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无离合同步换挡控制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换挡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在混动力的耦合和换挡过程的新能源混合动力系统无离合同步换挡机构及换挡策略。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汽车利用电机低速恒转矩与高速恒功率的特点,与内燃机配合,通过动力耦合模式和变速箱速比的切换,可以针对各种不同的驾驶场景最有效地利用汽车的系统动力,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兼具动力性和经济性双重优势,是现阶段较好的选择。大多数混合动力耦合机构是在传统的DCT、AT和CVT等变速箱的结构上增加电机,例如吉利领克P2/P2.5系统、BYDP2和现代起亚P2结构等,技术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丰田ECVT、本田i-MMD、广汽GMC、上汽EDU等全新专用变速箱,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高的特点,符合混合动力发展的初衷,是目前混合动力系统产品发展的趋势。专用变速箱的混合动力耦合技术,主要有采用行星齿轮动力分流结构和平行轴动力耦合结构两种。其中,行星齿轮动力分流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制造技术要求很高。而平行轴动力耦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无离合同步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获取换挡需求,/n执行单元收集发动机当前车速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无离合同步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换挡需求,
执行单元收集发动机当前车速v1、车辆状态、路况、交通规则、外界环境、发动机转速w,判断当前行驶档位是否适合,不适合时,发出加挡或减档需求;
S2进入换挡准备,
综合运用变速操纵杆、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对自动变速控制器进行操控,自动变速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和总线控制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依据目标转速和转矩控制发动机调节机构和调速电机;自动变速控制器同时通过控制发动机缓速装置和换挡电机,对变速器进行调节;
S3换挡电机推动齿套靠近接合齿,
调速电机控制接合齿转速w,换挡电机控制齿套轴向运动,齿套转速w′;换挡电机根据接合齿的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的反馈值,输出换挡力F推动齿套沿靠近接合齿的轴向运动;当接触到同步环时,由于接合齿转速w和齿套转速w′不同,同步环受到接合齿的摩擦力矩和齿套的拨环力矩,摩擦力矩大于拨环力矩,导致齿套无法带动同步环运动,齿套不能穿过同步环与接合齿结合;
S4调速后进行换挡,
当w>w′时,换挡电机保持推力F不变,调速电机主动调节发动机速度,使接合齿转速逐渐下降,接合齿转速w不可降速过快,否则接合齿与同步环的下一个花键倒角搭接,无法穿过同步环;接合齿的转速w与齿套转速w′的值交叉,同步环受到的摩擦力矩反向,同步环在摩擦力矩和拨环力矩作用力下,相对于齿套反向转动,在换挡电机的推力F作用下,穿过同步环与接合齿结合;
当w<w′时,换挡电机保持推力F不变,调速电机主动调节发动机速度,使接合齿转速w逐渐上升,接合齿转速w不可升速过快,否则接合齿与同步环的下一个花键倒角搭接,无法穿过同步环;接合齿的转速w与齿套转速w′的值交叉,同步环受到的摩擦力矩反向,同步环在摩擦力矩和拨环力矩作用力下,相对于齿套反向转动,在换挡电机的推力F作用下,穿过同步环与接合齿结合;
S5换挡完成,恢复转矩输出,
齿套和接合齿啮合后,自动变速控制器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耦合,恢复转矩输出,
S6执行新一轮换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大庆,孙畅,宋永亮,石放辉,蒋宇翔,夏乐春,沈双达,刘汪洋,陈曦,林联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