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秋鹏专利>正文

一种五金工具成型后表面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27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五金工具成型后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板、浸泡装置和夹取装置,所述的底板中部安装有浸泡装置,底板两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夹取装置,夹取装置位于浸泡装置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套筒表面防腐处理设备在套筒丢进合金催化液池内,不能使套筒各个表面都能与合金催化液接触,不能通过旋转使套筒每个表面均匀的与合金催化液接触,影响套筒的防腐处理效果,在套筒浸泡防腐处理完成时不能快速的将套筒夹取出来,不能针对套筒内六角结构很好的支撑,导致合金催化液不能流动浸泡到套筒的各个面,防腐处理效率低,防腐效果差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工具成型后表面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防腐
,特别涉及一种五金工具成型后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五金件,是指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通过加工,铸造得到的工具,用来固定东西、加工东西、装饰等工具。作为五金件中较为常用的套筒在铸造成型后,需要对套筒表面和套筒内部做防腐处理,否则套筒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发生腐蚀,生锈,影响其使用寿命。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金属表面防腐方法有外加电流电镀方法、表面转化、合金催化液三种,根据了解,金属表面电镀防腐蚀方法环境污染大,技术效果有待提高;表面转化成本高且工艺繁琐。相比这两种防腐方法,合金催化液具有绿色环保、防腐耐磨、成本低廉等特性。无论是从环保或是质量上来看,合金催化液处理效果最理想。合金催化液适用于各种金属材质,只要能流动浸泡到的地方都可以被催化,进而达到防腐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可以使套筒各个面都能浸泡到合金催化液的处理设备。目前,针对现有套筒表面防腐处理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套筒表面防腐处理设备在套筒丢进合金催化液池内,不能使套筒各个表面都能与合金催化液接触,不能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金工具成型后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浸泡装置(2)和夹取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中部安装有浸泡装置(2),底板(1)两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夹取装置(3),夹取装置(3)位于浸泡装置(2)上方;其中:/n所述的浸泡装置(2)包括转动电机(21)、圆盘座(22)、圆形凹槽(23)、圆弧滑槽(24)、滚动轮(25)、滚动架(26)和浸泡池(27),所述的转动电机(2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1)上端面中部,转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与圆盘座(22)连接,圆盘座(22)中部开设有圆形凹槽(23),圆盘座(22)下端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圆弧滑槽(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工具成型后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浸泡装置(2)和夹取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中部安装有浸泡装置(2),底板(1)两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夹取装置(3),夹取装置(3)位于浸泡装置(2)上方;其中:
所述的浸泡装置(2)包括转动电机(21)、圆盘座(22)、圆形凹槽(23)、圆弧滑槽(24)、滚动轮(25)、滚动架(26)和浸泡池(27),所述的转动电机(2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1)上端面中部,转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与圆盘座(22)连接,圆盘座(22)中部开设有圆形凹槽(23),圆盘座(22)下端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圆弧滑槽(24),圆弧滑槽(24)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滚动轮(25)、滚动轮(25)通过轴承安装在滚动架(26)上,滚动架(26)为上方设有开口的匚型结构,滚动架(26)下端面安装在底板(1)上,圆盘座(22)开设的圆形凹槽(23)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浸泡池(27),浸泡池(27)为上方设有开口的半圆形结构,浸泡池(27)内填充有合金催化防腐液;
所述的夹取装置(3)包括支撑板(31)、调节机构(32)、夹取架(33)、驱动电机(34)、螺纹杆(35)、内清理机构(36)、外夹取机构(37)、内支撑机构(38)和转动机构(39),所述的支撑板(3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对称安装在底板(1)上端面左右两端开设的滑槽内,支撑板(31)上安装有调节机构(32),调节机构(32)与夹取架(33)连接,夹取架(33)截面呈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驱动电机(34)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夹取架(33)上,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上通过花键连接有螺纹杆(35),螺纹杆(35)上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内清理机构(36)、外夹取机构(37)和内支撑机构(38),内清理机构(36)和内支撑机构(38)之间通过转动机构(39)连接,转动机构(39)安装在夹取架(33)下端面上;
所述的内支撑机构(38)包括移动块(381)、支撑转轮(382)、转杆(383)、凸轮(384)和内支撑单元(385),所述的移动块(381)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螺纹杆(35)上,移动块(381)下端面上连接有支撑转轮(382),支撑转轮(382)上安装有转杆(383),转杆(383)下端与凸轮(384)连接,凸轮(384)与内支撑单元(385)连接;
所述的内支撑单元(385)包括支撑座(3851)、T型槽(3852)、T型板(3853)、缓冲弹簧(3854)、支撑气缸(3855)、支撑板(3856)、弧形板(3857)和橡胶层(3858),所述的支撑座(3851)安装在凸轮(384)上,支撑座(3851)上开设有T型槽(3852),T型槽(3852)内安装有T型板(3853),T型板(3853)与支撑座(3851)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3854),支撑气缸(38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鹏
申请(专利权)人:张秋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