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靶向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和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096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靶向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和药物,药物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靶向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和药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靶向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和药物。
技术介绍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ATP合成的主要场所和产能中心,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线粒体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细胞内的物质代谢、氧化还原平衡、钙平衡、信号传导、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等,其功能异常必然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神经源性疾病、肿瘤等。因此,线粒体靶向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OXPHOS)是有氧生物一种高效的能量获得方式,发生在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的一系列蛋白复合物中。电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由电子供体传递到电子受体,其中释放的能量用于ATP形成。研究表明,氧化磷酸化过程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如亨廷顿病、家族性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高血压、脂肪肝等。脂肪酸β-氧化(β-oxidation)是哺乳动物产生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由于禁食、能量摄入减少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能量需求增加而需用到脂肪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靶向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包括: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或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医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医学上可接受的前药,或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或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医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医学上可接受的前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包括: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或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医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医学上可接受的前药,或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或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医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医学上可接受的前药:



在式(I)中,R1与R2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原子、羟基、巯基、氨基、卤素原子、烃氧基、烃胺基、烃巯基、氨基取代的烃氧基、羧基取代的烃氧基、卤素取代的烃氧基、氨基取代的烃胺基、羧基取代的烃胺基、卤素取代的烃胺基、氨基取代的烃巯基、羧基取代的烃巯基、卤素取代的烃巯基、氨基酸、多肽和葡萄糖醛酸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烃氧基选自饱和烃氧基与不饱和烃氧基;
优选的,所述烃胺基选自饱和烃胺基与不饱和烃胺基;
优选的,所述烃巯基选自饱和烃巯基与不饱和烃巯基;
优选的,所述烃氧基、烃胺基和烃巯基各自选自C1~C8的烃基;
优选的,所述卤素原子选自F、Cl、Br和I;
优选的,所述氨基酸选自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甲硫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
优选的,所述多肽的氨基酸残基数量为2-5;
优选的,所述葡萄糖醛酸聚合物的单体数量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靶向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制剂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是指如下调控作用中的一种或多种:调控线粒体呼吸链蛋白表达、调控线粒体呼吸水平、调控NAD+和/或NADH含量或比值、调控NADP+和/或NADPH含量或比值、调控ROS含量、改变线粒体膜电位、调控细胞氧化磷酸化水平、以及调控脂肪酸氧化;
优选的,所述线粒体呼吸链蛋白选自NDUFB7、NDUFS6、NDUFV2、NDUFA13、NDUFS4、NDUFB9、NDUFA12、NDUFS1、NDUFA7、NDUFA8、NDUFA10、NDUFB1、NDUFB6、NDUFS3、NDUFS7、NDUFS2、NDUFS8、NDUFS5、NDUFV1、NDUFA5、NDUFB4、NDUFAF1、NDUFC2、NDUFC2-KCTD14、NDUFB5、NDUFB11、NDUFA2、NDUFAF7、NDUFA6、SDHB、SDHA、SDHC、CYB5B、MT-CYB、CYBA、CYC1、UQCRB、UQCRQ、UQCRFS1、UQCRFS1P1、UQCRC2、UQCRC1、UQCR10、UQCC2、NDUFA4、COX6C、COX7C、COX7A2L、COX6B1、COX4I1、COX7B、MT-CO2、MT-ATP6、ATP5S、ATP5I、ATP5J2、ATP5A1、ATP5L、ATP5F1和ATPAF2;
优选的,所述调控脂肪酸氧化是指如下调控作用中的至少一种:调控脂肪酸氧化相关蛋白表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伦治靳秀秀彭沁露苏丹李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