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结构、轨道U型梁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9326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架结构、轨道U型梁及其施工方法,该轨道U型梁包括钢底板,沿竖直高度方向设置在钢底板两侧的钢腹板,设置在钢腹板顶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以及设置于钢底板上表面且介于钢腹板之间的轨道结构,与以往不同的是,钢腹板的高度是从轨道U型梁的支点到跨中位置逐渐提高的。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增加轨面以下结构高度的情况下,大幅提高轨道U型梁的跨越能力;且由于轨面以下结构高度和标准段U型梁能够保持一致,使得过渡墩墩顶桥墩不需要错台;此外,在轨道U型梁外侧采用逐渐增加钢腹板高度的方法,确保了轨道U型梁顶缘线形的流畅、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架结构、轨道u型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当今社会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对于连接城区与郊区的轨道交通线路来说,高架结构是不可或缺的,而用于承载列车的轨道梁是高架结构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

2、对于市郊轨道交通线路来说,传统的高架结构截面形式包括上承式的箱型截面和下承式的u型截面等,下承式的u型梁因其建筑高度低、减噪性能好、防列车落桥安全性好、结构可兼做桥面附属构造等优势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下承式的u型梁仍然存在抗扭刚度差及无法在造价合理的范围内做成大跨度桥梁(45m以上)的局限。

3、因此,如何在造价合理的范围内建设一个能够满足刚度要求且大跨度的轨道u型梁,成为本申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轨道u型梁,能够克服传统的轨道u型梁所存在的局限。

2、本申请的轨道u型梁,包括钢底板,沿竖直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钢底板两侧的钢腹板,设置在所述钢腹板顶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钢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轨道U型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底板(10),沿竖直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钢底板(10)两侧的钢腹板(20),设置在所述钢腹板(20)顶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层(30)以及设置于所述钢底板(10)上表面且介于所述钢腹板(20)之间的轨道结构(40),所述钢腹板(20)的高度从轨道U型梁的支点到跨中位置逐渐提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U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40)能够支持双线轨道,所述轨道结构(40)包括轨道主体(41)和道砟(42),所述轨道主体(41)设置于所述道砟(42)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U型梁,其特征在于,在双线轨道之间的所述钢...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u型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底板(10),沿竖直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钢底板(10)两侧的钢腹板(20),设置在所述钢腹板(20)顶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层(30)以及设置于所述钢底板(10)上表面且介于所述钢腹板(20)之间的轨道结构(40),所述钢腹板(20)的高度从轨道u型梁的支点到跨中位置逐渐提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u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40)能够支持双线轨道,所述轨道结构(40)包括轨道主体(41)和道砟(42),所述轨道主体(41)设置于所述道砟(42)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u型梁,其特征在于,在双线轨道之间的所述钢底板(10)上沿竖直高度方向设置钢中腹板(50),在所述钢中腹板(50)的顶部设置疏散通道(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u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道砟(4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韬李名淦李盼到彭亚东王鑫徐海啸聂彦军周生建王维伟吕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