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土壤生物学活性和生产力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土壤生物学活性和生产力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作为“类生命体”,其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由酶驱动的。土壤酶活性可作为“土壤肥力”、“土壤质量”及“土壤健康”等土壤生物活性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土壤酶促进了土壤腐殖质的形成,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和有机残体转化成土壤腐殖质是一个很复杂的生化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各种酶的催化。土壤酶催化了碳、氮、磷、硫等有机源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植物残体或动物残骸中碳、氮、磷、硫等各种营养元素以有机物形式进入土壤中,然后在土壤中各种酶如氧化还原酶、水解酶的催化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转化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质与无机离子再次被动、植物吸收并在体内同化形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完成了生物圈-土壤圈-生物圈的循环。土壤酶是土壤组分中最活跃的有机成分之一,其活性不仅可以反映土壤物质能量代谢旺盛程度,而且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内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依据19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土壤生物学活性和生产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土壤样品,提取并测定土壤样品中脲酶、磷酸酶、β-葡萄苷酶、芳基硫酸酯酶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以24h后1g土壤中NH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土壤生物学活性和生产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土壤样品,提取并测定土壤样品中脲酶、磷酸酶、β-葡萄苷酶、芳基硫酸酯酶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以24h后1g土壤中NH3-N的毫克数表示土壤脲酶的活性;以24h后1g土壤中释放出酚的毫克数表示土壤磷酸酶的活性;以碱性条件下,对硝基酚硫酸酯溶液为底物水解生成的对硝基酚量表示土壤芳基硫酸酯酶的活性;以对硝基苯基β-D-萄糖苷为底物进行酶解,底物水解后释放出来的对硝基苯酚量表示土壤β-葡萄苷酶的活性;以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为底物进行酶解,底物水解后释放出来的对硝基苯酚量表示土壤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根据脲酶、磷酸酶、β-葡萄苷酶、芳基硫酸酯酶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大小评价土壤样品中碳、氮、磷、硫的循环和迁移能力,进而评价土壤的生物学活性和生产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土壤生物学活性和生产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脲酶、磷酸酶、β-葡萄苷酶、芳基硫酸酯酶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时,土壤样品采用-20℃或4℃贮存的新鲜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土壤生物学活性和生产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脲酶活性测定的具体方法为:取新鲜土置于三角瓶中,加入10%尿素液和pH值6.7柠檬酸盐缓冲液,摇匀后塞上软木塞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取出,加入1.0mol/LKCl+0.01mol/LHCl的溶液振荡30min,转速160r/min,所述新鲜土的质量分别与所述10%尿素液、pH值6.7柠檬酸盐缓冲液、1.0mol/LKCl+0.01mol/LHCl的体积比为5g∶10ml∶20ml∶20ml;将振荡后的土壤悬浊液离心过滤,取3ml滤液注入50ml容量瓶中,再加4ml苯酚钠溶液和3ml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20min后显色、定容,1h内使用1cm比色皿,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578nm处比色,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用测得NH3-N量表征土壤脲酶活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土壤酶活性测定的土壤生物学活性和生产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酶活性测定的具体方法为:取新鲜土置于三角瓶中,在通风橱中加入甲苯,加塞轻摇,静置15min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5%的磷酸苯二钠,所述新鲜土的质量分别与甲苯、磷酸苯二钠的体积比为2g∶0.5ml∶20ml;用力摇晃使土样与溶液混匀,然后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功,梁军,余志峰,刘婧晶,拉毛吉,李瑞仙,殷陶刚,李玉泽,马亮,周洁孜,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遥感地质中心,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甘肃省地质遗迹评估中心,甘肃省中心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