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纤维三相编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30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纤维三相编织工艺,三相编织物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网格状结构,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层次感,纬线采用玄武岩纤维丝,玄武岩纤维丝上由作为里纱的玄武岩纤维和作为外包纱包缠在玄武岩纤维上的锦纶丝、氨纶丝构成,锦纶丝和氨纶丝采用正反方向包缠在玄武岩纤维丝上,张力高,不易勾丝起球,使得面料本体具有极好的防皱功能和回弹性能,经线采用苎麻纤维丝和碳纤维,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高阻燃的特点。同时,选择合适宽度的经向丝和纬向丝,极大的提高了编织物的表面布面效果和平滑度,同时能够解决编织过程中经向丝打折的问题,进一步保障编织物的表面布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纤维三相编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为一种高性能纤维三相编织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装饰面料研究的快速推进,人们对装饰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实用性,还需要更多的舒适性和清洁环保要求,而且现在国际上对面料的防火性能也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市面上流行的免烫、防皱衣物,大多应用一些特殊工艺,使衣物的面料纤维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形状,面料在洗涤过后仍能保持直挺,但制作这种面料工序复杂,并且透气性不是很理想。目前市场上经编多轴向增强复合材料的编织方法,一般是编链组织、经平组织或变化经平组织以及这几种方式的组合,这些较为通用的编织方法编织出的多轴向增强复合材料,其编织经线始终沿经向方向编织,经向纤维只有经向方向运动,没有横向运动,捆绑线是在纤维与纤维间缝合编织的,由于捆绑线有一定的张力,使单股经向纤维束缚在一起导致经向纤维间有间隙产生,而此间隙在做成制品后,是由树脂来填冲,相对而言,间隙增大会使树脂基体含量偏离则纤维的体积含量就降低了,导致制品性能降低,所以需要提出一种新式的编织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纤维三相编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碳纤维丝制作,将纳米级碳纤维作为内芯,然后将涤纶丝纺设包缠在该纳米级玻璃丝上,制作出碳纤维丝;2)、苎麻纤维丝制作,将苎麻纤维作为内芯,然后将石墨烯锦纶丝纺设包缠在该苎麻纤维丝上,制作出苎麻纤维丝;r>3)、玄武岩纤维丝制作,取玄武岩纤维作为内芯,然后通过高速包缠机将作为外包纱的锦纶丝和氨纶丝按照正反两个不同的螺旋方向包缠在玄武岩纤维上,制作出玄武岩纤维丝;4)、编织,以玄武岩纤维丝为纬向扁丝;以苎麻纤维为左倾经向扁丝,以碳纤维为右倾经向扁丝;所述左倾经向扁丝与右倾经向扁丝之中,穿织的规律是:一根纬丝自一根左倾经丝之下穿到紧邻的右倾经丝之上,再进到下一根左倾经丝之下,并依此穿织下去;而与所述纬丝相邻的纬丝自一根右倾经丝之下穿到紧邻的左倾经丝之上,再进到下一根右倾经丝之下,并依此穿织下去,得到三相扁丝组织;其中,经向扁丝的宽度小于纬向扁丝的宽度;5)、染色,在50℃-60℃的条件下,加入染料和固色剂对初成品三相扁丝组织进行染色;6)、定型,染色后,扁丝干网粗品沿着机器传送方向卷入内加热热定型机,三经线扁丝干网粗品传送至拉伸机拉伸;7)、冷却收卷:将拉伸定型后的三经线扁丝干网粗品通入冷却池中,冷却后收卷即得扁丝干网;8)、验收包装:按照行业标准全面检查,合格后包装。