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eptibody多表位疫苗发酵生产工艺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涉及Peptibody多表位疫苗发酵生产工艺与应用。
技术介绍
肿瘤组织的发展与正常组织一样需要血管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而肿瘤血管需要在bFGF和VEGF等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生成,因此,bFGF和VEGF已经成为有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发展的分子靶点。专利技术人团队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噬菌体展示等技术筛选得到三个bFGF和三个VEGF抗原表位,为提高药物学特性与人的IgG1Fc片段基因融合,构建pET28a重组质粒,通过大肠杆菌BL21表达目的蛋白,即Peptibody多表位疫苗。在前期研究中,申请人也对重组菌株进行了诱导表达,但要实现Peptibody多表位疫苗从研究到生产的进一步突破,目前至少还需创新解决如下问题:(1)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中的生产规模是在1L以内的容器进行目的蛋白的表达,Peptibody工程菌的湿重和目的蛋白的产量与实际生产仍有较大差距。(2)IPTG是一种十分高效的乳糖操纵子诱导剂,少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ptibody多表位疫苗发酵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接种:将Peptibody工程菌接种至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ptibody多表位疫苗发酵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接种:将Peptibody工程菌接种至M9基础培养基,在有氧条件下增殖;
(2)补料:待菌体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加入M9补料培养基;
(3)诱导:在溶氧量低于步骤(1)的条件下,
当菌体进入对数生长中期时加入IPTG进行诱导,
或者,
当菌体进入对数生长平台期时加入乳糖进行诱导;
(4)下罐:
当诱导剂为IPTG时,诱导1~6h后下罐;
当诱导剂为乳糖时,诱导2~12h后下罐;
所述的Peptibody多表位疫苗为申请号为CN201711202680.5的中国专利申请所述的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Peptibody多表位疫苗,其氨基酸序列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1202680.5中的SEQIDNO.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ptibody多表位疫苗发酵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M9补料培养基的添加量按M9基础培养基体积的1/3~3/10进行添加;
步骤(3)中所述的乳糖的终浓度为5~30g/L;
步骤(3)中所述的加入IPTG进行诱导在接种后第6±0.5h加入IPTG;
步骤(3)中所述的加入乳糖进行诱导在接种后第7h~9h加入乳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ptibody多表位疫苗发酵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M9基础培养基的配方为:15.12g/LNa2HPO4·12H2O,3g/LKH2PO4,0.5g/LNaCl,1g/LNH4Cl,20g/L蛋白胨,0.2g/LMgCl2,0.01%(v/v)甘油和10g/L酵母提取物;
步骤(2)中所述的M9补料培养基的配方为:80g/L蛋白胨,40g/L酵母提取物,0.2%(v/v)甘油和5g/LMgCl2;
步骤(3)中所述的加入乳糖进行诱导时菌液OD600nm为1.0~1.2;
步骤(3)中所述的加入IPTG进行诱导时菌液OD600nm为0.6~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ptibody多表位疫苗发酵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生产工艺在下罐后还包括收集和/或洗涤菌体的步骤;
步骤(1)中所述的Peptibody工程菌为Peptibody工程菌的种子液;
步骤(2)中所述的补料在接种后第2~5h内一次性流加;
步骤(3)中所述的乳糖的终浓度为15~25g/L;
步骤(3)中所述的溶氧量为大于30%;
步骤(3)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