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膦-膦氧配体及其中间体、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16093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齿膦‑膦氧配体及其中间体、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膦氧化合物为如式I和/或ent‑I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膦氧化合物作为金属配体,应用到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避免了自身偶联的副产物的生成,得到α‑芳基羰基类化合物;而且配体和金属催化剂的用量均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齿膦-膦氧配体及其中间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齿膦-膦氧配体及其中间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α-芳基羰基结构广泛存在于具有药物和生物活性的分子当中。例如手性的芳基丙酸类非甾体药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问世,这类药物具有高效的解热、镇痛和抗炎等作用,且具有疗效强、剂量少、毒性小、作用快等特点,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这类药物最有代表性的有布洛芬、萘普生及氟比洛芬等,它们也曾是全球药物销售额的前一百强(J.Nat.Chem.Biol.2011,7,803;Curr.DrugMetab.2001,2,37.J.Am.Chem.Soc.2017,139,2825.)。对于这类结构的构建,化学家们通常采用的策略是卤代芳烃与α-羰基金属试剂间的反应,但该方法仅仅适用于活性较高的卤代芳烃。其他方法如使用当量的金属试剂与预制备的烯醇化合物反应,也仍然存在许多缺陷:部分金属试剂对空气及水分敏感、官能团兼容性差、使用的试剂高毒等。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过渡金属催化的α-芳基化反应以及α-卤代羰基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得到广泛的关注。Buchw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膦氧化合物,其为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或如式ent-I所示的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膦氧化合物,其为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或如式ent-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为H、C1-10烷氧基、C6-30芳基、一个或多个C1-4烷氧基取代的C6-30芳基、一个或多个苯基取代的C2~6的杂芳基、或、C2~6的杂环基;
R1a和R1b独立地为C1-4烷基、C6-30芳基、或、一个或多个R1a-1取代的C6-30芳基;
R1a-1独立地为C1-4烷氧基、C1-4烷基、卤素取代的C1-4烷基、氨基或羟基;
所述C2~6杂环基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苯基取代的C2~6的杂芳基中的杂原子独立地选自N、O和S,杂原子数独立地为1、2或3;
R2为C1-10烷氧基、一个或多个苯基取代的C1-10烷氧基、C6-30芳基、一个或多个R2-1取代的C6-30芳基、苯氧基、C2~6的杂环基、C1-10烷基或
所述R2-1独立地为C1-4烷氧基、C1-4烷基、卤素取代的C1-4烷基、卤素、氨基或羟基;
R2a和R2b独立地为H、C1-4烷基或C6-30芳基;
所述的C2~6的杂环基中的杂原子选自N、O和S,杂原子数为1、2或3;
R2c为C1-4烷基或氨基;
R2d为C1-4烷基;
R3为C1-10烷基、一个或多个R3-1取代的C1-10烷基、卤素、C3-10环烷基、一个或多个R3-2取代的C3-10环烷基、C6-30芳基、或、一个或多个R3-3取代的C6-30芳基;
R3-1、R3-2和R3-3独立地为C1-4烷氧基、C1-4烷基、卤素取代的C1-4烷基、卤素、氨基或羟基;
R4和R5独立地为C1-10烷基、一个或多个R4-1取代的C1-10烷基、C3-12环烷基、一个或多个R4-2取代的C3-12环烷基、C6-30芳基、一个或多个R4-3取代的C6-30芳基、卤素或
R4-1、R4-2和R4-3独立地为C1-4烷氧基、C1-4烷基、卤素取代的C1-4烷基、卤素、氨基或羟基;
R4a和R4b独立地为H或C1-4烷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膦氧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1为R1a和R1b独立地为C1-4烷基时,所述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叔丁基;
