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84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多个救生气囊,均布于湖泊的内周壁上,湖泊的内周壁上设多个与救生气囊一一对应的容纳腔,救生气囊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容纳腔的开口处铰接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容纳腔开口的盖板,盖板通过电磁锁与容纳腔开口的外周边缘连接;充气装置与各救生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用于给救生气囊快速充气,各救生气囊对应的各充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充气装置、电磁阀以及电磁锁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设于湖泊边缘处的触动按钮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防护装置能够帮助落水人员和救助人员及时脱险,安全防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也是吸引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的原动力,旅游安全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未收到外来骚扰和威胁,人身与财产未受到伤害,也未发生惊险的情况,始终处于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因此,旅游景区的安全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游客来说,旅游景区的安全关系到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基本的保障和权力,此外,旅游景区的安全对于保持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很多景区都设有景观湖泊,虽然湖泊周边都树立了警示牌,并且湖泊的四周都会安装防护栏用于安全防护,但还是会有人落入水中,造成生命危险。一般在景观湖附近都会有救生物品,但是当发生坠湖时,黄金救援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要在这短短几分钟之内寻找救生物品,在找到后再回到救援点,穿好救生装备,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如果救援者不穿戴救生装备对于救援者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很有必要对景观湖或者景观池等景区水域进行更好的安全防护,以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保证游客以及救援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多个救生气囊,均布于湖泊的内周壁上,所述湖泊的内周壁上设多个与救生气囊一一对应的容纳腔,所述救生气囊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铰接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容纳腔开口的盖板,盖板通过电磁锁与容纳腔开口的外周边缘连接;充气装置,与各救生气囊通过充气管连接,用于给救生气囊快速充气,所述各救生气囊对应的各充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充气装置、电磁阀以及电磁锁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设于湖泊边缘处的触动按钮电连接。较佳地,所述救生气囊与容纳腔的内部还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上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较佳地,所述湖泊的周边设有用于检测人员落水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且控制器还电连接有报警器。较佳地,所述充气装置设于湖泊边缘的地面上,且充气装置通过气体分流管与各充气管连接,所述充气管自地面穿入容纳腔内与救生气囊的充气口连接。较佳地,所述充气管优选蛇形伸缩管。较佳地,所述救生气囊上设有防滑纹。较佳地,所述救生气囊上设有多个手拉环。较佳地,所述救生气囊上设有至少一个圆形通孔。较佳地,所述救生气囊上设有排气阀。较佳地,所述容纳腔在湖泊周壁上的高度为湖泊内水面高度±20cm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安全防护装置能够在有人不小心落水后,救援人员施救前可先按压触动按钮,按压触动按钮后充气装置开始给救生气囊快速充气,与此同时控制器控制盖板自动打开,气囊从容纳腔内冲出进入水面,且救生气囊上设有多个手拉环,落水人员或者救援者均可以通过拉住手拉环借助救生气囊的浮力避免身体下沉,然后用力爬上气囊,在此过程中气囊受到拉拽力,拉力传感器检测到拉力信号,继续给气囊充气使得气囊浮力更大,帮助落水人员和救助人员脱险,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救生气囊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充气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救生气囊,2.容纳腔,3.充气装置,31.充气管,32.气体分流管,4.盖板,5.手拉环,6.圆形通孔,7.弹簧,8.拉力传感器,9.湖泊,10.湖泊周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多个救生气囊1,均布于湖泊的内周壁上,所述湖泊的内周壁上设多个与救生气囊1一一对应的容纳腔2,所述救生气囊1置于所述容纳腔2内,所述容纳腔2的开口处铰接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容纳腔2开口的盖板4,盖板4通过电磁锁与容纳腔2开口的外周边缘连接;充气装置3,与各救生气囊1通过充气管31连接,用于给救生气囊1快速充气,所述各救生气囊1对应的各充气管31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充气装置3、电磁阀以及电磁锁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设于湖泊边缘处的触动按钮电连接。当发现有人落水后,救援者可以按压触动按钮,控制器接接收到触动按钮的信号后,控制电磁锁打开,则盖板4打开,同时充气装置3对救生气囊1进行充气,救生气囊1向湖心方向延伸,具体形状可以是床垫式,圆柱式等便于落水者爬上救生气囊1的任何形状。此时落水者会自救,赢得救援时间,救助者也可以借助救生气囊1的浮力对落水者进行救助,提高救助成功率。其中,所述救生气囊1与容纳腔2的内部还通过弹簧7连接,所述弹簧7上设有拉力传感器8,所述拉力传感器8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目的在于检测救援者以及落水者借助的是哪个救生气囊1,然后对其所在的救生气囊进行针对性的充气,提高救生气囊的浮力,更有利于救援成功。其中,所述湖泊的周边设有用于检测人员落水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且控制器还电连接有报警器。当检测到有人员落水后,报警器报警,同时控制器启动触动按钮,盖板4打开,充气装置3给救生气囊1充气,以便于落水者通过救生气囊1自救,赢取等待救援的时间。其中,所述充气装置3设于湖泊边缘的地面上,且充气装置3通过气体分流管32与各充气管31连接,所述充气管31自地面穿入容纳腔2内与救生气囊1的充气口连接。其中,所述充气管31优选蛇形伸缩管,目的在于能够在救生气囊1充气发生位移变化时进行适应性的位置和长度变化,不影响充气装置给救生气囊1充气。其中,所述救生气囊1上设有防滑纹。其中,所述救生气囊1上设有多个手拉环5,目的在于方便落水者和救援者牢牢抓住救生气囊1。其中,所述救生气囊1上设有至少一个圆形通孔6,用于使落水者的腰部套设在圆形通孔6内,双臂搭于救生气囊1上,类似游泳圈一样,为落水者提供等待救援的时间。其中,所述救生气囊1上设有排气阀,用于在救援结束后排气将救生气囊1再次收回容纳腔2内。其中,所述容纳腔2在湖泊周壁上的高度为湖泊内水面高度±20cm范围内,目的在于方便落水者或者救援者方便抓取救生气囊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救生气囊(1),均布于湖泊的内周壁上,所述湖泊的内周壁上设多个与救生气囊(1)一一对应的容纳腔(2),所述救生气囊(1)置于所述容纳腔(2)内,所述容纳腔(2)的开口处铰接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容纳腔(2)开口的盖板(4),盖板(4)通过电磁锁与容纳腔(2)开口的外周边缘连接;/n充气装置(3),与各救生气囊(1)通过充气管(31)连接,用于给救生气囊(1)快速充气,所述各救生气囊(1)对应的各充气管(31)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充气装置(3)、电磁阀以及电磁锁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设于湖泊边缘处的触动按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救生气囊(1),均布于湖泊的内周壁上,所述湖泊的内周壁上设多个与救生气囊(1)一一对应的容纳腔(2),所述救生气囊(1)置于所述容纳腔(2)内,所述容纳腔(2)的开口处铰接有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容纳腔(2)开口的盖板(4),盖板(4)通过电磁锁与容纳腔(2)开口的外周边缘连接;
充气装置(3),与各救生气囊(1)通过充气管(31)连接,用于给救生气囊(1)快速充气,所述各救生气囊(1)对应的各充气管(31)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充气装置(3)、电磁阀以及电磁锁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设于湖泊边缘处的触动按钮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气囊(1)与容纳腔(2)的内部还通过弹簧(7)连接,所述弹簧(7)上设有拉力传感器(8),所述拉力传感器(8)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旅游景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湖泊的周边设有用于检测人员落水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且控制器还电连接有报警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韵高媛张秋敏张璐张有山张娅伟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