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78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提高生产性的车辆前部构造。车辆前部构造(1)包括构成车辆的前面的前格栅(20)和吸收针对所述车辆的前碰撞载荷的冲击吸收部(30),所述冲击吸收部(30)具有:筒部(31),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凸缘部(33),其从所述筒部(31)的前端部向该筒部(31)的外方延伸设置;以及底部(32),其形成在所述筒部(31)的后端部并固定于车身,所述凸缘部(33)与所述前格栅(20)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前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前部构造。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在行人的腿部(膝)与车辆前面碰撞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行人的腿部而设置冲击吸收部的技术。该冲击吸收部为呈筒状的树脂制的部件,安装于车辆的前隔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68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935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该冲击吸收部为在车宽方向上设为一对的很小的部件,由于需要将其分别组装于车身,因此希望提高生产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内容提出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生产性的车辆前部构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前格栅,其构成车辆的前面;以及冲击吸收部,其吸收针对所述车辆的前碰撞载荷,所述冲击吸收部具有:筒部,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凸缘部,其从所述筒部的前端部向该筒部的外方延伸设置;以及底部,其形成在所述筒部的后端部并固定于车身,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前格栅一体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格栅,其构成车辆的前面;以及/n冲击吸收部,其吸收针对所述车辆的前碰撞载荷,/n所述冲击吸收部具有:/n筒部,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n凸缘部,其从所述筒部的前端部向该筒部的外方延伸设置;以及/n底部,其形成在所述筒部的后端部并固定于车身,/n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前格栅一体化。/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5 JP 2019-0847191.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格栅,其构成车辆的前面;以及
冲击吸收部,其吸收针对所述车辆的前碰撞载荷,
所述冲击吸收部具有:
筒部,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凸缘部,其从所述筒部的前端部向该筒部的外方延伸设置;以及
底部,其形成在所述筒部的后端部并固定于车身,
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前格栅一体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具有:
折返部,其从所述凸缘部的顶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以及
肋,其将所述筒部与所述折返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原义明菊池裕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