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丝由作为内芯的纳米级碳纤维丝和作为外包纱纺设包缠在所述纳米级碳纤维丝上的15D/1F的涤纶丝构成。进一步的,步骤1)中,涤纶丝的张力控制在1.2-1.6克,制作出碳纤维丝捻度为1300-1600T/M,牵伸比为1.5-2.5。进一步的,步骤2)中,制作出苎麻纤维丝捻度为2000-2400T/M,牵伸比为3.0-3.5。进一步的,步骤3)中,制作出玄武岩纤维丝捻度为1500-1800T/M,牵伸比为2.0-2.5。进一步的,所述经向丝和纬向丝的宽度比为(1.5-1.8):(2.0-2.5)。进一步的,所述锦纶丝采用正旋螺纹方向沿所述碳纤维丝的轴线方向包缠在所述玄武岩纤维丝上,所述氨纶丝采用反旋螺纹方向沿所述玄武岩纤维丝的轴线方向包缠在所述玄武岩纤维丝上。进一步的,步骤5)中,拉伸机拉伸速度为40-80米/分钟,往复次数为4-7次;热定型机辊筒温度保持在180-200℃。进一步的,步骤6)中,冷却池中冷却水的温度为25-40℃。进一步的,所述经向丝和纬向丝的编织密度为10cm*1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三相编织物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网格状结构,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层次感,纬线采用玄武岩纤维丝,玄武岩纤维丝上由作为里纱的玄武岩纤维和作为外包纱包缠在玄武岩纤维上的锦纶丝、氨纶丝构成,锦纶丝和氨纶丝采用正反方向包缠在玄武岩纤维丝上,张力高,不易勾丝起球,使得面料本体具有极好的防皱功能和回弹性能,经线采用苎麻纤维丝和碳纤维,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高阻燃的特点。同时,选择合适宽度的经向丝和纬向丝,极大的提高了编织物的表面布面效果和平滑度,同时能够解决编织过程中经向丝打折的问题,进一步保障编织物的表面布面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高性能纤维三相编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碳纤维丝制作,将纳米级碳纤维作为内芯,然后将涤纶丝纺设包缠在该纳米级玻璃丝上,制作出碳纤维丝;涤纶丝的张力控制在1.2克,制作出碳纤维丝捻度为1300T/M,牵伸比为1.5。2)、苎麻纤维丝制作,将苎麻纤维作为内芯,然后将石墨烯锦纶丝纺设包缠在该苎麻纤维丝上,制作出苎麻纤维丝;苎麻纤维丝捻度为2000T/M,牵伸比为3.0。3)、玄武岩纤维丝制作,取玄武岩纤维作为内芯,然后通过高速包缠机将作为外包纱的锦纶丝和氨纶丝按照正反两个不同的螺旋方向包缠在玄武岩纤维上,制作出玄武岩纤维丝;玄武岩纤维丝捻度为1500T/M,牵伸比为2.0。4)、编织,以玄武岩纤维丝为纬向扁丝;以苎麻纤维为左倾经向扁丝,以碳纤维为右倾经向扁丝;所述左倾经向扁丝与右倾经向扁丝之中,穿织的规律是:一根纬丝自一根左倾经丝之下穿到紧邻的右倾经丝之上,再进到下一根左倾经丝之下,并依此穿织下去;而与所述纬丝相邻的纬丝自一根右倾经丝之下穿到紧邻的左倾经丝之上,再进到下一根右倾经丝之下,并依此穿织下去,得到三相扁丝组织;其中,经向丝和纬向丝的宽度比为1.5:2.0;5)、染色,在50℃的条件下,加入染料和固色剂对初成品三相扁丝组织进行染色;6)、定型,染色后,扁丝干网粗品沿着机器传送方向卷入内加热热定型机,三经线扁丝干网粗品传送至拉伸机拉伸;拉伸机拉伸速度为40米/分钟,往复次数为4次,热定型机辊筒温度保持在180℃。7)、冷却收卷:将拉伸定型后的三经线扁丝干网粗品通入冷却池中,冷却后收卷即得扁丝干网;8)、验收包装:按照行业标准全面检查,合格后包装。