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02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包括:水泥300~400kg,铁粉50~60kg,粉煤灰30~50kg,砂800~850kg,碎石1000‑1100kg,水160~175kg,聚羧酸减水剂2‑4kg,壳寡糖4~8kg和海藻酸钠2~5kg。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首先取聚羧酸减水剂、海藻酸钠和壳寡糖置于水中,得到混合物一;取水泥、粉煤灰、砂和碎石加入水中得到混合物二;将混合物一加入到混合物二中形成混合物三,再加铁粉,得到混凝土拌合物;将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形成混凝土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混凝土结构不仅强度高、体积大,而且凝结时间长,产品密实均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
,涉及一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加入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或其他功能性的成分,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在建筑地铁、高楼或者其他建筑物中,如遇到需承重大的支撑结构时,都用到高强大的混凝土,然而,现在的混凝土在拌合后,在冬季如不能及时搅拌均匀,在浇筑过程中经常出现局部凝结的现象,导致浇筑的结构的受力不均匀,容易引起塌方,从而降低了其稳定性。因此,亟需提供新的能够保持均一性质的稳定的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本专利技术另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包括:水泥300~400kg,铁粉50~60kg,粉煤灰30~50kg,砂800~850kg,碎石1000-1100kg,水160~175kg,聚羧酸减水剂2-4kg,壳寡糖4~8kg和海藻酸钠2~5kg。优选的是,所述的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包括:水泥350kg,铁粉55kg,粉煤灰40kg,砂825kg,碎石1030kg,水165kg,聚羧酸减水剂3kg,壳寡糖6kg和海藻酸钠3kg。优选的是,所述的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中,所述铁粉的粒径为250~100目,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250~100目,所述壳寡糖的粒径为200~100目。优选的是,所述的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中,所述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优选的是,所述的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中,所述砂为粒径0.5mm-0.25mm的中砂。优选的是,所述的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中,所述碎石为粒径5-2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所述的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取聚羧酸减水剂溶解,之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海藻酸钠和壳寡糖并搅拌,得到混合物一;步骤二、首先向水泥、粉煤灰、砂和碎石中加入少量水后搅拌,然后将碎石、砂、粉煤灰和水的混合物依次倒入到水泥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剩余水分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二;步骤三、将步骤一的混合物一边搅拌边加入到步骤二中的混合物二中并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三,之后加入铁粉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凝土拌合物;步骤四、在待浇筑混凝土拌合物的空间内,每间隔80~120cm放置一钢铁网,之后将所述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到所述空间内,形成混凝土结构。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混合度高,在浇筑过程中,铁粉的氧化作用能够促进混凝土材料间的快速混匀,不易产生凝结作用,且能起到混凝土体积膨大的效果。同时,添加粉煤灰和砂、碎石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增强略膨大后的混凝土的强大。并且由于添加有聚羧酸减水剂、壳寡糖和海藻酸钠,三者协调作用,能够减缓水泥的水化过程,减缓其放热过程,这样就延长材料间的初凝时间,从而能够促进混匀效果,避免在寒冷的季节里局部塌方的发生。同时,聚羧酸减水剂、壳寡糖和海藻酸钠也能与砂石等共同作用,以进一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首先将聚羧酸减水剂溶解,之后加入壳寡糖和海藻酸钠,使三者混合均匀,之后再加入到水泥砂石等的混合物中,在能够尽量延长水泥的水化同时,也使得各物质间的混合作用,最后加入铁粉,使得铁粉最大化的发挥其氧化作用,避免了减水剂、壳寡糖和海藻酸钠等成分与铁粉一同加入,造成的各反应同时局部发生不能使得拌合料混匀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混凝土结构不仅强度高、体积大,而且凝结时间长,产品密实均一。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包括:水泥300~400kg,铁粉50~60kg,粉煤灰30~50kg,砂800~850kg,碎石1000-1100kg,水160~175kg,聚羧酸减水剂2-4kg,壳寡糖4~8kg和海藻酸钠2~5kg。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包括:水泥350kg,铁粉55kg,粉煤灰40kg,砂825kg,碎石1030kg,水165kg,聚羧酸减水剂3kg,壳寡糖6kg和海藻酸钠3kg。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铁粉的粒径为250~100目,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250~100目,所述壳寡糖的粒径为200~100目。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砂为粒径0.5mm-0.25mm的中砂。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碎石为粒径5-25mm的连续级配碎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取聚羧酸减水剂溶解,之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海藻酸钠和壳寡糖并搅拌,得到混合物一;步骤二、首先向水泥、粉煤灰、砂和碎石中加入少量水后搅拌,然后将碎石、砂、粉煤灰和水的混合物依次倒入到水泥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剩余水分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二;步骤三、将步骤一的混合物一边搅拌边加入到步骤二中的混合物二中并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三,之后加入铁粉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凝土拌合物;步骤四、在待浇筑混凝土拌合物的空间内,每间隔80~120cm放置一钢铁网,之后将所述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到所述空间内,形成混凝土结构。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现提供如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依照表1中的配方配制1立方米混凝土,并依照如下方法浇筑混凝土。一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取聚羧酸减水剂溶解,之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海藻酸钠和壳寡糖并搅拌,得到混合物一;步骤二、首先向水泥、粉煤灰、砂和碎石中加入少量水后搅拌,然后将碎石、砂、粉煤灰和水的混合物依次倒入到水泥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剩余水分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二;步骤三、将步骤一的混合物一边搅拌边加入到步骤二中的混合物二中并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三,之后加入铁粉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凝土拌合物;步骤四、在待浇筑混凝土拌合物的空间内,每间隔100cm放置一钢铁网,之后将所述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到所述空间内,形成混凝土结构。表11立方米混凝土的配制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包括:水泥300~400kg,铁粉50~60kg,粉煤灰30~50kg,砂800~850kg,碎石1000-1100kg,水160~175kg,聚羧酸减水剂2-4kg,壳寡糖4~8kg和海藻酸钠2~5k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包括:水泥300~400kg,铁粉50~60kg,粉煤灰30~50kg,砂800~850kg,碎石1000-1100kg,水160~175kg,聚羧酸减水剂2-4kg,壳寡糖4~8kg和海藻酸钠2~5k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包括:水泥350kg,铁粉55kg,粉煤灰40kg,砂825kg,碎石1030kg,水165kg,聚羧酸减水剂3kg,壳寡糖6kg和海藻酸钠3k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粉的粒径为250~100目,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250~100目,所述壳寡糖的粒径为200~100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


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绍锦刘利军丁杰田岱松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