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膜元件及其净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598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膜元件,包括外壳,外壳的同一侧设有进水口、产水口和浓水口;所述外壳内设有呈中空管状结构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上卷制有至少一组的产水单元,产水单元上设有产水流通区域和浓水流通区域;所述产水流通区域与产水口连通,产水单元的浓水流通区域经中心管与浓水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膜元件的进水口、产水口和浓水口设置同一侧面,大幅降低了膜系统的水路结构,便于安装,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

A membrane element easy to install and its water purif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膜元件及其净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膜元件及其净水方法。
技术介绍
现如今,不论是工业生产,例如对水有严格要求的生物、医药、石油、化工、半导体等诸多行业的产品的生产,还是科研院所、实验室,甚至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水质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需要对水进行一定处理,去除其中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和杂质,从而满足我们应用的要求。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在净水机中以膜系统为主的技术逐步成为主流。但传统的膜系统中,膜元件的进水口、产水口和浓水口往往不是在同一侧面,进水产水浓水管路复杂,安装不便,限制膜系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膜元件及其净水方法。本专利技术将膜元件的进水口、产水口和浓水口设置同一侧面,大幅降低了膜系统的水路结构,便于安装,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膜元件,包括外壳,外壳的同一侧设有进水口、产水口和浓水口;所述外壳内设有呈中空管状结构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上卷制有至少一组的产水单元,产水单元上设有产水流通区域和浓水流通区域;所述产水流通区域与产水口连通,产水单元的浓水流通区域经中心管与浓水口连通。上述的便于安装的膜元件,所述的产水单元包括与中心管连接的产水格网,在产水格网上设有对折的过滤膜,过滤膜的对折线与产水格网的内侧边具有距离,在产水格网上形成未覆盖区域;所述过滤膜的夹层之间设有进水格网;在产水格网与过滤膜重合的侧边上以及未覆盖区域的一侧边上涂布有第一密封胶,未覆盖区域的另一侧边沿形成产水流通区域;对折的过滤膜与产水流通区域同一侧的边沿之间涂布有第二密封胶,另一侧边沿之间涂布有第三密封胶,且第三密封胶与过滤膜的对折线之间设有浓水流通区域;所述中心管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周边环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端盖的中部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的周边环形设有第四开口,且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之间设有密封层;所述第一端盖安装在中心管的产水流通区域一侧,第一开口套设在中心管的伸出端,所述产水流通区域、第二开口与产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端盖安装在中心管的浓水流通区域一侧,所述第三开口经中心管与浓水口相连通,浓水流通区域经第四开口和第三开口相连通。前述的便于安装的膜元件,所述的过滤膜为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或者微滤膜中的一种。前述的便于安装的膜元件,对折的所述过滤膜夹层之间还设有对折的预处理滤膜。前述的便于安装的膜元件,所述预处理滤膜为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或者微滤膜中的一种。前述的便于安装的膜元件,所述滤处理膜的面积为过滤膜面积的20-50%之间。前述的便于安装的膜元件的净水方法,进水从外壳的进水口进入,然后从沿产水格网的侧面进入过滤膜内过滤,由过滤膜对进水进行处理,经过过滤膜的处理产生的产水从产水流通区域进入到第一端盖的第二开口,再由第二开口从外壳的产水口流出;过滤膜产生的浓水从浓水流通区域进入到第二端盖的第四开口内,由第四开口流出通过第三开口进入到中心管内,再由中心管从外壳的浓水口流出。前述的便于安装的膜元件的净水方法,所述进水还经过预处理滤膜进行预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膜元件的进水口、产水口和浓水口设置同一侧面,然后在中心管上卷制有产水单元,将产水流通区域与产水口连通,将产水单元的浓水流通区域经中心管与浓水口连通,从而大幅降低了膜系统的水路结构,便于安装。