实施例2一种高性能纤维三相编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碳纤维丝制作,将纳米级碳纤维作为内芯,然后将涤纶丝纺设包缠在该纳米级玻璃丝上,制作出碳纤维丝;涤纶丝的张力控制在1.6克,制作出碳纤维丝捻度为1600T/M,牵伸比为2.5。2)、苎麻纤维丝制作,将苎麻纤维作为内芯,然后将石墨烯锦纶丝纺设包缠在该苎麻纤维丝上,制作出苎麻纤维丝;苎麻纤维丝捻度为2400T/M,牵伸比为3.5。3)、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纤维三相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碳纤维丝制作,将纳米级碳纤维作为内芯,然后将涤纶丝纺设包缠在该纳米级玻璃丝上,制作出碳纤维丝;/n2)、苎麻纤维丝制作,将苎麻纤维作为内芯,然后将石墨烯锦纶丝纺设包缠在该苎麻纤维丝上,制作出苎麻纤维丝;/n3)、玄武岩纤维丝制作,取玄武岩纤维作为内芯,然后通过高速包缠机将作为外包纱的锦纶丝和氨纶丝按照正反两个不同的螺旋方向包缠在玄武岩纤维上,制作出玄武岩纤维丝;/n4)、编织,以玄武岩纤维丝为纬向扁丝;以苎麻纤维为左倾经向扁丝,以碳纤维为右倾经向扁丝;所述左倾经向扁丝与右倾经向扁丝之中,穿织的规律是:一根纬丝自一根左倾经丝之下穿到紧邻的右倾经丝之上,再进到下一根左倾经丝之下,并依此穿织下去;而与所述纬丝相邻的纬丝自一根右倾经丝之下穿到紧邻的左倾经丝之上,再进到下一根右倾经丝之下,并依此穿织下去,得到三相扁丝组织;其中,经向扁丝的宽度小于纬向扁丝的宽度;/n5)、染色,在50℃-60℃的条件下,加入染料和固色剂对初成品三相扁丝组织进行染色;/n6)、定型,染色后,扁丝干网粗品沿着机器传送方向卷入内加热热定型机,三经线扁丝干网粗品传送至拉伸机拉伸;/n7)、冷却收卷:将拉伸定型后的三经线扁丝干网粗品通入冷却池中,冷却后收卷即得扁丝干网;/n8)、验收包装:按照行业标准全面检查,合格后包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纤维三相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碳纤维丝制作,将纳米级碳纤维作为内芯,然后将涤纶丝纺设包缠在该纳米级玻璃丝上,制作出碳纤维丝;
2)、苎麻纤维丝制作,将苎麻纤维作为内芯,然后将石墨烯锦纶丝纺设包缠在该苎麻纤维丝上,制作出苎麻纤维丝;
3)、玄武岩纤维丝制作,取玄武岩纤维作为内芯,然后通过高速包缠机将作为外包纱的锦纶丝和氨纶丝按照正反两个不同的螺旋方向包缠在玄武岩纤维上,制作出玄武岩纤维丝;
4)、编织,以玄武岩纤维丝为纬向扁丝;以苎麻纤维为左倾经向扁丝,以碳纤维为右倾经向扁丝;所述左倾经向扁丝与右倾经向扁丝之中,穿织的规律是:一根纬丝自一根左倾经丝之下穿到紧邻的右倾经丝之上,再进到下一根左倾经丝之下,并依此穿织下去;而与所述纬丝相邻的纬丝自一根右倾经丝之下穿到紧邻的左倾经丝之上,再进到下一根右倾经丝之下,并依此穿织下去,得到三相扁丝组织;其中,经向扁丝的宽度小于纬向扁丝的宽度;
5)、染色,在50℃-60℃的条件下,加入染料和固色剂对初成品三相扁丝组织进行染色;
6)、定型,染色后,扁丝干网粗品沿着机器传送方向卷入内加热热定型机,三经线扁丝干网粗品传送至拉伸机拉伸;
7)、冷却收卷:将拉伸定型后的三经线扁丝干网粗品通入冷却池中,冷却后收卷即得扁丝干网;
8)、验收包装:按照行业标准全面检查,合格后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纤维三相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碳纤维丝由作为内芯的纳米级碳纤维丝和作为外包纱纺设包缠在所述纳米级碳纤维丝上的15D/1F的涤纶丝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杨建军马国栋马亚田杨双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赛新材料有限公司界首市双鑫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