和/或,当R1为C1-10烷氧基时,所述C1-10烷氧基为C1-4烷氧基;
和/或,当R1为C6-30芳基时,所述C6-30芳基为C6-20芳基;
和/或,当R1为一个或多个C1-4烷氧基取代的C6-30芳基时,所述的C6-30芳基为C6-20芳基;
和/或,当R1为一个或多个C1-4烷氧基取代的C6-30芳基时,所述的C1-4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和/或,当R1为一个或多个苯基取代的C2~6的杂芳基时,所述的C2~6杂芳基为C3~5杂芳基;
和/或,当R1为一个或多个苯基取代的C2~6的杂芳基时,所述C2~6的杂芳基中的杂原子为N;
和/或,当R1为一个或多个苯基取代的C2~6的杂芳基时,所述C2~6的杂芳基中的杂原子的个数为1个;
和/或,当R1为一个或多个苯基取代的C2~6的杂芳基时,所述苯基取代的个数为2个;
和/或,当所述R1a-1独立地为C1-4烷氧基时,所述C1-4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和/或,当所述R1a-1独立地为卤素取代的C1-4烷基时,所述卤素为F、Cl、Br或I;
和/或,当所述R1a-1独立地为卤素取代的C1-4烷基时,所述C1-4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叔丁基;
和/或,当R2为C1-10烷氧基时,所述C1-10烷氧基为C1-4烷氧基;
和/或,当R2为一个或多个苯基取代的C1-10烷氧基时,所述C1-10烷氧基为C1-3烷氧基;
和/或,当R2为一个或多个苯基取代的C1-10烷氧基时,所述苯基取代的个数为1个;
和/或,当R2为C6-30芳基时,所述C6-30芳基为C6-20芳基;
和/或,当R2为一个或多个R2-1取代的C6-30芳基时,所述的C6-30芳基为C6-20芳基;
和/或,当R2为一个或多个R2-1取代的C6-30芳基,所述R2-1独立地为C1-4烷氧基时,所述C1-4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和/或,当R2为一个或多个R2-1取代的C6-30芳基时,所述R2-1的个数为1、2、3或4;
和/或,当R2为R2a和R2b独立地为C1-4烷基时,所述C1-4烷基独立地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叔丁基;
和/或,当R2为C2~6的杂环基时,所述C2~6的杂环基为C2~4的杂环基;
和/或,当R2为C2~6的杂环基时,所述C2~6的杂环基中的杂原子为O;
和/或,当R2为C2~6的杂环基时,所述C2~6的杂环基中的杂原子的个数为1个;
和/或,当R2为C1-10烷基时,所述C1-10烷基为C1-4烷基;
和/或,当R3为C1-10烷基时,所述C1-10烷基为C1-4烷基;
和/或,当R3为R3-1取代的C1-10烷基时,所述C1-10烷基为C1-4烷基;
和/或,当R3为卤素时,所述卤素为F、Cl、Br或I;
和/或,当R3为C3-10环烷基时,所述C3-10环烷基为C3-6环烷基;
和/或,当R3为R3-2取代的C3-10环烷基时,所述C3-10环烷基为C3-6环烷基;
和/或,当R3为C6-30芳基时,所述C6-30芳基为C6-20芳基;
和/或,当R3为R3-3取代的C6-30芳基时,所述C6-30芳基为C6-20芳基;
和/或,当R4和R5独立地为C3-12环烷基时,所述C3-12环烷基为C3-10环烷基;
和/或,当R4和R5独立地为C1-10烷基时,所述C1-10烷基为C1-4烷基;
和/或,当R4和R5独立地为R4-1取代的C1-10烷基时,所述R4-1取代的C1-10烷基中的C1-10烷基为C1-4烷基;
和/或,当R4和R5独立地为R4-2取代的C3-12环烷基时,所述C3-12环烷基为C3-10环烷基;
和/或,当R4和R5独立地为C6-30芳基时,所述C6-30芳基为C6-20芳基;
和/或,当R4和R5独立地为R4-3取代的C6-30芳基时,所述R4-3取代的C6-30芳基中的C6-30芳基为C6-20芳基;
和/或,当R4和R5独立地为卤素时,所述卤素为F、Cl、Br或I;
和/或,所述的膦氧化合物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膦氧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1为R1a和R1b独立地为C1-4烷基时,所述C1-4烷基为甲基;
当R1为C1-10烷氧基,所述C1-10烷氧基为C1-4烷氧基时,所述C1-4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或叔丁氧基,还可以为甲氧基;
和/或,当R1为C6-30芳基时,所述C6-30芳基为C6-14芳基,还可进一步为苯基或蒽基;
和/或,当R1为一个或多个C1-4烷氧基取代的C6-30芳基时,所述C6-30芳基为C6-14芳基;
和/或,当R1为一个或多个C1-4烷氧基取代的C6-30芳基时,所述C1-4烷氧基独立地为甲氧基;
和/或,当R1为苯基取代的C2~6的杂芳基时,所述苯基取代的C2~6的杂芳基为2个苯基取代的C3~5的杂芳基,还可进一步为2个苯基取代的吡咯基;
和/或,当R2为C1-10烷氧基时,所述C1-10烷氧基为甲氧基、异丙氧基或者叔丁氧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文军李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