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了过滤膜、进水格网、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结构,使得进水从外壳的进水口进入,然后从沿产水格网的侧面进入过滤膜内过滤,由过滤膜对进水进行处理,经过过滤膜的处理产生的产水从产水流通区域进入到第一端盖的第二开口,再由第二开口从外壳的产水口流出;过滤膜产生的浓水从浓水流通区域进入到第二端盖的第四开口内,由第四开口流出通过第三开口进入到中心管内,再由中心管从外壳的浓水口流出,由此水路更加简化,降低了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过滤膜可以为反渗透膜,纳滤膜或超滤膜,用于过滤产水不同的性质的水,适用范围广,使用前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在膜元件中设置预处理滤膜,对进水进行预处理,实现了预处理膜的与过滤膜之间的结合,减少了净水器件,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端盖的示意图;图4是第二端盖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壳;2、进水口;3、产水口;4、浓水口;5、中心管;6、产水格网;7、过滤膜;8、进水格网;9、第一密封胶;10、产水流通区域;11、第二密封胶;12、第三密封胶;13、浓水流通区域;14、第一端盖;15、第二端盖;16、第一开口;17、第二开口;18、第三开口;19、第四开口;20、密封层;21、未覆盖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便于安装的膜元件,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的同一侧设有进水口2、产水口3和浓水口4;所述外壳1内设有呈中空管状结构的中心管5,所述中心管5上卷制有至少一组的产水单元,所述的产水单元包括与中心管5连接的产水格网6,在产水格网6上设有对折的过滤膜7,过滤膜7的对折线与产水格网6的内侧边具有距离,在产水格网2上形成未覆盖区域21;所述的过滤膜7为反渗透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反渗透膜、超滤膜或者微滤膜中的一种;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膜7的夹层之间设有进水格网8;在产水格网6与过滤膜7重合的侧边上以及未覆盖区域的一侧边上涂布有第一密封胶9,未覆盖区域21的另一侧边沿形成产水流通区域10;对折的过滤膜7与产水流通区域10同一侧的边沿之间涂布有第二密封胶11,另一侧边沿之间涂布有第三密封胶12,且第三密封胶12与过滤膜7的对折线之间设有浓水流通区域13;涂布第一密封胶9、第二密封胶11和第三密封胶12后,将产水单元卷制在中心管5上,并切除多余部分;然后在所述中心管5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端盖14和第二端盖15,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端盖14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16,第一开口16的周边环形设有第二开口17;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端盖15的中部设有第三开口18,第三开口18的周边环形设有第四开口19,且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19之间设有密封层20;所述第一端盖14安装在中心管5的产水流通区域10一侧,第一开口16套设在中心管5的伸出端,所述产水流通区域、第二开口17与产水口3相连通;所述第二端盖15安装在中心管5的浓水流通区域13一侧,所述第三开口18经中心管5与浓水口4相连通,浓水流通区域13经第四开口19和第三开口18相连通。其中,外壳内设有集水管,用于收件产水或浓水,其中还有集水管与外壳的进水口连通,并向进水格网的侧面输入进水,提供进水通道。由此,本专利技术将膜元件的进水口2、产水口3和浓水口4设置同一侧面,大幅降低了膜系统的水路结构,便于安装,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利用上述便于安装的膜元件的净水方法,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的同一侧设有进水口(2)、产水口(3)和浓水口(4);所述外壳(1)内设有呈中空管状结构的中心管(5),所述中心管(5)上卷制有至少一组的产水单元,产水单元上设有产水流通区域(10)和浓水流通区域(13);所述产水流通区域(10)与产水口(3)连通,产水单元的浓水流通区域(13)经中心管(5)与浓水口(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的同一侧设有进水口(2)、产水口(3)和浓水口(4);所述外壳(1)内设有呈中空管状结构的中心管(5),所述中心管(5)上卷制有至少一组的产水单元,产水单元上设有产水流通区域(10)和浓水流通区域(13);所述产水流通区域(10)与产水口(3)连通,产水单元的浓水流通区域(13)经中心管(5)与浓水口(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于安装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水单元包括与中心管(5)连接的产水格网(6),在产水格网(6)上设有对折的过滤膜(7),过滤膜(7)的对折线与产水格网(6)的内侧边具有距离,在产水格网(2)上形成未覆盖区域(21);所述过滤膜(7)的夹层之间设有进水格网(8);在产水格网(6)与过滤膜(7)重合的侧边上以及未覆盖区域的一侧边上涂布有第一密封胶(9),未覆盖区域(21)的另一侧边沿形成产水流通区域(10);对折的过滤膜(7)与产水流通区域(10)同一侧的边沿之间涂布有第二密封胶(11),另一侧边沿之间涂布有第三密封胶(12),且第三密封胶(12)与过滤膜(7)的对折线之间设有浓水流通区域(13);所述中心管(5)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端盖(14)和第二端盖(15),所述第一端盖(14)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口(16),第一开口(16)的周边环形设有第二开口(17);所述第二端盖(15)的中部设有第三开口(18),第三开口(18)的周边环形设有第四开口(19),且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19)之间设有密封层(20);所述第一端盖(14)安装在中心管(5)的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喜猫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