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合成材料,具体为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
技术介绍
1、复合材料最常用的固化方式是依次在多个碳纤维编织的片材表面涂覆树脂,并在不同角度交叠,然后将其传送到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固化处理。
2、现有技术中,公开(公告)号为cn117584488a、名称为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固化设备及固化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其通过多个传送带组件的设置,可实现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段式固化,在固化过程中,且配合检测半辊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复合材料在设备内随传送带组件移动时的状态进行监控,使出现局部或边缘翘起的情况时,能及时进行辊压调整,有效提高固化效果以及复合材料的成品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对复合材料进行的固化程度进行检测,可有效避免未固化完全就出料的情况发生,达到提高固化质量的效果,同时可有效避免出现已固化好后仍然在加热定型的情况发生,有效降低热源的浪费,使成本相应降低。
3、该专利通过多个传送带组件的设置,可实现对复合材料的分段式固化,在固化过程中可对复合材料的固化程度进行检测,有效避免未固化完全就出料的情况发生,达到提高固化质量的效果;但是,该专利的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该专利的设备为了配合复合材料的固化程度靠近进料一侧的传送带组件的横向跨度远大于其他传送带组件的横向跨度,由于传送带组件本身精度不高且倾斜设置导致该专利的设备在对复合材料进行检测时复合材料被检测的位置较易发生位置偏移,为了保证设备整体的检测精度工作人员需要在复合材料检测时对其检测位置进行不断调整,其操作较为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
2、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3、(1)现有的设备在对复合材料是否完全固化进行检测时使用传送带组件对其传送,由于传送带组件本身精度不高且倾斜设置导致该专利的设备在对复合材料进行检测时复合材料被检测的位置较易发生位置偏移的问题;
4、(2)现有的设备在对复合材料是否完全固化进行检测时需要将其抬起,抬起过程中易加重复合材料未完全固化部位塌陷程度的问题。
5、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包括固化箱,固化箱的内腔设置有固化机构和与支架内腔的传送带,支架上设置有对复合材料检测的分段检测机构,固化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化箱内腔与传送带一一对应的分段抚平辊组,传送带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辅防偏移组件,支架的外壁设置有主防偏移组件,主防偏移组件至少两个与支架外壁滑动连接的第一分位板、第二分位板,通过第一分位板向上运动、第二分位板向下运动来使复合材料逐个被检测。
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辅防偏移组件包括与传送带外圆周面两侧边缘等距固定连接的多个定位柱,支架的内壁的两侧均通过拉簧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柱相卡合的纠偏板。
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支架的内腔设置有使第一分位板向上运动、第二分位板向下运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对称水平弹性滑动连接于支架内腔两侧的与第一分位板、第二分位板一一对应的l形板,l形板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第二斜板,支架底端的两侧分别贯穿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相抵接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分别与第一分位板、第二分位板固定连接。
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支架的内腔对称转动连接有至少四个凸轮,凸轮与l形板相抵接。
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支架的内腔设置有使凸轮旋转的联动件,联动件包括与传送带中两个皮带辊两端固定连接的且与支架内腔转动连接的四个同步轮,两个皮带辊一端的两个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支架的内腔对称转动连接有与同步带相啮合的两个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与凸轮固定连接。
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第一分位板、第二分位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单个复合材料的长度。
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分段检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对称固定安装于支架上的用于检测复合材料端面是否塌陷的激光发射器,支架上且位于激光发射器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激光发射器相配合的激光接收器。
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转轴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控制传送带、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运行的触发件,触发件包括与转轴外周壁固定连接的光电发送器,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光电发送器相配合的光电接收器,传送带、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均与光电发送器、光电接收器配合使用的控制电路为电性连接。
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固化箱和传送带的内腔均设置有对复合材料加热的加热组件。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传送带的外圆周面设置辅防偏移组件方便对传送带进行自纠偏,从而避免因传送带整体偏移而使其上的复合材料发生位置偏移,并且,在传送带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凸轮的旋转带动与其抵接的l形板水平往复运动,通过l形板的往复运动带动其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同步运动,由于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为交错设置,与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相抵接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就会进行不同步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方便对复合材料逐个检测,保证了复合材料检测位置的准确性,进而方便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便于使用。
