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德奎专利>正文

一种清纱监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22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纱监测器,由控制电路、执行机构和电源构成。其特征是:控制电路以A、B两信号输入端分别接受清纱器放大电路输出的纱线检测信号和纱疵信号,并以A、B的逻辑关系在Q端输出;执行机构中的电磁线圈接受该Q信号,并将执行机构中具有软铁吸头的弹片尾部固定在纱筒撑头小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执行机构使得仅在有纱线检测信号并同时无纱疵信号时该锭工作,有效地防止漏检或漏切,从而保证筒子纱质量。(*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监测仪器,更具体地说,是用于纺织行业1332络筒机的单锭工作(做纱)质量检测。目前,无论棉纺织厂还是毛纺织厂,为了提高筒子纱的质量,都在1332络筒机上增装了电子清纱器,用来清除筒子纱上的有害疵点。该清纱器由探头、清纱器放大电路以及纱线切刀构成。来自探头的纱线被检信号经清纱器放大电路比较放大,输出至纱线切刀,在有疵纱信号时切断纱线。但是,由于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造成纱线漏检和漏切,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探头夹板不光滑(有毛刺或起沟槽),使纱线不能自动进入检测区。2、清纱器本身故障,不进行检测。3、清纱器纱线切刀杆被飞花堵死,刀头不能动作。4、操作不当,造成人为纱线脱离检测区域或刀头堵死。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子清纱监测器。利用该监测器接受清纱器输出信号,并在发生任何异常情况下发出停机信号,终止该锭工作,从而保证筒子纱质量。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由控制电路、执行机构和提供直流低压的电源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控制电路以A、B两信号输入端分别接受清纱器放大电路输出的纱线检测信号和纱疵信号,经放大或延时放大,以A· 的逻辑关系在Q端输出;b、所述执行机构采用电磁结构,其电磁线圈J1串联在控制电路中,接受控制电路Q端输出信号;具有软铁吸头的弹片尾部固定在纱筒撑头小轴上。对于已有技术中的清纱器,不论是光电式还是电容式,其放大电路中都存在有纱线检测信号输出和纱疵信号输出。本技术由控制电路接受这两组信号,并控制在有纱线检测信号并同时无纱疵信号时,电路Q端有输出信号,使执行机构中电磁线圈得电,弹片被吸动,贴合于线圈,其尾部通过纱筒撑头小轴,将络筒机自停箱内的撑头抬起,该锭工作;而当其它任何异常情况发生时,控制电路Q端无输出,执行机构电磁线圈J1失电,弹片因此被释放,与其联动的络筒机自停箱内的撑头落下,该锭随即停止工作,完成监测控制。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适用于现有技术中任何型号的电子清纱器。2、使用本技术可有效地防止人为和非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漏检和漏切,从而达到保证成纱(筒子纱)质量之目的。3、由于本技术采用单锭控制,故在保证成纱质量的同时,不影响机台的工作效率。4、本技术在控制电路、电源电路、执行机构以及清纱器之间均可采用接插件进行信号线连接,维修方便。5、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作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电路原理图。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构成电子清纱器的探头、切刀以及清纱器放大电路为已有技术。在已有技术中,不论是光电式还是电容式,其放大电路中均存在有如图1所示的纱线检测信号A和纱疵信号B。图1中示出的电源电路、清纱监测器执行机构和清纱监测器控制电路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清纱监测器。控制电路以其A、B信号输入端分别接受清纱器放大电路输出的纱线检测信号和纱疵信号,以A· 信号在Q端输出,Q端输出信号至执行机构中的电磁线圈J1,最终通过执行机构中受控于电磁信号的弹片使被控纱锭正常工作或停机终止工作。