕迹,加速钢轨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减振支座,能解决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减振支座,包括下底板(1)、上顶板(2)与地基(13),所述上顶板(2)位于下底板(1)顶端,所述下底板(1)位于地基(13)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顶端设有上顶板橡胶板(8),所述下底板(1)底端设有下底板橡胶板(9),所述下底板(1)顶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上弹簧钢板(3)与下弹簧钢板(4),所述上弹簧钢板(3)位于下弹簧钢板(4)顶端,所述上弹簧钢板(3)通过上沉头螺栓(6)与上顶板(2)固定连接,所述下弹簧钢板(4)通过下沉头螺栓(7)与下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上顶板(2)底端与矩形框之间设有橡胶圈(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减振支座,包括下底板(1)、上顶板(2)与地基(13),所述上顶板(2)位于下底板(1)顶端,所述下底板(1)位于地基(13)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1)顶端设有上顶板橡胶板(8),所述下底板(1)底端设有下底板橡胶板(9),所述下底板(1)顶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上弹簧钢板(3)与下弹簧钢板(4),所述上弹簧钢板(3)位于下弹簧钢板(4)顶端,所述上弹簧钢板(3)通过上沉头螺栓(6)与上顶板(2)固定连接,所述下弹簧钢板(4)通过下沉头螺栓(7)与下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上顶板(2)底端与矩形框之间设有橡胶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减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橡胶板(8)大小与上顶板(2)顶端表面大小一致,所述上顶板(2)通过上顶板定位螺栓(10)与上顶板橡胶板(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减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橡胶板(9)大小与下底板(1)底端表面大小一致,所述下底板橡胶板(9)通过下底板定位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波,谭斌,李鹏,李晓静,徐闯,李大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