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
本专利技术属于千斤顶的
,尤其涉及一种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螺杆式千斤顶,其底座受力面通常会很小,容易对正常的路面造成损坏,同时在使用时只在一个方向存在支撑力,结构稳定性差,特别是在地面不平的地方,容易因受力不均发生晃动导致倾斜甚至侧翻,从而导致安全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螺杆式千斤顶因底座受力面太小而导致的路面造成损坏和因受力不均发生晃动导致倾斜甚至侧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包括:顶座;底座;支承臂,包括一对上支承臂和一对下支承臂,所述上支承臂对应下支承臂通过铰接轴连接;丝杆,以固定但可旋转的方式穿装在两铰接轴之间;锁紧螺母,设有所述丝杆上,且具有与所述丝杆相互配合的螺纹表面;所述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还包括:辅助臂,包括一对上辅助臂和一对下辅助臂,所述上辅助臂与对应下辅助臂的一端铰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包括:/n顶座(1);/n底座(2);/n支承臂(3),包括一对上支承臂(31)和一对下支承臂(32),所述上支承臂(31)对应下支承臂(32)通过铰接轴(4)连接;/n丝杆(12),以固定但可旋转的方式穿装在两铰接轴(4)之间;/n锁紧螺母(13),设有所述丝杆(12)上,且具有与所述丝杆(12)相互配合的螺纹表面;/n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还包括:/n辅助臂(5),包括一对上辅助臂(51)和一对下辅助臂(52),所述上辅助臂(51)与对应下辅助臂(52)的一端铰接,所述两上支承臂(31)与两上辅助臂(51)沿圆周均匀分布安装在顶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包括:
顶座(1);
底座(2);
支承臂(3),包括一对上支承臂(31)和一对下支承臂(32),所述上支承臂(31)对应下支承臂(32)通过铰接轴(4)连接;
丝杆(12),以固定但可旋转的方式穿装在两铰接轴(4)之间;
锁紧螺母(13),设有所述丝杆(12)上,且具有与所述丝杆(12)相互配合的螺纹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还包括:
辅助臂(5),包括一对上辅助臂(51)和一对下辅助臂(52),所述上辅助臂(51)与对应下辅助臂(52)的一端铰接,所述两上支承臂(31)与两上辅助臂(51)沿圆周均匀分布安装在顶座(1)上,所述两下支承臂(32)与两下辅助臂(52)沿圆周均匀分布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下支承臂(32)和下辅助臂(52)朝向底座(2)的一侧设有卡接部(6);
所述底座(2)下方设有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下方连接有防侧翻装置(8),所述防侧翻装置(8)包括基座(81),所述基座(81)上设有多个与卡接部(6)位置相对且可与卡接部(6)配合的支撑杆(82),所述基座(81)上还设有带动支撑杆(82)同步动作的同步机构(8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2)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82)沿圆周均匀分布并铰接在基座(81)上,使所述支撑杆(82)可沿铰接处向卡接部(6)方向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6)为具有多个卡位的锯齿状卡条,所述支撑杆(82)根据顶座(1)与底座(2)的距离上下摆动卡接在所述锯齿状卡条的不同卡位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侧翻螺杆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83)包括设于基座(81)中心处的转盘(831),所述转盘(831)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永县元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