由于监测器工作电流较小(全机120锭工作电流共1.4A),电源变压器采用200VA容量,经整流后输出24A直流电压,不需稳压。输出端有两路端子分别为两个半面机台供电,并各自串接保险管。当其中的半面机台检修或有短路故障时,不会影响另一面机台的正常工作。参见图2,执行机构采用电磁结构,其电磁线圈J11串接在控制电路中,接受控制电路Q端输出信号。弹片2具有软铁吸头3,弹片2尾部固定在纱筒撑头小轴4上,弹片2前端设置拉簧5,拉簧5与线圈1位于同侧,一端与弹片2前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可调螺栓6与监测器外壳固定。拉簧5的设置用以调整弹片2的动作幅度。利用络筒机自停箱侧盖螺丝将执行机构固定在络筒机自停箱7的左侧。当Q端有输出信号,线圈J11得电,弹片2被吸动,贴合于线圈吸铁8(调节拉簧5,使弹片2的软铁面与线圈吸铁8工作面全面接触),带动纱筒撑头小轴4,使络筒机自停箱内的撑头抬起,该锭正常工作,被清纱器检测过的纱线正常通过。当Q端无输出信号,线圈J11失电,弹片2抬起,络筒机自停箱内的撑头随之落下,该锭即停止工作。参见图3,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1、Q2构成检测信号放大电路,A端纱线检测信号通过电阻R1至三极管Q1基极,线圈J1串接在三极管Q2集电极。由555时基集成块和三极管Q3、Q4构成纱疵信号延时放大电路,B端纱疵信号通过电阻R6、电容C1至555集成块触发输入端,继电器J2的线圈串接在三极管Q4集电极,其常闭触点J2-1与线圈J1串接连接。在纱疵信号放大电路中设置延时是由于弹片抬起带动撑头,直至纱锭停止工作需要2秒左右的动作时间,而纱疵信号通过R6到C1的负脉冲信号的时间很短,如果没有延时电路,J1瞬间断电将不能使动作完成而又重新吸合,造成误动作。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只有当A端有纱线检测信号,同时B端无纱疵信号时,三极管Q2导通,Q4截止,至使J2失电,J2-1闭合、J1得电。权利要求1.一种清纱监测器,由控制电路、执行机构和提供直流低压的电源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控制电路以A、B两信号输入端分别接受清纱器放大电路输出的纱线检测信号和纱疵信号,经放大或延时放大,以A·B的逻辑关系在Q端输出;b、所述执行机构采用电磁结构,其电磁线圈J1(1)串联在控制电路中,接受控制电路Q端输出信号;具有软铁吸头(3)的弹片(2)尾部固定在纱筒撑头小轴(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1。Q2构成检测信号放大电路所述A端纱线检测信号通过电阻R1至三极管Q1基极,线圈J1(1)串联在三极管Q2集电极;由555时基集成块和三极管Q3、Q4构成纱疵信号延时放大电路,所述B端纱疵信号通过电阻R6、电容C1至555集成块触发输入端,继电器J2的线圈串联在三极管Q4集电极,其常闭触点J2-1与线圈J1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前端设置用以调整弹片(2)动作幅度的拉簧(5),所述拉簧(5)与线圈(1)位于同侧,一端与弹片(2)前端连接,另一端通过可调螺栓(6)与监测器外壳固定。专利摘要一种清纱监测器,由控制电路、执行机构和电源构成。其特征是控制电路以A、B两信号输入端分别接受清纱器放大电路输出的纱线检测信号和纱疵信号,并以A、B的逻辑关系在Q端输出;执行机构中的电磁线圈接受该Q信号,并将执行机构中具有软铁吸头的弹片尾部固定在纱筒撑头小轴上。本技术通过执行机构使得仅在有纱线检测信号并同时无纱疵信号时该锭工作,有效地防止漏检或漏切,从而保证筒子纱质量。文档编号G01N27/00GK2167367SQ9322240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牛德奎, 宫援彬 申请人:牛德奎, 宫援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纱监测器,由控制电路、执行机构和提供直流低压的电源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控制电路以A、B两信号输入端分别接受清纱器放大电路输出的纱线检测信号和纱疵信号,经放大或延时放大,以A.B的逻辑关系在Q端输出;b、所述执行机构采用电磁结构,其电磁线圈J1(1)串联在控制电路中,接受控制电路Q端输出信号;具有软铁吸头(3)的弹片(2)尾部固定在纱筒撑头小轴(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德奎宫援彬
申请(专利权)人:牛德奎宫援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