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生产靛红酸酐的工艺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生产靛红酸酐的工艺及装置。技术背景靛红酸酐或称依托酸酐,化学名:2H-3,1-苯并噁嗪-2,4(1H)-二酮。靛红酸酐及其同系物和衍生物被广泛用于合成农用化学品、染料、颜料、香料、香精、医药、紫外线吸收剂、发泡剂、阻燃剂、防腐剂、漂白剂、杀菌剂和卫生消毒剂等精细化工产品,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中间体。现有的苯酐合成靛红酸酐采用的一种方法是苯酐与氨水反应后高温脱水,继续加次氯酸钠反应得到靛红酸酐,另一种是苯酐与尿素在有机溶剂或高温熔融反应,继续加次氯酸钠反应的得到靛红酸酐。两种方法都存在大量的废液产生,并且高温脱水和熔融反应,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CN104402840A公开了一种靛红酸酐的合成工艺,该方法中提到第一步便是苯酐与尿素熔融反应(邻苯二甲酰亚胺的熔点:238℃),然后降温到10~20℃,这使得反应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极大的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生产存在能耗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生产靛红酸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水储槽(1)底部通过管道a与一级管道反应器(3)的上部连接,苯酐搅拌槽(2)的底部通过管道b与一级管道反应器(3)的上部连接,所述的一级管道反应器(3)的底部通过管道c与二级管道反应器(6)的上部连接,所述的二级管道反应器(6)的上部通过管道d与氢氧化钠储槽(5)的底部连接,所述的二级管道反应器(6)底部通过管道e与暂存槽(7)顶部连接,暂存槽a(7)的底部通过管道f与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8)上部相连,所述的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8)的顶部通过管道g暂存槽b(13)的顶部相连,所述的暂存槽b(13)底部通过管道k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生产靛红酸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水储槽(1)底部通过管道a与一级管道反应器(3)的上部连接,苯酐搅拌槽(2)的底部通过管道b与一级管道反应器(3)的上部连接,所述的一级管道反应器(3)的底部通过管道c与二级管道反应器(6)的上部连接,所述的二级管道反应器(6)的上部通过管道d与氢氧化钠储槽(5)的底部连接,所述的二级管道反应器(6)底部通过管道e与暂存槽(7)顶部连接,暂存槽a(7)的底部通过管道f与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8)上部相连,所述的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8)的顶部通过管道g暂存槽b(13)的顶部相连,所述的暂存槽b(13)底部通过管道k与反应釜(16)顶部相连,反应釜(16)底部n与滤液储槽(19)顶部相连,滤液储槽(19)底部通过管道o与氨水储槽(1)顶部相连;所述的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8)下部通过管道h与氨气缓冲罐(10)的顶部连接,所述的氨气缓冲罐(10)的上部通过管道i与膜压机(11)上部相连,所述的膜压机(11)的上部通过管道j与氨气储罐(12)相连,氨气储罐(12)通过管道p与氨气储槽(1)相连;所述的次氯酸钠储槽(14)和稀盐酸储槽(15)底部分别通过管道(l)和m与反应罐(16)顶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生产靛红酸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c上设置有消气过滤器(4);
所述的管道h上设置有水环真空泵(9);所述的管道n上设置有板框过滤机(17);
所述的管道j上设置有干燥塔;所述的各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和泵。
3.采用权1所述的连续生产靛红酸酐的装置,进行连续生产靛红酸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苯酐、纯水加入到苯酐搅拌槽(2),开启搅拌,调节电机转速使物料达到湍流状态,固液混合均匀;
(2)氨水储槽(1)、苯酐搅拌槽(2)打开对应的泵,通过流量计与阀门的联锁控制,分别按照一定流量进入一级管道反应器(3),再由一级管道反应器(3)进入到二级管道反应器(6),管道反应之间连接着消气过滤器(4),消除产生的气体,防止形成气囊,造成管道水击、气阻的现象;
(3)氢氧化钠储槽(5)打开对应的泵,通过pH计与阀门的联锁控制,进入二级管道反应器(6),维持二级管道反应器溶液pH=10.0-10.5之间,产生的溶液进入暂存槽a(7)待用;
(4)暂存槽a(7)溶液加压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涛,郭鹏,张智慧,唐晓婵,杨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