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21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该方法在细胞培养前,使用浓度为0.1‑2%的明胶溶液包被培养瓶,之后吸除明胶溶液,接种细胞。相较于已有的专利方法,在培养CIK细胞前进行明胶包被,可显著增加目标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比例,增强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该方法不仅适用于CIK细胞培养,也可适用于自然杀伤细胞培养,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及经济价值。

In vitro activation of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
技术介绍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癌症已经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也是临床工作者经常面对的难题。癌症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生物治疗。作为癌症治疗的较新颖的手段,生物治疗正逐渐从临床试验阶段进入临床应用,成为癌症治疗不可或缺的方式。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细胞),也是应用于临床新方法。在西欧,CIK细胞治疗已经获得政府批准,用于急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我国也已经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肝癌、肺癌、肾癌等实体瘤。CIK细胞也用于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1]。此外,在CIK细胞群中,细胞毒作用的主要效应细胞是CD3+/CD56+的细胞,亦即是表达CD56的T淋巴细胞,因此具有MHC非限制性及限制性杀伤能力,因此,异体CIK细胞也适用于严重巨细胞病毒及EB病毒感染的控制[2,3]。总体上讲,CIK细胞治疗对于预防手术后癌症复发,以及某些类型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都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CIK细胞培养最终产品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包括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CD56分子而不表达CD3分子,称为CD3-/CD56+,T淋巴细胞(CD3+/CD56-)以及CD3+/CD56+细胞。常规CIK细胞培养中,培养的目的在于获得高比例的CD3+/CD56+细胞,这群细胞是CIK培养的目标细胞。在组成CIK细胞的群体中,具有较强肿瘤细胞杀伤能力的是CD3+/CD56+细胞和CD3-/CD56+细胞,即目标细胞和NK细胞。但是,在常规CIK细胞培养体系中,NK细胞比例较低,发挥细胞毒作用的主要细胞为CD3+/CD56+细胞。然而,由于血液样品供者个体差异,以及常规体系中抗CD3单克隆抗体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非特异性,CD3+/CD56+细胞比例常较低,尤其是2周培养方案更是如此[4-6]。因此,有人通过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替代抗CD3抗体[4,5],或使用重组人IL-15替代重组人IL-2[6],以期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然而,这些改变并没有提高NK细胞比例,培养体系中缺少了一种功能细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CIK细胞培养后,目标细胞比例偏低,杀伤功能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刺激CIK细胞活化的方法,使获得的CIK细胞群中含有较多的CD3-/CD56+细胞(NK细胞)和CD3+/CD56+细胞(CIK目标细胞),细胞群体的杀伤能力更高,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经过多次实验,找到了一种可以同时促使CD3+/CD56+细胞(CIK目标细胞)和CD3-/CD56+细胞(NK细胞)增殖的活化剂。利用这种活化剂处理后的培养器皿,使用常规CIK培养方法培养细胞,即可获得含较高比例目标细胞的细胞群。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可同时获得较高比例的NK细胞,从而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效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活化剂包被:在培养瓶中加入含有0.1-2%(g/100ml)明胶的明胶溶液;明胶溶液的溶剂为0.85%(g/100ml)的NaCL,或含生理盐水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将明胶溶液的液体平铺于培养瓶底部,置于4℃过夜,或2周内使用,或置于37℃至少2小时。包被温度为不导致溶液凝固或结冰的温度,优选4℃、室温或37℃。2)活化剂处理:取出培养瓶,吸除活化剂,加入生理盐水,轻轻晃动使盐水平铺于培养瓶底部,吸除生理盐水,即可使用该培养瓶接种细胞。3)单个核细胞的分离、血浆处理: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抗凝外周血或脐带血中的单个核细胞,计细胞数;同时收集血浆,在56℃30分钟灭活后,离心去除血小板;处理后的血浆用于以下细胞培养。4)细胞培养:将单个核细胞悬浮于培养基中,加入血浆2-10%,γ干扰素1000-2000U/ml,在37℃、5%CO2、95%湿度的环境下培养24小时。之后,加入IL-2和IL-15,二者终浓度分别为200-2000U/ml和10-100ng/ml。加入抗人CD3单克隆抗体,200-1000ng/ml,继续培养48小时。5)补液及转瓶培养:补充新鲜培养基,体系含血浆2-10%,IL-2和IL-15,后者终浓度分别为200-2000U/ml和10-100ng/ml。当培养基总体积达到培养瓶最大量时,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底面积为225cm2的培养瓶中。同时,收集原培养瓶中的残留细胞,转入新培养瓶中。向原培养瓶中加入冷的生理盐水(4℃),使之平铺于培养瓶底部,静置5分钟后,吹打并将细胞转移至离心管中。500g离心8分钟,将细胞悬浮加入底面积为225cm2的培养瓶中。6)培养及细胞收集:继续培养至总时间2-3周,离心收集细胞。计细胞数。步骤1)中,优选的:(1)明胶的浓度为1%(g/100ml);(2)使用PBS作为溶解明胶的溶剂;(3)将培养瓶置于4℃过夜,或者,置于4℃,2周内使用。步骤3)中,优选的,将收集的血浆灭活后,立即置于-20℃,5分钟后取出离心。优选的,离心去除血浆中血小板时,离心力达到3000g,离心时间15分钟。去除血浆中的血小板,有利于后续的细胞培养扩增。步骤4)中,优选的,单个核细胞的浓度为3×106个/ml;重组人γ干扰素浓度为2000U/ml;37℃培养24小时后,加入IL-2的浓度为500U/ml,IL-15浓度为50ng/ml。步骤5)中,优选的,补充的新鲜培养基体积与补液前培养基体积相同,亦即,等量补液。优选的,新鲜培养基中不含IL-2。优选的,新鲜培养基中含IL-15浓度为50ng/ml。为转移原培养瓶中的残留细胞,向原培养瓶中加入冷的生理盐水(4℃),使之平铺于培养瓶底部,静置5分钟后,吹打并将细胞转移至离心管中。500g离心8分钟,将细胞悬浮加入底面积为225cm2的培养瓶中。步骤6)中,优选的,培养总时间为2周,离心收集细胞时,离心力为500g,8分钟。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相比于已有的专利方法,是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杀伤细胞(CIK细胞、NK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杀伤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成本。在包被步骤中,加入明胶,显著地增加NK细胞的比例;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附图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更好地被理解,以传统方法为对照,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如下例。附图为主要结果显示,其中:图1.实施例1的传统方法培养外周血CIK细胞,48h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形态;图2.实施例1的本专利技术方法培养外周血CIK细胞,48h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形态;图3.实施例1的传统方法培养外周血CIK细胞,1周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形态;图4.实施例1的本专利技术方法培养外周血CIK细胞,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细胞培养前,使用明胶溶液包被培养器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细胞培养前,使用明胶溶液包被培养器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溶液为,含明胶的盐溶液,或,含明胶的水溶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溶液中,明胶的浓度为0.1%(克/100ml)以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溶液中,明胶的浓度为0.1-2%(克/100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的作用温度为4℃、室温或3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的体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宽潘慧欣王恒湘哈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霖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