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新型电容器外壳用铝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26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以及金属材料加工和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铝带采用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备而成:Si:0.1~0.15%,Fe:0.47~0.52%,Cu:0.1~0.2%,Ti:0.01‑0.02%,Mn:0.8‑0.9%,Mg:0.1‑0.15%,其余为Al。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一种5G新型电容器外壳用铝带,利用镁元素的强化效果提供高强度和锰元素提高再结晶温度来实现高耐热的特性,较好的解决了新一代5G电容器外壳高强度和高耐热的问题,同时利用绿色短程铸轧方法生产,进一步降低了加工成本和节省了能源消耗,满足了客户对铝带的指标要求,并且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新型电容器外壳用铝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以及金属材料加工和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5G电波的传输距离较4G短,所以需要建设更加密集和小型化的5G基站。这也要求5G基站电源中所使用电容器外壳具有高强度,高耐热等特性。目前新一代电容器外壳为了满足5G的使用要求,增加传热效率,在电容器外壳上涂覆一层导热涂料,涂料的固化温度在245-260℃,保温30s,同时要求材料的抗拉强度≥130MPa。现有的电容器料多采用1系合金,抗拉强度在120Mpa,在260℃/30s,其抗拉强度在90Mpa,存在强度低和耐热性差问题,不能满足其使用需求,而市场上生产这个高强度和高耐热行的电容器外壳,多采用高合金的热轧坯料,同时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电容器外壳用铝带成品耐热性达不到客户需求等问题,同时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设计一种5G新型电容器外壳用铝带的制备方法。一种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所述铝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带采用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备而成:Si:0.1~0.15%,Fe:0.47~0.52%,Cu:0.1~0.2%,Ti:0.01-0.02%,Mn:0.8-0.9%,Mg:0.1-0.15%,其余为A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带采用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备而成:Si:0.1~0.15%,Fe:0.47~0.52%,Cu:0.1~0.2%,Ti:0.01-0.02%,Mn:0.8-0.9%,Mg:0.1-0.15%,其余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Mg:Si=4:1;Mn+Cu=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分经熔炼、铸轧工序得到铸轧板;将铸轧板转到冷轧车间进行冷轧,经过两个道次轧制,进行去应力热处理;将经过去应力热处理后的铝卷转入到成品轧机上,经过5个道次轧制得到成品铝带;将成品铝卷进行成品热处理,出炉冷却;
所述应力热处理的步骤包括:将半成品转入退火炉中,以35℃/h升温到380℃,保温10-15h,然后以15-20℃/h升温到460-480℃,保温3-5h,冷却出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总加工率在50%时,进行去应力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志万宝伟王毓玮张彩龙董则防黄绍浪任素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