16、2、本专利技术在复合材料进入传送带的待检测位时,在传送带运行的过程中,通过传送带运行带动与皮带辊固定连接的两个同步轮同步转动,通过两个同步轮的旋转带动同步带传动,通过同步带与两个传动齿轮啮合,进而带动两个传动齿轮同步运动,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转轴旋转,通过转轴的旋转带动光电发送器旋转,通过光电发送器旋转便于与光电接收器对应,二者对应后,与光电发送器、光电接收器配合使用的控制电路会先切断伺服电机的电源使传送带停止运行,再延时接通检测组件的电源,通过激光发射器便于对复合材料的端面进行照射,若激光接收器未收到激光信号时,说明固化定型较好,不存在部分塌陷,反之则存在部分塌陷,通过光电发送器的设置便于对复合材料检测,进而有利于降低设备整体的操作难度,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17、3、本专利技术在对复合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由于传送带为水平设置而分段抚平辊组为倾斜设置,因此在检测时无需将复合材料抬起,从而不会加重复合材料未完全固化部位的塌陷程度,进而有利于保证设备的使用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包括固化箱(1),所述固化箱(1)的内腔设置有固化机构和安装于支架(3)内腔的传送带(31),支架(3)上设置有对复合材料检测的分段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化箱(1)内腔与传送带(31)一一对应的分段抚平辊组(23),所述传送带(3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辅防偏移组件,所述支架(3)的外壁设置有主防偏移组件,所述主防偏移组件至少两个与支架(3)外壁滑动连接的第一分位板(79)、第二分位板(710),通过第一分位板(79)向上运动、第二分位板(710)向下运动来使复合材料逐个被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防偏移组件包括与传送带(1)外圆周面两侧边缘等距固定连接的多个定位柱(8),所述支架(3)的内壁的两侧均通过拉簧(81)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柱(8)相卡合的纠偏板(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内腔设置有使第一分位板(79)向上运动、第二分位板(710)向下运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对称水平弹性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内腔对称转动连接有至少四个凸轮(71),所述凸轮(71)与L形板(72)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内腔设置有使凸轮(71)旋转的联动件,所述联动件包括与传送带(31)中两个皮带辊两端固定连接的且与支架(2)内腔转动连接的四个同步轮(321),两个所述皮带辊一端的两个同步轮(321)之间通过同步带(322)传动连接,所述支架(2)的内腔对称转动连接有与同步带(322)相啮合的两个传动齿轮(323),所述传动齿轮(323)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轴(324),所述转轴(324)与凸轮(7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位板(79)、第二分位板(710)之间的距离等于单个复合材料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检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对称固定安装于支架(3)上的用于检测复合材料端面是否塌陷的激光发射器,所述支架(3)上且位于激光发射器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激光发射器相配合的激光接收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24)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控制传送带(31)、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运行的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包括与转轴(324)外周壁固定连接的光电发送器(328),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光电发送器(328)相配合的光电接收器(326),所述传送带(31)、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均与光电发送器(328)、光电接收器(326)配合使用的控制电路为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箱(1)和传送带(31)的内腔均设置有对复合材料加热的加热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包括固化箱(1),所述固化箱(1)的内腔设置有固化机构和安装于支架(3)内腔的传送带(31),支架(3)上设置有对复合材料检测的分段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化箱(1)内腔与传送带(31)一一对应的分段抚平辊组(23),所述传送带(31)的外圆周面设置有辅防偏移组件,所述支架(3)的外壁设置有主防偏移组件,所述主防偏移组件至少两个与支架(3)外壁滑动连接的第一分位板(79)、第二分位板(710),通过第一分位板(79)向上运动、第二分位板(710)向下运动来使复合材料逐个被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防偏移组件包括与传送带(1)外圆周面两侧边缘等距固定连接的多个定位柱(8),所述支架(3)的内壁的两侧均通过拉簧(81)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柱(8)相卡合的纠偏板(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内腔设置有使第一分位板(79)向上运动、第二分位板(710)向下运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对称水平弹性滑动连接于支架(3)内腔两侧的与第一分位板(79)、第二分位板(710)一一对应的l形板(72),所述l形板(72)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73)、第二斜板(74),所述支架(3)底端的两侧分别贯穿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斜板(73)、第二斜板(74)相抵接的第一滚轮(75)、第二滚轮(76),所述第一滚轮(75)、第二滚轮(76)分别与第一分位板(79)、第二分位板(7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合成材料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内腔对称转动连接有至少四个凸轮(71),所述凸轮(71)与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佳乐,马俊,许福军,王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