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厚度的超薄胶带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163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厚度的超薄胶带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基材,在该基材上涂布胶粘剂;胶粘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丙烯酸酯共聚物5~15份、增粘树脂1~5份、交联剂0.1~0.2份、基础溶剂80~90份、高沸点溶剂2~10份;(2)将涂布有胶粘剂的基材送入烘干设备,经过烘干后,涂布在基材上的胶粘剂固化形成胶层,制得超薄胶带;该烘干设备包括两段加温区;第一段加温区的温度为80~85℃,第二段加温区为逐步升温区,第二段加温区沿胶带的走料方向逐步升温,第二段加温区的最前区域的温度为110℃~115℃,第二段加温区的最末区域的温度为140℃~145℃。该方法可以在保证胶带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的基础上,控制胶带的整体厚度达到较低值,以形成超薄胶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厚度的超薄胶带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带
,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厚度的超薄胶带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压敏胶带作为各工业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通过组合各种不同厚度的基材和表面涂布的胶层,使得不同的单、双面压敏胶产品可以行使不同的功能,如固定、包裹、表面保护等等。在高精尖的电子行业,随着电子产品,尤其是消费型电子产品比如手机、耳机、智能手表等等,其产品设计逐渐向轻量化、便携化发展,产品内部的结构设计和多余空间也日渐被压缩,各类胶带材料的尺寸,尤其是厚度也必须变得越来越薄,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电子产品内部元件和结构的日渐复杂,对散热以及无线可充电的需求也在增长,必须在电子产品内部增加散热和无线充电模组,这进一步增加对电子行业用超薄厚度胶带(厚度不超过5μm)的需求。具体而言,电子产品的散热模组通常由2-3层17-25μm厚度的石墨片组合,石墨片与石墨片之间再使用超薄双面胶带进行粘接固定,最后在正、反面各附上一层单面胶带作为封装。如此,整个模组需要严格控制厚度,因此,其中所使用的双面、单面胶带都需要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制厚度的超薄胶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取基材,在该基材上涂布胶粘剂;其中,胶粘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丙烯酸酯共聚物5~15份、增粘树脂1~5份、交联剂0.1~0.2份、基础溶剂80~90份、高沸点溶剂2~10份;/n(2)将涂布有胶粘剂的基材送入烘干设备,经过烘干后,涂布在基材上的胶粘剂固化形成与基材结合的胶层,制得超薄胶带;该烘干设备包括两段加温区;第一段加温区的温度为80~85℃,第二段加温区为逐步升温区,第二段加温区沿胶带的走料方向逐步升温,第二段加温区的最前区域的温度为110℃~115℃,第二段加温区的最末区域的温度为140℃~1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厚度的超薄胶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基材,在该基材上涂布胶粘剂;其中,胶粘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丙烯酸酯共聚物5~15份、增粘树脂1~5份、交联剂0.1~0.2份、基础溶剂80~90份、高沸点溶剂2~10份;
(2)将涂布有胶粘剂的基材送入烘干设备,经过烘干后,涂布在基材上的胶粘剂固化形成与基材结合的胶层,制得超薄胶带;该烘干设备包括两段加温区;第一段加温区的温度为80~85℃,第二段加温区为逐步升温区,第二段加温区沿胶带的走料方向逐步升温,第二段加温区的最前区域的温度为110℃~115℃,第二段加温区的最末区域的温度为140℃~1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厚度的超薄胶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是由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钧汪立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睿泰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